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文摘     
光明日报总编辑徐光春说:全局,就是党的总方针、总路线、总政策,就是国家的总形势,总任务、总目标,就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崇高理想。 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新闻工作者,要使自己的工作有益于党的事业,有益于国家的进步,有益于人民的幸福,那就一定要胸怀全局,做到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 全局,就是方向。一篇消息,一幅图片,一则言论,都要传递一个信息,诉说一个道理,都要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积极的,就是消极的。这就是新闻舆论的导向作用。要做到导向正确,关键是记者心中要有全局。有了全局意识,记者就能自觉地为自己的作品定向。 全局,就是标尺。写什么,不写什么,记者凭什么去判断?哪些事是对的,哪些事是错的,记者用什么去识别?实践告诉我们,只要记者心中有全局,就有了判断事物的准则,就有了识别是非的标尺。有了这个准则,有了这根标尺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就不会走入迷途,就不会混淆是非。  相似文献   

2.
论队伍建设     
记者心中要有全局 全局,就是党的总方针、总路线、总政策,就是国家的总形势,总任务、总目标,就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崇高理想。 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新闻工作者,要使自己的工作有益于党的事业,有益于国家的进步,有益于人民的幸福,那就一定要胸怀全局,做到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 全局,就是方向。一篇消息,一幅图片,一则言论,都要传递一个信息,诉说一个道理,都要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积极的,就是消极的。这就是新闻舆论的导向作用。要做到导向正确,关键是记者心中要有全局。有了全局意识,记者就能自觉地为自己的作品定向。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为了保证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和深化改革任务的顺利完成,要特别强调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的纪律,特别强调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三中全会的这一精神对于新闻领域尤为重要。要宣传贯彻好三中全会精神,不仅要倡导全局观念,宣传局部服从全局的道理,表彰为了全局利益不惜作出局部牺牲的先进事迹等,而且新闻报道本身也要求站在全局的高度,把握全局,才能贯彻好中央精神,推动改革建设事业的前进。新闻报道是面向全局、影响全局的。报纸、广播发表的言论,都应该具有面向全局的意义,就是一篇报道讲的可能是一个局部,但是你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对全局将发生影响,因为广大读者读报纸、听广播,并不认为某一篇评论、某一篇报道,只是编辑、记者个人的意见,他们往往把这些报道和言论看成是反映了党和政府的政策,并以此来观察形势,了解政策,以至指导自己的行动。这样就要求新闻记者善于把握全局,善于用党的政策主张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4.
面对一篇新闻作品,人们看到了什么内容?获知了什么信息?心底有什么触动?引发了怎样的情感?这是受众在新闻审美中的期待。虽然新闻总是在不断地被覆盖,但媒体赋予新闻的人文内涵却会因承载着现代文明社会的情感和理智、忧患和理想对舆论产生积极影响,并为新闻审美增色添彩。温暖  相似文献   

5.
今年3月份,我应邀参加了《新闻矿工报》社召开的全局骨干通讯员培训工作会议。在会议正式召开之前.报社先对我们参加会议的56名通讯员进行了新闻基础知识的简单测试。试卷一发到手,大伙都有些茫然。什么是新闻?什么是消息?其写作特点是什么?诸如此类的简单问题,要准确地写出它的概念来,都感到并不那么轻松。这么简单的问题,对于我们这批骨干通讯员来说,应当说并不陌生。有位老通讯员,发了400余篇稿子.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中央级大报上也见过稿。他竟然也无法准确地写出这些常识性的新闻概念。还有的说,新闻知识学得再好,也…  相似文献   

6.
一条脍炙人口的新闻中,新闻背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尽管每一篇新闻不一定都要写背景,但是一篇好新闻往往不能没有背景材料的烘托、对比、说明、解释或补充。运用好背景材料,不仅可以起到说明缘由、烘托深化主题的积极作用,而且会使新闻写得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诱人阅读。背景材料的概念和种类什么是新闻的背景材料?一般说来,它是指在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7.
新闻敏感是什么?比较通常的说法是: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发现和判断客观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 新闻敏感对于新闻记者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直接关系着报道工作的成败、优劣。特别是驻地记者,因其岗位的特殊性,具备较高的新闻敏感尤为重要。一名具有较高新闻敏感的驻地记者,往往能迅速准确地判断某一事实的意义,判断这一事实是否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是否对全局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并从纷纭复杂的事实中看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把握时代的脉搏,准确、及时地宣传党中央精神,当好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相似文献   

8.
我在基层当通讯员多年,采写的稿件有100多篇被中央级新闻单位采用,有600多篇被省、军区级新闻单位采用。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体会较深的一点是,作为一个通讯员,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努力把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只有胸怀全局,眼中才有新闻。我初学写稿时,不懂得调查研究,更谈不上了解全局,见什么,写什  相似文献   

