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种迹象表明,报纸的发展已经从"平台期"进入"下行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新媒体的发展;二是经济环境发生变化。面对这样的经济态势及传媒产业的发展环境,报业要做好自身经营就必须要转型升级。如果不能尽快在传播格局、产业结构、体制机制上转型升级,从传统报业走向现代传媒集团,成为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报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甚至会面临生存发展危机。如何进行报业转型升级报业转型升级,重点是产业结构优化。从产业方面  相似文献   

2.
胡春磊在《传媒观察》2007年第5期撰文认为,在“报业衰败论”甚嚣尘上的时刻,中国报业通过管理与机制方面的深度创新,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新闻前哨》2005,(9):112-112
黄升民在《传媒观察》杂志2005年第6期上撰文说,近几年,报纸可以称道的事情就是跨地区突破。但是,单纯从经营的角度讲,报业仅仅跨地区去多办几家报纸显然是不够的。报业跨地区是一项很大的工程,能跨地区办报纸固然不错,但最重要的还是跨媒体。报业如果不跨媒体经营,希望就不大。因为从投资的角度讲,实际上投资报纸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报业的市场化转型是报业“全媒体”转型实现的进路.报业进行了市场化转型,才能推进传媒体制变革,释放传媒产业能量,增强报业竞争实力,推进报业数字化转型,走向媒介大融合.  相似文献   

5.
高春景 《新闻前哨》2008,(11):84-87
当前报业生态环境与传媒竞争格局的急剧变化,使得经营创新,拓展产业多元化道路成为中国报业发展的必然。房产经营作为报业多元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在提高报业集团整体抗风险与赢利能力,保证集团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报业房产经营在风险意识、产权、经营方式和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只有创新管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实行“房产经营项目化、项目经营集约化”的经营理念。才能实现报业房产与市场的良好接轨,进而提高自身的赢利能力。  相似文献   

6.
2009年11月,大众报业集团旗下的半岛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称半岛传媒)与潍坊报业集团举行签约仪式,共同成立潍坊晚报传媒有限公司经营潍坊晚报,这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7.
蒋尧  吴观澜 《新闻前哨》2012,(10):28-29
近年来,为了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实施战略转型,国内许多报业集团(以下简称报团)纷纷挂牌改名报业传媒集团,几乎蔚然成风。那么,报业集团改名报业传媒集团,是必然的吗?二者之间,是否根本不同;作为现代报业集中的组织形态,二者之间有无共存的可能呢?一、报业集团纷纷改名传媒集团以江苏本省为例。2008年,徐州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改名为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此后,各家报社纷纷跟进,到2011年底。江苏13个地级市日报已有泰州、宿迁、镇江、苏州、淮安等日报都改名为报业传媒集团。2011年10月23日,江苏省的新华日报报业集团也聚合旗下23家子媒体(17报6刊2网1手机报),正式更名“升格”为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成为当年江苏新闻传播史上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8.
当今传媒领域,随着新媒体和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旧的传媒格局已经悄然改变。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之一,报业的发展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面临严峻的挑战与选择。报业经济的支柱——广告收入增长减缓,发行总量日益萎缩,这是近年来中国报  相似文献   

9.
唐绪军撰写的《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一书,已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报业经济学”的前期研究成果,是目前国内较为系统地研究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问题的专著。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以世界报业的发展为背景,侧重从历史和理论的角度分析现代报纸的产生、报业的形成与经济构成、现代报业产业化运作的基本特点、报业的两重性以及报业市场的构成与分类等问题。第二部分以新中国报业两次市场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为脉络,侧重于梳理有关报业、报业经营与管理、经营观念、经营方式、经营机制、经营原则等方面的基本…  相似文献   

