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教育类周刊如何适应读者的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的品位,《驻马店日报·教育周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追踪教育热点,传递生活信息,透视社会百态,讲述身边故事”二十四字方针的指引下,注重知识性、趣味性、社会  相似文献   

2.
与时尚类、经济类和计算机类等期刊相比,我国时政新闻类周刊目前尚显稚嫩,远不具备国外同行的影响力。时政新闻类周刊是期刊阵营的重要力量,对改变我国期刊弱势媒体的状况可以产生重要的拉动作用。无论立足于我国期刊业的发展潜力,还是出于期刊界积极应对入世后外来挑战的考虑,都应该大力发展时政新闻类周刊。一、我国时政新闻类周刊发展轨迹传媒专家认为,当前信息化的社会形势下,人们除了有日常的报纸或电视节目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之外,还有更高的阅读期待。受众广泛期待有深度、有见地的报道和更权威、更有说服力的观点,希望有更精…  相似文献   

3.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与广大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教育周刊是教育报道的主要阵地,与广大读者有密切联系。因此,办好教育周刊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教育行业的特殊性,要办好这份教育周刊并非易事。教育周刊的读者群体从幼儿到大学教授都有,这要求教育周刊不仅具备权威性、政治性、新闻性、时效性、专业性。还要具备有趣味性、灵活性、服务性。此外,由于教育行业有暑假寒假,即“旺季”“淡季”,这就要求要教育周刊要遵循教育规律,抓住教育热点,报道教育新闻做到“动静”,结合各种节日假期策划精品专题。基于教育行业的特殊和重要性,要办好教育周刊,就要做到“三个贴近”:即贴近教育部门、贴近学校和老师、贴近学生和家长。  相似文献   

4.
当前,教育已成为一个关注度极高的社会热点,许多家庭在教育上不惜倾力投人。各地媒体为满足受众的需要,纷纷开辟教育版面、教育频道。扬子晚报的《成长周刊》就是主要面向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的教育周刊,近几年来,《成长周刊》坚持"优化互动"的办刊理念,以紧贴现实、追踪教育热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周刊类杂志,如《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深圳周刊》等刊物在全国范围内日益走红。这些周刊的成功之路,为其他媒体,尤其是广播电视报类媒体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社会影响力是衡量新闻价值的重要标准。行业新闻由于受新闻所涉及领域和范围的限制,社会影响力常常无法淋漓尽致地释放出来。如何发掘行业新闻的社会性,提高行业新闻的社会影响力,提升行业新闻的价值,是行业媒体亟待深入研究并加以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李平泽 《新闻世界》2009,(11):191-192
《文摘周刊》报社作为安徽日报报业集团的二级单位,组织机构设置相对简单。人员较少。近几年来,《文摘周刊》办报质量稳步提高,发行量节节攀升,成为全国影响力较大的文摘类报纸之一。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主流媒体(主要是各地党报、中央级大报)开始了大规模的重组,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文摘类报纸的传统优势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8.
一、《糖烟酒周刊》转型之路《糖烟酒周刊》于1993年创刊,原名为《华糖商情》,隶属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现由河北华糖传媒公司运营,是国内创办最早的糖酒食品类杂志,也是全国唯一公开发行的糖烟酒信息权威周刊。行业类报纸和杂志由于其受众群体的特殊性、信息提供的专业性以及不强调新闻的时效性,广告投放利润也比较可观,虽然在都市类报纸竞争趋近于白热化的阶段,它还是可以比较滋润地生存。但随着互联网媒体的崛起,信息发布渠道迅速多样化,行业类媒体的发展也遇到了危机。《糖烟酒周刊》在做深做精杂志的基础上也在积极地寻求渠道变革,做了很多改革和尝试,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刘惠宇 《新闻传播》2022,(11):52-54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已经有13年发展历程的政务微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教育是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领域,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十分注重微博平台的建设。作为教育行业媒体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类政务微博具有碎片信息传播快速丰富、舆情监测引导方便有效、裂变式传播的优势和特点。基于这些优势,本文提出,教育类政务微博应当打造自身核心优势内容,秉承服务意识,做好舆情的上传下达,创新传播方式,联合多主体打造优质民意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10.
《新闻实践》2013,(9):16-16
由传媒梦工场与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联合推出的“中国新媒体影响力排行榜”,以及与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3自媒体影响力排行榜”是本次峰会的两大看点。中国新媒体影响力排行榜:●报纸:《人民日报》、南都全媒体集群《南方都市报》、《新闻晨报》、《扬子晚报》●杂志:《中国新闻周刊》、《新周刊》、《创业家》、《三联生活周刊》、南都全媒体集群《南都周刊》、《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新闻的内容永远是媒体竞争的核心,而创新则是平面媒体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特别是在网络媒体以其海量和互动的巨大优势强烈冲击之下。周刊需要创新,这是周刊发展永恒追求的主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平面媒体中的生活类周刊面临更大的行业挑战。笔者就职的《家  相似文献   

