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索科洛夫是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著名的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中的主人公,这个悲剧人物一生历经磨难,灾难与不幸如影随形,无数的读者曾为他扼腕悲叹,潸然泪下。作为读者,我觉得心灵的震撼和灵魂深处的潜思缅想远不只是为索科洛夫的悲剧命运而伤怀,小说更深沉、更丰广的意蕴不在这里,其最震撼人心之处是索科洛夫在自己的人生路途上艰难跋涉之时,  相似文献   

2.
《一句顶一万句》是当下最有影响力的力作。书中人物都饱受“在路上”的枯寂、贫寒的折磨。刘震云以“一句顶一万句”作为新书名,并无政治上的回味和缅想,他通过《一句顶一万句》一书探究国民生存状况和生存的本真问题。  相似文献   

3.
倘若从生命文化构成角度进行考量,我们人类的每一个生命存在个体毋庸置疑地来源于“故乡”或“乡土”,无论这样的“故乡”或“乡土”曾经令你充满爱怜、敬仰、眷顾,还是怀揣颓丧、恨意、弃绝,都不可能从我们的内心深处将它彻底删除,也无法厘清它对于我们整个生命历史的深刻纠缠。这不仅是我们的命里注定,也是我们“血脉”延续的明证,更是我们无法摆脱的“心理原型”或“精神原型”。只是,人们对于“故乡”或“乡土”采取了不同的态度,有些人选择了飞黄腾达后的衣锦还乡,有些人是在功成名就之后荣归故里,有些人则因为远居异国他乡只能依持儿时的记忆对故乡展开深情的回忆和无尽的缅想,还有一些人是历经身心的漂泊灵魂无所归依后最终选择回到乡土并在自己的故园里终老一牛。  相似文献   

4.
人做事,总有自己为什么这样做的想法。人活在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中。有些教师太忙了,忙得几乎没有了自己的想法。当自己的想法越来越少时,教师就变成了一个“行者”。很多“行者”直到要退休的时候,他们才发现:自己被动地活了一辈子。在“日常生活”中,日常的人总得过日常的生活。日常生活意味着这个人一定要有自己的脑子,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赞成和不赞成,有自己的满意和不满意,有自己的保卫或者反抗,有自己的参与或者不参与。总而言之,一个“日常人”如果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他必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他的行动受他自己  相似文献   

5.
吕叔湘先生是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倡导者,也是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现名为“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的创建人、第一任会长。在中语会第八次年会召开前夕,缅想他在这方面所倾注的心血及其思想风范,令人敬仰,催人奋进。十年动乱之中,语文教学倍受摧残,语文学术研究扫地一尽。1978年初,重新组建后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就社会学科建设问题征求专家的意见。在一次座谈会上,吕老对语文教学提出了三点建议。当时主持社科院工作的是胡乔木同志,他听了汇报后,认为讲得很好,就让秘书把吕老的发言稿拿给他看看。他看了后说:话虽不多,可提出了一个重…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说法,把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我却不那么认为。教师的“亮度”即使很大,能为那么多人“照亮”么?孔夫子有弟子三千,即使他是圣人,光焰无穷,估计也很难为那么多人“照亮”。且圣人终有死的一天,他死了之后,谁为那些弟子们“照亮”呢?还得学生们自己为自己“照亮”。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他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自学,尤其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学校教育指明了方向,强调了自主学习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有一个人几乎每天辛苦工作十八个小时,并且在工作室里吃饭、睡觉。但他丝毫不以为苦。“我一生中从未做过一天工作。”他宣称,“我每天乐趣无穷”。这就是科学家、发明家爱迪生,他选择了自己酷爱的职业,以工作为乐趣,这样的人难道会不成功吗?每个从事他无限热爱的工作的人都可以成功,因此如何选择一份适合自己、并且自己热爱的工作,是能否走向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自己”与“我”都是代词。在一般情况下,“我”可以指“自己”,但“自己”不一定指“我”。1.“自己”多用于指代前面已出现的人和物。如:(1)他想,自己是汽车司机,应该多为旅客着想。  相似文献   

10.
“有思想”是指一个人对某事物或现象有自己的看法和评判,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高尔基在《人》一文中认为,人之为人,就是人有思想。——“倘若没有骄傲和思想,人将不成其为人,他自身的弱点会使他蜕化为禽兽……”  相似文献   