10.
当前,传统媒体面临成本上行、新媒体冲击等多重压力,很多报业集团都在积极探索转型,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和经营模式。但不管哪种战略、模式的成功实施,最后都要落实到科学高效的管理上,而报业管理的精髓正在于"精"和"细",可以说,精细化管理是报业创新经营的基础。精细化管理踏浪来随着报业产业化、市场化、集团化的推进,多数报社已由单一党报发展为综合性的传媒集团,规模急剧膨胀,成分也越来越复杂。与此同时,在管理上却仍沿用传统的行政化、机关化的方式,很多矛盾与问题接踵而  相似文献   

11.
报业集团的成立意味着报业产业化尝试的开始,但是严重的体制问题束缚了报业集团的自由发展,所以,体制改革是报业产业化的必然要求。而报业集团的体制改革必定会对我国的整个媒介行业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探讨了在这种背景下报业广告经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刘景来 《记者摇篮》2007,(11):15-18
"数字报业"从概念到实践还不到三年时间,这在我国行业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数字报业来势凶猛、不可阻挡,预示着传媒行业一场新的革命的临近。近两年,"数字  相似文献   

13.
新传播环境下,报业经营向新营销要增长、向注意力经济要效益,通过深化全媒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动主营业务的转型升级融合;2022年报业经济实现了较高质量发展,全国100余家主要报业传媒集团的经营规模和营收总额比2021年有明显增长;党报党刊加快创新步伐、提升内容质量,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4.
在波动复杂的产业环境中,报业如何保持竞争优势?传统经济服务化、服务经济知识化、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经济信息化,构成了国际性的产业发展基本逻辑。传媒产业也不例外,也是以这种逻辑演进—传媒经济数字化,数字传媒经济服务化。对报业而言,服务已成为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赖大彬 《新闻世界》2009,(9):114-115
随着区域市场的饱和,为了拓展发展空间,各大报社纷纷试水跨区域经营。本文按照不同的标准把我国报业跨区域经营的模式分为省内扩张、经济圈扩张、全国性扩张、独立扩张和联合扩张五种模式。同时还分析了在目前的传媒环境下,我国报业跨区域经营面临着政策、市场和人才上的风险,这些严重制约了我国报业跨区域经营的发展,影响了报业的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6.
报业同质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涵与来源: 报业同质化是龙和南在《传媒》杂志中提出的一个具有前瞻意识的概念。龙和南指出,所谓报业同质化,是指在同一座城市里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都市类报纸在办报风格,报道内容,市场定位等各方面都日渐趋同,同区域间报业市场明显呈现同质化的激烈现象。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传统传媒管理体制下,业外资本是不能进入报业领域的。但自从1978年我国传媒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双轨体制后.使我国的报业逐步走上了报业市场化、产业化发展道路,在国家财政拨款逐渐减少乃至完全“断奶”的现实情形下,报业也逐渐在实际上成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激发了报业主体的内在资本扩张需求;  相似文献   

18.
在波动复杂的产业环境中,报业如何保持竞争优势?传统经济服务化、服务经济知识化、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经济信息化,构成了国际性的产业发展基本逻辑。传媒产业也不例外,也是以这种逻辑演进——传媒经济数字化,数字传媒经济服务化。对报业而言,服务已成为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张维水:金融危机对中国传媒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我们集团不仅面临着金融危机的压力,而且还面临着传媒竞争的压力.中央媒体、广电媒体的挤压、新兴媒体的冲击等使得竞争异常激烈,但我认为危机中往往蕴藏着很大的机遇,机遇越多我们越要主动出击.面对报业市场的巨大冲击和市场竞争,进行战略转型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张建峰 《新闻实践》2001,(10):55-56
关注近来的媒体实践,便会发现,中国媒介已越来越重视精确分割市场,找准自己的受众定位。本文尝试导入市场学理论,谈谈今天报业市场的定位策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不断加剧的传媒竞争,特别是同类传媒的竞争,比不同类传媒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以致在同质媒介中呈现出盲目竞争的端倪。从目前报业市场来看,表现为办报的趋同。一些报纸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无所适从,摒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