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马红斌 《新闻界》2000,(3):63-64
一、问题的提出动机 ,是指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 ,并将活动导向某一目标 ,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①记者与采访对象的交往是一种人际传播活动 ,在心理学关于人际吸引的研究中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 ,人在与他人的交往活动中固守的原则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奖赏。这种奖赏包括6种基本的收益 :爱、金钱、地位、物品、服务、信息等。 ②与采访对象的交往离不开对他的了解 ,而对他的了解 ,又离不开对他的动机的分析。他为什么要花时间接受你的采访?他的动机与你的动机能否统一在同一次采访活动中?如果对方不具备接受…  相似文献   

3.
张宪 《新闻三昧》2006,(7):31-32
采访是记者搜集新闻素材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也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即使在现代科技为采访提供了先进条件的今天,面对面采访仍是新闻工作者必须身体力行、娴熟掌握的基本功。作为工人日报的一名记者,笔者十几年来采访了200位来自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人物,感到如果记者能在访前准备、提问技巧、非语言采访等方面多加留心,即全方位地、立体地、多角度地看待采访对象,就会使采访事半功倍。一、访前准备古人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怠”。毛泽东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指的都是在战争前要做好准备。对记者采访而言,有准备与没准备的采访效果大不一…  相似文献   

4.
梁岩 《河北广播》2006,(5):75-76
采访是新闻写作的重要前提,好的新闻作品,都是记者深入细致采访的结果,而采访是从接近采访对象开始的,通过记者与采访对象的沟通、联系,达到掌握新闻素材,完成新闻作品的目的。笔者在新闻实践中体会到,与采访对象接近和沟通,记者要走进采访对象心灵深处,做一名心灵的捕手,要有敲开采访对象心灵大门的本领,让他们觉得记者可亲可信,有更多更好的新闻线索和新闻素材想告诉你。  相似文献   

5.
高峰  黄娟  王霞 《新闻传播》2004,(5):48-48
笔者从事记者工作十多年了,接触了大量采访对象,其中,多数采访能顺利完成,然而,由于采访对象千差万别,新闻采访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式各样极具特性的人物,归纳起来,大概有如下十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新闻采访要求记者进行细致的观察,而对采访对象身体语言的观察是其中不可忽略的环节。本文指出了身体语言在表达中的重要性,分析了身体语言在反映采访对象的态度、情绪和性格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访活动最基本的特点是社会活动,是专门和人打交道的。记者在向采访对象作采访时,不仅仅是向对方收集材料。访的过程,同时也是彼此交流思想感情、挖掘内心世界的心理交过程,取得信任是获得事实的前提,采访对象有真诚合作的心才能打开心扉。记者既要把握好自己的心理,又要探索、揣摩采对象的心理。记者必须掌握人际交往中心理沟通的学问,主动近采访对象,取得对方的信任与合作,才能使采访获得成功。(一)在采访实践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两类人,一类是合作者,一类不合作者。不同的采访对象其心理素质也是不相同的。合作者往有如下心…  相似文献   

8.
金峰 《记者摇篮》2004,(5):55-55
“七分采访,三分写作”。有经验的记者都会这么说。鉴于采访决定写作的关系。如何在采访中与采访对象进行融洽的交流与沟通。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因为各种原因致使采访无法进行的情况发生,其中不乏有采访对象不配合或配合得不到位的实例。此时记者往往没有掌握采访的主动权,或在采访中使用的方法不当而丧失了主动权,被采访对象的情绪、意志牵引,无法达到准确了解情况、深入探讨话题、全面展开交流,导致采访对象失语,记者得不到想要的新闻素材,采访失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闻活动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介入,新闻采访遭到拒绝的事件屡屡发生。深入探析采访对象的不合作原因以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是每个记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法制节目中特殊对象的采访,直接关系到采访整个事件的成效及新闻素材的可信度和效度。这是我们新闻记者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研究的意义 1、使采访者更好地接近采访对象,创造良好的采访气氛,以便顺利地展开采访活动,以不变应万变,把握主动权。一般来说,  相似文献   

12.
新闻采访的对象是新闻事实的当事者或知晓、掌握新闻事实的人,是记者在采访活动中了解、采集、核实新闻事实的对象。对于具体的新闻报道来说,除了记者直接观察和亲身经历的新闻事实外,记者都必须找到相关的采访对象,通过采访对象来获取新闻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说,记者对采访对象的选择和确定,实际上也就是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和确认。因此,记者怎样选择和确定采访对象,亦即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或规则来选择和确定采访对象,是一个涉及到新闻报道是否真实准确和全面客观,是否具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就采访对象选择的基本规则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陈春燕 《青年记者》2006,(12):70-71
在新闻采访中,由于记者、通讯员面对的采访对象各有所异,遇到的客观事物千姿百态,参与采访的新闻事件也在瞬息万变,这种“报道对象”的多变性,决定了记者、通讯员必须随时准备应付千变万化的情况,要善于针对不同的采访客体,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应变策略,做到机智灵活、随机应变,牢牢把握采访工作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4.
王斌 《采.写.编》2021,(12):52-53
新闻采访中的不合作采访对象,对于新闻采访工作有序有效的进行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本文在对新闻采访中所面临的不合作采访对象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新闻工作者在与不合作采访对象开展沟通时的信息挖掘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促使新闻工作者更好地应对采访对象所呈现出的不合作倾向,更为全面准确地收集采访信息,进而为新闻报道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记者的采访权与采访对象的人格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17.
关勇 《记者摇篮》2009,(7):41-41
自有新闻采访活动以来,就有婉拒或谢绝采访现象的发生。采访对象明确持不欢迎、不合作的态度,对新闻活动的影响很大,没有采访对象的配合与支持,记者几乎无法完成采访活动。采访对象的不合作是由采访对象和记者两方面共同造成的。任何采访对象在其不合作的背后都有一扇虚掩的小门,关键在于我们的记者能否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在新闻采访中,面对不合作采访对象,记者不得不具备一定的采访技能以巧妙地应对。  相似文献   

18.
与采访对象交流的二个注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记者都苦于在人物采访拍摄中,难于拍摄到被采访人真实自然的形态和他们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谈话。你不要以为这仅仅是新手会遇到的现象,一些艺术大师同样会遇到此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有经验的记者,只要坐下聊几分钟,采访对象就知晓记者的来意,记者开口问上一两个问题,采访对象就能听出记者的水平。采访对象遇到善问的记者,想马虎也马虎不得,想敷衍也敷衍不了,这样的记者往往能采访出好的材料,写出好报道。记者要在许多困难的情况下打开对方话匣子,问出需要的新闻素材,就要讲究采访的艺术。  相似文献   

20.
王静 《视听纵横》2007,(5):77-79
采访,是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姗熟掌握的基本功。记者要慧眼识宝,同时还要掌握新闻采访的技巧。否则,即便发现了新闻,也很可能因不会采访而贻误战机,使“活鱼”在眼前溜掉,甚至让采访对象厌烦。然而一些记者在进行正常的新闻采访活动时却屡遭拒绝,或被婉言谢绝,或遇到种种干涉、阻挠,有的甚至引发严重冲突。这已成为目前困扰新闻工作者的一大难题。那么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