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春天,我国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了宪法。新一届中央领导提出“执政为民”的思想,并形成了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那么,作为一线记者,我们该如何把“尊重和保障人权”深入到我们的报道中去呢?怎样做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新闻媒体都在大力报道民生新闻,创办民生新闻栏目,“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指导思想.为其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理论依据;“三贴近”方针则赋予了其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尊敬的赵部长、贾主席,尊敬的省委宣传部、省记协和省城新闻媒体的领导、各位同行: 上午好!非常感谢省委宣传部、省记协组织召开这次“继承优良传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座谈会,让我代表我们节目组向各位领导、各位同行汇报《行风热线》节目在践行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是如何发挥广播媒体自身价值,为构建和谐龙江、促进我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作出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江坪 《新闻实践》2005,(6):30-30
重点网站宣传突出近期的重点新闻网站如人民网、新华网及部分省级网站,对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中央新闻网站“落实科学发展观”主题报道已成为舆论热点。人民网率先推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专栏,并组织12名记者参加“科学发展神州行”。在“东部新跨越”的报道中,  相似文献   

5.
钱兵 《记者摇篮》2009,(9):46-46
民生新闻,是一种新型的新闻传播范式。它改变了以往媒体居高临下、俯视社会的报道角度,抛弃了新闻以“官”为主、生硬说教的报道内容,而是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平视”社会,反映民众生活。但在全国性的“民生新闻”大潮中,我们常看到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一些民生新闻不“民生”。换句话说,就是一些“民生新闻”本来是在为老百姓说话,但说了话以后,非但没起到好作用,有时还会产生坏的后果。  相似文献   

6.
作为地市级党报,关注民生、倾听民意、反映民愿、凝聚民智,在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真正架起一座畅通和谐的“连心桥”,是我们应尽的社会责任和必须担当的义务,也是党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三贴近”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拂晓报》紧扣以人为本这一主线,从广度和深度这两个维度入手,探索改进民生报道,党报的关注度、亲和力和影响力显著提...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反映全国各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进展、新成效,进一步引导各级领导干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全国形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良好舆论环境,根据中央领导指示,中宣部于2005年组织新闻媒体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型系列主题采访活动。宣传报道共分三轮,推出“东部新跨越”、“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军营”5个部分的报道内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把它作为2005年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从3月18日推出,至12月11日结束,历时近10个月,完成报道超过3千篇(包括网络报道), 无论从时间跨度、宣传规模还是从报道深度看,都可以说开创了中央台宣传报道的先河。  相似文献   

8.
民生报道关乎百姓的生活,那么,百姓这个“个体”就应当也必须成为报道的主体,一切的民生报道都应该围绕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来进行,并把他们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需要不需要、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我们工作质量的标准。因此,让“以人为本”这条思想红线贯穿民生报道始终,就成为我们的主要工作目标之一。《沧州晚报》在落实“老百姓自己的报纸”这一办报思想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电视台每年都会对地方的两会召开进行大量的集中报道,主要采用时政报道的方式,内容过于形式化,解读方式不适舍普通百姓,所以报道往往关注度不高,影响力小,无法取得相应的宣传效果。针对于此,辽阳电视台大胆创新,采取跳出两会的报道方式,尝试“变时政报道为民生报道”的新形式,通过“把两会政策解读为衣食住行”、“微观入手宏观把握”的手段,生动形象的贴近性报道让老百姓从切身利益上了解两会,认同两会,真正做到下情上达,上情下达,老百姓与代表互动,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甄宏  于瀛 《中国广播》2013,(3):35-36
“走转改”活动只有与服务民生相结合才能获得更强的生命力。辽宁省葫芦岛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通过体验式报道展现民生,通过监督式报道服务民生,通过爱心式报道彰显媒体责任,使“走转改”活动彰显出媒体的责任、人性的光辉和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1月5日,省委宣传部、省记协组织召开题为“继承优良传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座谈会,省城新闻媒体的获奖新闻工作者在会上介绍了各自在践行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发挥媒体作用,为构建和谐龙江、促进我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方面的经验和做法。现将获奖新闻工作者代表的发言摘编如下,以期对新闻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提供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肖峰 《新闻前哨》2012,(10):89-90
近些年,我国的新闻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全国范围内的新闻媒体数量急剧增多,新闻报道的种类和内容也更加丰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各大媒体的新闻报道开始“求新,求实”,希望用新的视角,实实在在的内容吸引受众,民生新闻就是在这种蜕变下应运而生的。一、民生新闻的特点(一)民生新闻报道的是老百姓身边发生的事,较之其他新闻报道,它取材更广泛、涉及面更广、内容更丰富,它关心的是国家的利民政策和重大举措,关心的是普通百姓的“油盐酱醋茶”和住房等问题,而不仅仅是某个领域的事。比如娱乐报道大多是报道发生在娱乐圈的人和事,体育报道多是报道重大赛事和体坛人物,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新闻形态,“关注民情”可谓民生新闻的灵魂。“民生新闻”的报道,更加明确地代表着普通百姓的态度、视野和情怀,其独特品格集中体现在“三民”上:即以民本为取向,以民生为题材,以平民为视角。而在“三民”中,“以民生为题材”的报道题材取向是基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民生问题的报道越来越受到新闻媒体的重视,同时也成为新闻界研究和探讨的热门话题。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视察时提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深入实际,多报道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多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多宣传人民群众的先进典型,激励全体人民信心百倍地创造美好生活。”这一精辟的论述,为我们做好民生报道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慈溪日报“综合新闻”(去年8月改为“桥城新闻”)一直在尝试从民生视角做活做透地方重大主题报道的探索。仅去年以来,围绕涉及民生的地方要闻,就先后推出了“探究‘用工荒’、节后‘问市场'”、“‘错时’上下班”、“走读世博展馆”、“夏令节电话题”等报道。今年三四月份,围绕“森林慈溪”和“全民健身”这两个主题,我们又相继推出了“你捐我种,绿满家园”和“设立栲栳山古道全民健身步道”两组连续报道。  相似文献   

16.
开创档案工作服务民生 服务大局的新局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实现“两个转变”、建立“两个体系”为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全市档案事业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17.
如何将民生新闻与经济报道有机结合,是摆在记者、编辑面前亟需破解的“考题”。衢州电视台经济信息频道从2008年开始在两者的结合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根据频道的定位,创办了一档以“关注经济,服务民生”为栏目宗旨,以“经济新闻民生化,民生新闻经济化”为定位的经济民生新闻栏目《经视新看点》。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节目的收视率快速上升,成为当地的品牌栏目。  相似文献   

18.
张健 《新闻窗》2009,(2):31-32
“民生”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由此可见,民生是指民众的生计。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随着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的形成,使得国家的大政方针更加注重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  相似文献   

19.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新闻报道是新时期对媒体入提出的新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对新闻报道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足对事关民生问题的报道,更应选准角度,以人的生存状态为关注的中心.正确地传递人的真情实感.同时婴特别尊重人的人格尊严、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民生新闻不同于传统新闻,它是从平民的视角出发.关注百姓日常生活的电视新闻。民生新闻把普通百姓作为报道的主体,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以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