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先请看下面的四则案例。案例1 某青年教师执教“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请两位学生上讲台用学具模拟演示两辆汽车运行的过程,只见两位“司机”所驾驶的汽车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经过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后“相遇”了,此时,下面的同学看到两车在一起,皆大笑不止,老师也大笑,课堂气氛很活跃……当后来的题目中又涉及到两艘轮船、两列火车、两架飞机“相遇”时,教师依然用左右手慢慢合在一起”模拟表示”。案例2 “某教师公开课执教“圆锥体积”,课前将一袋黄砂、一盆水放“在讲台上,还把圆柱、圆锥教具放在讲台较显眼的地方。上…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为什么要实施开放教学?如何由“封闭”走向“开放”?笔者试图根据时下同时并存的具有鲜明“封闭性”和“开放性”特征的两种不同教学现象加以剖析,以期探得个中缘由,不妥之处,恳请指教。请先来看下面这个教学案例:相遇求路程(时间)应用题(新授部分)1.出示课题:相遇求路程(时间)问题应用题。2.出示例题:小明和小红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走来,小明每分走60米,小红每分走55米,经过4分相遇。甲、乙两地的路程是多少米?3.师:这道题与我们前面所学的行程问题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学生说出几个不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3.
方程是初等数学里应用最广泛的数学工具,下面我们将运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几道“希望杯”培训题,供同学们参考.例1(2005年“希望杯”初二培训题)在公路上汽车A、B、C分别以每小时80、70、50公里的速度匀速行驶,A从甲站开向乙站,同时,B、C从乙站开向甲站.A在与B相遇后两小时又与C相遇,则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是公里.【简析】若设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为x公里,根据“相遇时间=总路程÷速度和”,则可用含x的代数式分别表示A、B两车及A、C两车从出发起的相遇时间,然后由“A在与B相遇后两小时又与C相遇”列方程.解:设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4.
一、模空题(本题20分):甲、乙两地相距496千米,汽车以每小时32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摩托车以2倍于,汽车的速度从动地开往甲地,汽车比摩托车先行半小时.问两车相遇时各行驶了多少路程?解1.设相遇时汽车行驶了千米,摩托车行驶了千米;用代数式表示相遇时两车共行驶了千米,这就是甲、乙两地间的距离496千米.于是得二元一次方程为.2.两车相遇时汽车行驶了小时,摩托车行驶了小时,明代放式表示汽车行驶时间减摩托车行驶时间为小时,它等于小时.于是得二元一次方程为。为了求得结果,应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列方程组(不解方…  相似文献   

5.
1由一次听课说起 案例1:一次学校公开课上,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小彬和小明每天坚持跑步,小彬每秒跑6米,小明每秒跑4米.如果他们站在200米跑道的两端同时相向起跑,那么几秒钟后两人相遇?  相似文献   

6.
让错误放出光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这些错误暴露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我们教师要理解和宽容学生的错误,把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进步的学习资源。从下面解决相遇应用题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将错就错,顺势诱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找到错误的原因,引导他们从正反不同角度去修正错误。师:同学们,请看这道题:“甲、乙两地相距26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另一辆每小时行70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遇?”请大家列出综合算式。生:260÷(60 70)…  相似文献   

7.
一次,听一位教师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了“分数除以整数”以后,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辆汽车2/5小时已经行了18千米,1小时将行多3少千米?”然后让学生根据问题情境.列出算式,再思考:你准备怎佯解决这样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杨学萍 《物理教师》2000,21(5):46-47
根据物理意义思考分析运算结果,得出正确结论,是解答物理问题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对学生的指导.下面举例谈谈教学体会. [例1]一辆摩托车以 30 m/s的速度前进,在它前方 100 m处有一辆汽车正以 10 m/s的速度同向平行匀速行驶.若此摩托车以-1m/s2的加速度刹车做匀减速运动.问:摩托车能否与汽车相遇?若能相遇则经多少时间相遇? [解答]由题知v摩= 30 m/s,s0= 100 m,v汽= 10m/s,a=1 m/s2.先判断摩托车与汽车能否相遇.设摩托车经ts速度减小为1…  相似文献   

9.
一、两个教学案例 案例1一锤定音 笔者曾听过一位教师执教的八年级科学公开课,课题是《空气的污染与保护》,这个班级共有38位学生,教师将学生分成“环保研究组、环境检测组、医学研究组、科研组、政府官员组、社会公民组”6个小组,每个小组6位学生,另选2位成绩好的学生当“小专家”,小专家面向学生坐在讲台位置,下面是这节课的一个片段。  相似文献   