12.
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是衡量一家媒体的权威性、信誉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标尺,是媒体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赢得受众,形成和提高公信力,从而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宝贵的资源。作为一份都市类青年报,青年时报面向浙江广大青年,承担着教育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重任。如何将"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落到实处,切实担当起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青年时报从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认真做好主题报道等方面着手,加强舆论导向的把关能力,以提升报纸的公信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2011年,保定晚报进行版面改革,其中一项是加强加厚教育报道,开创性地推出《教育周刊》,每周一发行,每期8个版面。保定晚报《教育周刊》已经总刊120余期。形成了独有的风格和魅力,赢得了广大读者和媒体同仁的一致认可。  相似文献   

14.
品牌时代,传媒行业小记者活动方兴未艾.无论是纸媒还是电媒,竞相把小记者作为媒体品牌强势推出.新闻试水教育,教育需要宣传.作为湖北荆门地区的主流媒体,荆门晚报抓住教育和新闻的需求结合点,于2008年成立小记者团、建立小记者QQ群,2014年建立小记者网、开通小记者官方微信.7年来,荆门晚报小记者团成功蝶变,3000多名中小学生成为小记者,成功开展300多项社会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市民读报习惯、扩大媒体社会影响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平台、媒体品牌展示的阵地.  相似文献   

15.
媒体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影响力,没有影响力的媒体是没有生命力的媒体。所谓媒体影响力,就是媒体通过传播新闻信息而实现的一种影响力。传媒影响力的本质就是它作为资讯传播渠道而对其受众的社会认知、社会判断、社会决策及相关的社会行为所打上的属于自己的那种“渠道烙印”。发行量、主动阅读率和传阅率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判断一家媒体的影响力参照的三个主要标准。  相似文献   

16.
强调媒体要对社会负责,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特征,同样是世界各国新闻界的共识.媒体社会责任的内涵就是真实准确、客观公正、导向正确、遵纪守法、正确监督、诚信服务,树立媒体的公众形象,提高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①作为与公众心智健康密切相关的健康类媒体,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比普通大众媒体更显重要.健康类媒体要以人民为中心,做好服务、教育、引导工作,提高公众健康素养、满足公众健康知识需求,践行健康类媒体的社会责任.下面,笔者以《健康时报》为例,梳理、界定我国健康类媒体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内涵.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随着都市报的扩张,行业报的转型,以及DM类广告媒体的迅速发展,中小城市逐渐成为媒体市场争夺的焦点。其中,以生活、消费、时尚为主要内容,以服务和娱乐为社会功能的生活服务类周刊,更是在中等城市掀起一股创办浪潮。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生活服务类报纸主要在一线城市形成和发展。伴随城镇居民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8.
刘威威 《传媒》2023,(7):32-34
重大主题宣传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形态,也是行业媒体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重要抓手。如何推出导向正确、形式鲜活、质量过硬的主题宣传,让主旋律飞入寻常百姓家,是行业期刊履行主责主业的一道必答题。本文以《中国税务》杂志为例,从策划编辑的角度出发,总结党史学习教育宣传的思路,为行业期刊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媒介融合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纸媒要在媒体市场中焕发新的生机,就必须立足自身优势,树立市场思维,创新发展模式,主动寻求变革。本文基于媒介融合背景,通过探究《三联生活周刊》的发展路径及实践进展,分析其仍能保持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原因,旨在为其他传统纸媒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潘立 《新闻界》2006,(1):135-135,115
现代报业的发展,催生了都市经济生活类报刊的蓬勃兴起。作为中等城市的党报理应与时俱进,做好“三贴近”,满足广大读者和市场的需求,为党报进一步走进读者、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主流媒体影响力探索新路。为此,《宜宾日报》在2005年创办了《生活周刊》。周刊甫一亮相,就鲜明地打出“站在生活前沿、立足宜宾市场、引领消费时尚”理念的旗号。同时告之读者我们的诉求:《生活周刊》目标群体定位在“四有新人”上,即有新知识、有追求前沿消费能力、有品质认知、有阅读偏好的都市读者。经分析,《生活周刊》要在当地引领媒体风气之先,首先应做好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