9.
63、问:什么叫对话新闻? 答:对话新闻,就是从内容到形式都反映平等对话、反映双向和多向思想感情交流的新闻。它是政治制度民主化的产物,促进领导与群众、群众与群众以及不同社会集团和群体之间的沟通、协调和理解。它使新闻报道增强开放性、透明度和使受众增强对社会的参与意识。 64、问:什么叫标题新闻? 答:标题新闻,是有题无文、题文合一、让标题在报纸上成为独立传递信息的手段、单独发挥一篇新闻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何为新闻背景?我们说,任何一件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事物之间总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为因果的。横的方面,它与周围同时发生的事物有一定的联系;纵的方面,它与过去的这种或那种事物也有不可分割的往来。所以,任何新闻事件都有它形成的时间、空间条件,有它产生的原因,即任何新闻都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产生的,因而写消息时就应当对与消息所报道的新闻事件有关的联系,作出恰如其分的介绍、说明,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新闻事件的意义。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写消息应交代的新闻背景。一些西方新闻学者认为,新闻要素中的WHY(为什么),即对新闻事实的产生原因和新闻事实本身作出解释,就是新闻背景。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11.
(一)本文所谓的突发性事件,是指那些出乎人们预料,又引起人们关注而突然发生的变故。由于它对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工作、生产都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和作用,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从新闻工作的角度来说,如何看待这类突发性事件,又如何报道这类突发性事件,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资产阶级新闻学有着原则性的区别。资产阶级新闻学者一向主张这类灾发性事件是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美国新闻学者麦尔文·曼切尔曾说:“新闻是关于突破事物正常轨道或出乎预料的事件的情况。”另一位美国新闻学者杰克·海敦谈到什么是新闻时,直截了当地强调“战争…  相似文献   

12.
刊林漫步     
新闻事实的正确选择要使新闻报道产生良好的社会传播效果,从正确选择新闻事实的角度上来说,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选择新鲜的事实。如果选择的不是读者“欲知、未知、应知”的新鲜事实,读者自然就会不屑一顾。二是要选择与新闻主题紧密相关的事实。新闻的主题是一篇新闻的“灵魂”,它对整篇新闻起着“统帅”作用。在选择新闻事实时,一定要紧紧围绕它来进行。与主题紧密相关的事实材料就要,反  相似文献   

13.
广大人民群众获得各种资源信息的主要途径就是新闻,它让人们及时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什么,正在发生什么以及将要发生什么,它对人们的正常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新闻采编工作是信息媒体传播工作中的核心部分,而新闻采编人员是新闻采编工作中的主导者,他们传递的信息能够引导舆论的走向,对社会的正常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他们传递的信息要有高度的真实性,能够净化社会风气,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不能产生错误报道,否则不仅影响媒体信誉度,而且误导群众,危害社会。因此,新闻采编工作对新闻采编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有极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众筹新闻是新闻生产模式的一个重大创新,2013年11月28日,国内首个"新闻众筹"平台正式宣告成立。虽时隔近一年,但提起"舶来品"众筹新闻,很多人还是会觉得陌生。新闻众筹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会产生,对新闻生产产生了什么影响,现在发展如何,在我国可以走多远。本文以众筹网的14个新闻众筹项目为样本,分析发布者、资助者、选题及发布渠道,从而更好地理解新闻众筹,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导语在新闻写作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它是决定一篇新闻能否先声夺人的关键。新闻导语产生百多年来,随着社会和新闻事业的发展,加之电视、网络的出现,记者写导语逐步摆脱了过去单一化、程式化的模式,呈现出了不拘一格、更具个性化、百花齐放的局面。导语的作用导语是消息开头的一段,是解释新闻事实轮廓或者报  相似文献   

16.
在报社,一般来说,总编的新闻策划是整体性的、全局的。而部主任的新闻策划则是局部性的、具体的。总编的报道思路,通过部主任具体的、创造性的策划,变为记者手中一篇篇的新闻稿。因此,部主任的新闻策划,直接影响着新闻稿件的质量,影响着版面的质量。笔者根据自己在宁波日报的新闻实践,来谈点肤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题目中提及的“两广总督”并不是实实在在的官职,它指的是广开视野和广交朋友。 我刚学新闻写作时,经常遇到这种情况:高高兴兴地写了一篇稿子,以为反映的内容在企业内既新鲜又重要,可是到报社编辑那里就被“枪毙”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实践,我找出了原因:有的事实从本单位看,既新鲜又重要,可是拿到面上一比,就显得陈旧和不重要了。这说明我视野狭窄,缺乏全局意识。打那以后,我刻意在广开视野方面狠下了一番功夫,并大见成效。每有新闻素材,我都学会将它放在“全局”这杆秤上称称其在面上的分量,对分量不足的新闻素材决不轻易动笔,对有一定分量的新闻索材决不放过。还真别说,此后,我撰写的稿件不但频频见渚于报端,还时常占了大报的重要位置。那么,通讯员从哪方面入手才能广开视野、做到胸有全局呢?  相似文献   

18.
(一)、通讯的产生及其发展通讯,是新闻的主要体裁之一。它是比较详细、具体、生动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事或工作经验的新闻体裁。安岗同志把通讯称为“报纸的明珠”,“报纸各个版上都可以有它的位置……安排好一篇好通讯,是办好报纸的大事情……应该让好通讯上一版,最  相似文献   

19.
吴靖 《当代传播》2005,(3):29-31
新闻社会学带给我们的启示“什么是新闻?”“新闻报道与现实社会是怎样的关系?”“新闻的内容有怎样的取舍原则?”“新闻职业标准确立的历史文化条件是什么?”“新闻对受众观察世界的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是新闻社会学要回答的问题。“新闻”作为一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不是天然就有的,而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从西方历史来说,印刷术的普及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新闻事业产生的两个重要条件。随  相似文献   

20.
一篇新闻报道,要做到让读者入眼、入脑、人心,才能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发挥出舆论引导功能,才能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影响。要做到此目的,关键是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面对网络舆论的态势,如何确保地方党报新闻舆论引导能力,事关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