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室内陈设艺术设计总是在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而不断发展,随着社会审美情趣的变化而变化。现代家庭室内设计必须满足人在视觉、听觉、体感、触觉、嗅觉等多方面的要求。从家具造型到陈设挂件,从采光到照明,从室内到室外,来重视整体布置,创造一个共享空间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和文化层次的人生活与精神的需要。所以在室内设计中,无论是家庭还是公共场所,都必须考虑与室内设计有关的基本陈设元素来进行室内设计与装饰。  相似文献   

2.
徽派建筑是中国建筑史上独具特色的一个建筑体系。作为徽派建筑代表的徽州古民居,其建筑风格具有整体协调性、建筑科学性、装饰艺术性、功能完备性等特性,成为中华建筑的一朵奇葩,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3.
室内陈设,是继家具之后的又一室内设计的重要内容,陈设品的范围很广泛,内容也很丰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作为陈设的基本目的和意义,却始终是以表达一定的思想内涵和精神文化为主,它对于室内形象的塑造、气氛的表达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本文将对住宅空间室内设计里的陈设设计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4.
略论徽州古民居所蕴含的文化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州古民居是微州文化的载体,从民居中可以看到微州文化的特点。微州文化是开放性的文化。微州人重风水.以宗族关系为纽带。微州人好俭朴,尚学风。  相似文献   

5.
6.
徽州古民居楹联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徽州楹联的翻译必须要再现传递徽州楹联的语言特色和文化内涵,从而促进徽文化的有效传播和徽文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文章通过梳理以前学者对建筑楹联翻译的研究,从文化信息传递的角度,对徽州古民居楹联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信息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出古徽州楹联翻译的三个主要策略:保留形式和形象直译;保留形式和形象加注;改换/舍弃形式和形象释译.  相似文献   

7.
8.
徽州古民居雕饰艺术表现为思想与文化相结合、实用与装饰相结合以及朴素简洁与清丽淡雅相结合的特征。通过其关学思想、图案装饰、造型装饰、工艺装饰等艺术表现形式,结合设计实例,分析得出徽州古民居雕饰艺术在现代服饰设计中应用方法,包括模仿法、解构重构法、嫁接法和极限法,是设计和开发具有“徽派”风格特点的现代服饰及服饰产品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和"是徽州古民居核心理念的折射,主要表现在民居与周围环境、民居与公共建筑、民居的结构、室内的装饰、多样性的统一、色彩选用等多方面的和谐。从成因上分析,主要是儒家文化的温柔敦厚、道家顺应自然师法自然、徽商和气生财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徽州古民居探幽》是徽学研究领域的一部填补学术空白的创新之作。它从消防的视角考察徽州古民居,揭示徽州古民居深刻的文化内涵;它对发展旅游业具有现实意义;它在资料的采用上的独特性、真实性、可靠性,使它成为一部学术性很强的著作。  相似文献   

11.
根据唐人赵蕤所撰《长短经》,可以发现:《素书》并不是学术界普遍认为的宋人张商英伪造之书,而是古兵书《玉钤篇》;兵书称“经”最迟在唐代已开始,并非学术界通常认为的宋代;所谓“杜佑《孙子》注”并非学术界一般认为的只是抄曹操注和孟氏注而已,还抄了其他家《孙子》古注。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休宁西门汪氏宗族非常重视经商人才的培养。儒学教育是徽州宗族培养经商人才的基础;重视个人品德的培养,注重先做人、后做事为徽商立身之本;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方法,是徽商发展壮大之根本。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产学研合作办学对高等学校的宏观意义和微观意义。认为:产学研合作办学有利于高校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等改革,有利于高校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和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高校科研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唐代科举开始试赋的时间,未必迟至中宗神龙元年以后。律赋的产生并非“以赋造士,创为律赋”的结果;而其限韵的时间也非始于开元二年。唐科举试赋对唐赋的创作有负面的影响,也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乾嘉时期所谓恭请王命先行正法又称之为"恭请王命正法即行正法",其间"即行"与"先行"是一事二说,分别相对于不同的时间参照物。这种制度中的"王命"既是受"天命"所委托,又是受"天命"所限制,其实施终究需要法天而行。就地正法的源头固然可以追溯至恭请王命正法先行正法,但确切言之,应该说是乾隆中期以后由于帝国版图的扩大以及当时随之出现的诸多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论王安石绝句对中晚唐绝句的继承与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安石的七绝在取法白居易绝句与晚唐咏史绝句的过程中,发展出宋调特征;对杜牧、李商隐、韩偓等人七绝艺术的取法与创变,形成了雅丽精绝的艺术境界,宋人认为荆公之作回复唐音,主要是针对这类作品而言,但王安石在其中表现了新的艺术个性,开拓了新的诗境,并非对唐音的简单复归。王安石的五绝取法中晚唐五绝精巧细腻的特点而更富于变化。荆公绝句是宋代诗史上的独特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