11.
著名哲学家李德顺先生在他的著作《生命的价值》里,对人的价值从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作了精辟的论述:“如果一个人,或一个人群共同体,他所提供的价值是满足他自己需要,那么这种价值就是他的‘为我’价值。‘为我’是指自己既是价值客体,又是价值主体的情况。这种类型的价值,叫做‘人的自我价值”’。“如果一个人,或一个人群共同体,他所提供的价值是满足自己以外的他人和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刘再复的文学主体论标榜“人的自由自觉本质”,鼓吹人的“自我完成,自我塑造,自我实现”。他认为,文学就是“人的精神主体学”;“作家内在精神主体的运动规律”在于“作家主体性的真正实现,就是作家的自我实现”。这样,“求诸于自己,自已规定自已,自己实现自己”,成为他的文学主体论的核心内容;“自我实现”覆盖了整个文学的动因、  相似文献   

13.
有学者把语文教学的目的概括为“培养会读书的人”,我深以为是。古今中外凡一个健全的人,一个有所建树的人,无不是一个会读书的人。所以培养“会读书的人”更应是以读写为学科核心的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会读书的人”,指的是有良好读书习惯和修养,能从书籍中汲取丰富营养的人。就是说他有着浓厚的读书兴趣、爱好,但又不是盲目的,他会选择读物也有自己的读书方法。他知道在广泛的阅览中,只把那些真正有用的书作为自己的阅读目标,而且能读出聪明智慧,不断充实自己。这正是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所要求的。而现实却不容乐观,不少学生恰恰是不会读书,首先是不知道读什么书。  相似文献   

14.
作为功成名就的院士,常有人想为他著书立传,对于这种请求,官春云都以“没什么好写的”为由谢绝,可他却总想着“给油菜写本书”“为油菜作首诗”。油菜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一份工作、一门课程、一个研究对象,更是已经融入生命的厚重,正如他自己所说:“以前油菜是油菜,人是人,慢慢地变成了,自己就是油菜,油菜就是自己。”  相似文献   

15.
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毕生躬行“师道”,追求通过社会教化方式来实现理想的社会之治。在为师目的上,他希望通过教育方式使社会能够形成“人人君子,比屋可封”的理想状态;在为师要求上,他强调一个人必须“修身立本”而“内圣”,继之“处为天下万世师”而实现“外王”;在讲学内容上,他注重把百姓日用之“人欲”与圣人之道的“天理”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大成学”思想体系;在教育方法上,他注重案例式、启发式、榜样式的讲学创新,形成“百姓日用之学”的讲学风格;在教学对象上,他坚持“有教无类”,使得教育对象更加平民化。  相似文献   

16.
王磊 《少年月刊》2011,(7):23-25
经营网络儿童社区的汪海兵被人们戏称为“孩子王”。而这位“孩子王”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这样让人惊叹的成功,是因为他敢想敢千的个性,他凭借着自己的勇敢让自己的人生变得与众不同,异常精彩!  相似文献   

17.
话说在萨维尔村,有个理发师挂出了一块招牌:“我只给村里所有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有人就问他:“你给不给自己理发?”理发师顿时无言以对,因为如果理发师不给自己理发,他就属于招牌上的那一类人,有言在先,他应该给自己理发,反之,如果这个理发师给他自己理发,根据招牌上所言,他只给村中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他就不能给自己理发。因此,无论这个理发师怎么回答,都不能排除内在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陈鑫桐是我们庆阳二小六年级的学生。他白净的脸上挂着一副近视镜,看上去斯斯文文的样子,可实际上他“厉害”着呢!平日里,他在学校逞强好胜,还有几个“小哥们”围着他转。他傲气十足,脾气暴躁,学习不用功,是班级里的“小露王”,在学校也是个人见人怕的“棍儿”。陈鑫桐觉得自己很“英雄”。  相似文献   

19.
“标定激励”指的是:我们期待某人向某个方面发展时,就应该在该方面给他以好的评价,以激发他的内在动机。换言之,即你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就将其评价为怎样的人。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总是习惯按“社会标定”来“整饰”自己的行为,以期达到别人对自己的某种评价。这实际上也与人们的“角色期待”有关。  相似文献   

20.
有这么一个笑话,说有人问中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同一个问题:你有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怎么办?中国人说:“给他一棒子,做掉他。”美国人说:“送他一个美女,让他意志消沉。”日本人却说:“怎么办?当然是和他成为好朋友,并加倍努力赶上他。”笑话当然是笑话,但是从中折射的道理却是发人深省的:竞争一定要拼个你死我活吗?笑话中的中国人和美国人,都只想着如何削弱甚至消灭自己的竞争对手来使自己超过他,这就是所谓的恶性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