10.
相遇应用题属于典型应用题,其基本的数量关系仍然是速度X时间一路程。但是有些稍复杂的相遇应用题,因为运动对象的运动时间不一,增加了解题的难度,如果指导学生处理好“先”与“后”、“静”与“动”的关系,可以大大提高解题的正确率。一、处理好“先”、“后”关系相遇应用题是两个人#两个物体参与运动,如果出发时间有先有后,造成运动时间不一,容易导致学生解题错误。例l.甲、乙两地间有一条公路,客车以每小时25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升往乙地;1.5小时后,货车以每小时对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再过3小时,两车还相距15千米。…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堂上,我们正在讨论一道思考题: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城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8.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7千米。两车在离中点3千米处相遇。两车经过几小时相遇?A、B两城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经过一番独立思考后,数学课代表自告奋勇地想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同学们分享。于是,按照惯例我把他请上讲台,我呢?当然也就“退居二线”,洗耳恭听了。课代表一上讲台,便拿起粉笔,像模像样地当起了小老师。课代表:首先请大家看线段图:从这图中我发现,当甲乙两车相遇时,甲比乙多行了2个3千米,也就是6千米。从题目…  相似文献   

12.
在“相遇问题”的教学中 ,合理地运用直观法教学 ,创设教学情境 ,就能为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进而提高思维能力。下面就自己在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时 ,如何帮助学生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 ,谈两点体会。体会之一用直观演示法 ,帮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由于“相遇问题”的结构特征较难理解 ,我先采用以下方法来教学 :1.上课一开始先让学生跟着老师学动作 :两手心相对 ,慢慢靠近 ,最后合在一起(合在一起表示相遇) ;两手背对背 ,慢慢远离 ,最后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13.
下面是一位老师教学“比例的应用”的一个片段。 出示例题: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相似文献   

14.
分数应用题中,如何正确建立起量率对应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下面举例说明: 一、认真审题,弄清分率的对象 1、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经12小时相遇。相遇时,快车行的路程比慢车多1/2。两车行完全程各需要几小时? 2、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12小时后相遇。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全程的1/2。两  相似文献   

15.
“相遇续行”的应用题是近年来中考试题中经常出现的题型,本文先给出两个结论: 命题1 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走t_1小时,乙走t_2小时两人相遇,相遇后,两人各以原速继续前进,甲再走t_1~′小时到达B地,乙再走t_2~′小时到达A地。则有t_1t_2=t_1~′t_2~′。  相似文献   

16.
吕叔湘先生1978年在《中小学语教学问题》一中列举过两个“短长教”的典型案例,一位老师把毛泽东的28字诗《为女民兵题照》讲了2小时,一位老师把“天安门”3个字安排了4课时,他称这样的老师为“放胖的天才”。今天,我们将结合教例探讨与之相对的问题——长短教,即用1课时左右完成篇幅在3000字以上章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一次,我听一位教师的公开课《挑山工》。教学过程中,这位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爬山途中,“我”和一位“挑山工”几次相遇?都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相遇的?问题提出后,一阵沉默。过了一会儿,一位学生举手说:“‘我’与‘挑山工’四次相遇。第一次是在山下买青竹杖时相遇的,第二次是在回马岭那条陡直的山前歇息时相遇,第三次相遇是在半山的五松亭,第四次是在极顶的小卖部门前交货时相遇。”可以说这位学生回答非常完整,没有什么漏洞。教师给予肯定后,正准备进行下面的教学内容时,另一名学生把手举得很高说:“老师,我有问题。”教师只好停下来让…  相似文献   

18.
作为学生学习引导者的教师,不同的“错误”观,将成就不同的课堂。下面两个教学片断,透视出数学课堂教学中处理学生“错误”的一些不当之处。一“、快刀斩乱麻”[案例]“求平均数的应用题”教学片断教师出示:一辆汽车上午3小时行270千米,下午5小时行300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交流。生1:(270 300)÷(3 5)=71.25(千米)。师:很好!谁来说一说想法?生2:先求出总路程和总的时间,再用总路程除以总的时间,就可以求出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的千米数。生3:老师,我还有一种算法,但结果却和他的不一样。师:…  相似文献   

19.
错解三例     
例1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站相对开出,1(1/2)小时后相遇。甲车每小时行30千米,是乙车速度的3/4。问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相似文献   

20.
案例在教学人教版第九册“行程问题”这章节时,张老师通过课件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两个物体(人)“同时出发”“相对(向)”“速度和”“相遇”等有关知识后,出示了例题“小强和小丽同时从自己家里走向学校,小强每分钟走65米,小丽每分钟走70米,经过4分钟,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张老师让学生自己画线段图,尝试解答,然后进行小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