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翻译中的文化趋同与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应作为一种文化策略加以讨论,文化的趋同与文化的存异表示在寻找不同文化之间的普遍性的同时,也注重保持不同文化自身的独特性。翻译作为跨文化实践,翻译的表面目的是消除异质,而翻译的深层次目的则是向异质开放。异化翻译的文化意义在于对文化异质性的强调;差异是翻译存在的理由,又是翻译的目的。译者在跨越差异的同时又表现了差异,异化翻译是一个文化概念,是译者主体确立自身文化身份的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机构的类型也呈现多样化形式。在众多的高等教育机构共同发展的前提下,如何使这些高校分层分类协调发展,已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难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了解中国高校发展的现状。笔者下面将以伯顿·克拉克的理论为基础,对我国高校趋同的原因和院校分化的必然性趋势进行分析。一、理论基础伯顿·克拉克认为影响高等教育系统发展的势力有三个来源,即国家、市场和高校,三种势力的综合作用决定着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与变化,高校的趋同与分化决定于这三股力量平衡的结果。二、高等院校趋同的原因(一)国家方…  相似文献   

3.
一、当代教育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1.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可持续发展是在人类无限发展的需要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这一尖锐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人类社会一经产生,便有了发展问题。古代社会,人类自给自足,对自然界的索取造成的危害还不大,自然界完全可以以自身的补偿能力来弥补人类对它的索取。到了近代,随着传统工业文明的兴起,在生存需要得以满足之时,人类的一些其他需要也日益膨胀,加剧了对自然界掠夺般的索取。与此同时,人类也尝到了自身带来的苦果。值得庆幸的是,人类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并开始弥补这个错误。1980年《世…  相似文献   

4.
论大学趋同现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纵观世界大学史,个性、特色成就了许多世界知名大学,而中国的许多大学却正在日益走向趋同。大学趋同具有历史必然性,适度趋同具有一定合理性,而过度趋同必将产生许多不良后果。从短时期来看,结构性大学生就业问题将逐渐显现,本已严峻的就业问题将雪上加霜;从长远来看,大学个性缺失,将难以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大学趋同是模仿机制、强迫性机制、社会规范机制、市场诱导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面对趋同,政府应加强对大学的引导,大学应准确定位。惟其如此。我国才能从高等教育大国发展为高等教育强国。  相似文献   

5.
一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是当代人类经济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世界范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相互沟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一种整体化过程和趋势。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看,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趋同论”是当今世界上两种基本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激烈较量在思想领域中出现的一种理论。西方某些学者混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与“趋同论”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 ,是当代人类经济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 ,在全世界范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相互沟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一种整体化过程和趋势。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看 ,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趋同论”是当今世界上两种基本社会制度 ,即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激烈较量在思想领域中出现的一种理论。西方某些学者混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认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最终将融合为一种以资本主义为基础的新的社会制度。对全球化与“趋同论”的辨析 ,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趋同论”与民主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党所奉行的一种现代改良主义思潮。它作为一种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形成于1951年。一般认为,社会党国际成立大会上通过的《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和任务》的宣言(又称《法兰克福宣言》)是其形成的标志。“趋同论”是一种认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能相互融合,趋同为一种既非资本主义又非社会主义的制度的理论。1961年,它首先由荷兰经济学家简·丁伯根系统阐述和提出。其鼻祖则为美国经济学家约·熊彼特。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趋同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就实质而言,趋同论不能成立,但其所引发的文化多元化和一元化的论争,则是我们所必须正视的问题。在此背景之下,我国文化的基本取向一是民族性,二是开放性。  相似文献   

9.
“趋同论”是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趋同倾向的理论。它构建于“技术决定论”和所谓工人阶级与资本主义“一体化”的理论(即“阶级趋同论”)之上。“技术决定论”把生产力、科技的作用绝对化,撇开生产关系来谈生产力和科技对社会的作用;“阶级趋同论”则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出现的一些新的变化而否认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两者前后呼应,由此得出两种制度“趋同”的结论。其理论实质是通过抹煞两种制度的本质区别和两个阶级的根本对立,达到美化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文化翻译是对源文中各种文化信息进行处理。本文尝试解读西班牙翻译者艾克西拉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理论,运用其策略分析汉英文化翻译中的一些现象,从而指出汉英文化翻译过程中,译者需有"趋同"意识,力求使翻译文化无限靠近源语文化。  相似文献   

11.
以趋同及其与翻译的关系为出发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趋同教学法",即"先求同,再辨异",以帮助初学翻译的中国学生在兴趣的推动下更有效地开展学习,进而重点阐述了在翻译教学中实施趋同法的理据以及具体的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12.
主体和客体是一对哲学术语。主体是参加社会实践的人,客体是主体指向、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哲学对主、客体关系的描写适合对翻译主、客体的描写。翻译主体是从事翻译活动的人,即译者;而翻译客体是译者指向、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利用哲学观点,探讨翻译主、客体的本质特征及其关系,旨在使译者准确地把握翻译客体的多雏性,充分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翻译主、客体达到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用一种翻译标准去衡量所有的翻译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能的;同时,指望用一种或几种翻译模式就解决所有的翻译问题也是徒劳的。翻译标准和翻译模式应随着原文、译文、原文风格、译者和译文读者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全面、历史和辨证的分析社会制度的两个层面是正确认识当前民主社会主义趋同论思潮的基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作为本质层次上的两种社会形态不可能趋同,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借鉴学习具体机制体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化大生产、商品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结果,但这不会改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自1961年丁伯根提出“趋同论”以来,国外一些学者提出了许多有关两种社会制度正在趋同的理论。本文试就“趋同论”的由来、流派和基本内容作一概述和评析。一、“趋同论”嬗变的历程历史发展进入本世纪六十年代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开始有了较为长期的稳定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工人运动内部的社会改良主义思潮也有所发展。一些国家的社会民主党宣称要“革新马克思主义”,要走“第三条道路”,提出用“第三思潮”对抗马克思主义。荷兰社会民主党成员、著名经济学家、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简·丁伯  相似文献   

16.
地方剧种趋同,究其原因是剧种赖以生存的地域文化发生变化。保护剧种个性,降低剧种趋同速度,必须从地方文化生态的保护入手,还需增强剧种适应文化生态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高校趋同发展现象进行客观剖析,指出趋同发展具有一定合理性,但要通过对高校进行分类定位防止过度趋同;在对现行高校分类模式局限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高校分类发展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翻译过程论--论翻译的过程与过程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英语语言学一些重要发展阶段的追溯,证明了语言的本质即是过程的反映,并由此得出结论,语言的研究从根本上来讲其实是关于客观世界行为过程(包括静态过程)的研究,只不过由于历史的尘封而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笔者只想通过对它的回顾,还其本来面目,同时也想说明,翻译的过程本身其实是对语言过程中所包含的行为过程的翻译,从而还翻译实践者一个切实可行的理论出路。  相似文献   

19.
论衔接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语义衔接和结构衔接两方面论述了衔接与翻译的关系。在语义衔接中 ,笔者从指称、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五小点论述了狭义衔接对翻译的指导作用 ;在结构衔接中 ,笔者从平行结构、比较结构以及信息结构三小点论证了广义衔接对从事翻译活动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化背景与翻译过程关系密切。在此用文化学和翻译理论的角度把文化背景在翻译活动中的作用举几个实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