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台湾专业档案的趋向艺术档案将藏台南据台《联合报》报道,台湾第一座艺术资料馆将在两年后诞生。这座专业档案馆设在台南市区,占地近1万平方米。因其土地原属台糖公司,经有关部门协调,预定以3亿新台币(1美元合26元新台币)分年偿还,另有奇美企业的文化基金会提供建筑及设备费用。按初步构相,该馆设置4个展厅、1个音乐厅和有现代设备管  相似文献   

2.
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图书馆同根同源.本文先将今年1月在台湾召开的海峡两岸图书资讯研讨会作概要的综述,接着对所参观访问的台南成功大学图书馆、台中的台中图书馆、台北的几家图书馆作介绍、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为纪念福建对台广播开播65周年,2015年7月26日,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东南广播公司策划主办的首届"亲亲闽台缘"听友见面会在台湾嘉义举行。100多位台湾听友从台北、桃园、台中、台南和高雄等地赶到嘉义,与东南广播的主播见面、互动交流。台南听友李文仁说,"以前听大陆广播,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次见到老家福建来的电台主播,真的感觉蛮亲切的!"报名参加活动的台湾听友逾1000人,但由于场地限制,最终只能以"有奖问答"形式,筛选  相似文献   

4.
《出版参考》2008,(3):M0002-M0002
许地山是中国现代作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台南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  相似文献   

5.
走近宝岛—我看台湾的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图书馆同根同源。本文先将今年1月在台湾召开的海峡两岸图书资讯研讨会作概要的综述,接着对所参观访问的台南大学图书馆、台中的台中图书馆、台北的几家图书馆作介绍、分析。  相似文献   

6.
《东南传播》2015,(12):172-173
台南担仔面、高雄阿婆冰、屏东肉圆……来自南台湾的美食,这回透过《舌尖之福》全部秀给你看。11月21日起每周末17:35,行脚美食系列节目“赏味南台湾”在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  相似文献   

7.
台湾现有出版社2600多家,其中台北市有1800多家,约占台湾出版社的70%。其它大多分布在台南、台中、高雄等市及台北县。据台湾有关图书馆的统计,除中小学教科书和台湾当局的出版品以外,台湾年出书量为6000种左右。在众多的出版社中,新书出版数量较多。年出版图书在100种以  相似文献   

8.
光绪二十一年(1895)三月,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激起了全国人民反对割让台湾的斗争。五月,日军进犯台湾,驻守台南的刘永福率部抗击,在安平口大败日军。现刊布反映此战役情形的一件史料,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台湾文坛老将苏雪林女士刚刚度过她的102岁生日,她的文坛好友妇女写作协会的成员姚宜瑛、刘枋、丘秀芷等10多位赴台南为老人祝寿。苏雪林一身红衣,亲自切下七层大蛋糕与大家共享。 *旅居法国的台湾学者陈浩庆博士,主持一项为期三  相似文献   

10.
去年9至12月,我应台湾云林科技大学邀请,赴台湾讲授"文化遗产保护",同时也应邀赴台湾"故宫博物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台湾文化资产保护研究中心、台南艺术学院等单位作学术报告.这是我第三次踏上祖国宝岛,与前两次相比,虽没有方方面面宴请、迎送等"礼遇",但却更深体会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挚情.  相似文献   

11.
一名富家女靠自己的努力撑出一片天地,台湾宝瓶文化朱亚君又出版了一本励志书——《打造纽约上流社会的女强人》。 书中女主角陈文敏出生在台湾南部富豪家庭,父亲是台南首屈一指的“帝国饭店”老板,她从小就是帝国的娇娇女,过着衣食无忧的优越生活,后来,她  相似文献   

12.
去年5月24日到6月2日,我随大陆首批广播记者采访团赴台采访,到了台北、新竹、嘉义、台南、高雄、花莲6个县市。除访问了台湾的工厂、出口加工区、科学工业园区、博物院和名胜古迹外还参观了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并和广播界同行座谈了两次。在与台湾同行多次接触中,深感他们有许多有益的经验值得借鉴,特别是台湾广播走出低谷的经验令人刮目。  相似文献   

13.
前言 由台湾知名传播学者李天铎发起的媒体科技与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在筹备年余后,于2008年5月首先在台北华山艺文中心,举行首场研讨会,并接续在台中静宜大学、台南成功大学,共举办三场研讨论坛;此次论坛的与会学者汇聚两岸三地许多知名院校机构.  相似文献   

14.
1993年5月24日到6月2日,我随大陆首批广播记者采访团赴台采访,到了台北、新竹、嘉义、台南、高雄、花莲六个县市。除访问了台湾的工厂、出口加工区、科学工业园区、博物院和名胜古迹外,我们还参观了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报社,并和广播界同行座谈了两次。在与台湾同行多次接触中,感到他们有许多有苴经验值得借鉴。在大陆,人们给传播媒体排队,  相似文献   

15.
现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祖父连横,曾于1906年在台湾的台南与蔡国琳、赵云石等一起创办了一个“南社”,它与台中的栎社、台北的瀛社一起被誉为近代“台湾三大诗社”。近些年来,有的学者望“南”生义,认为台湾“南社”是柳亚子等1909年于苏州虎丘成立的“南社”在台湾的地方性支社。2002年,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博士生卢文芸在撰写学位论文期间,曾多次来信与我就台湾“南社”与大陆“南社”的关系问题进行切磋。我还以《台湾南社不是“南社”的支社》为题撰写了专文。  相似文献   

16.
光绪年间台湾修建铁路史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岛东濒太平洋,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为我国东南屏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光绪十三年(1887年),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规划兴建台北至台南之中国第一条官办客运铁路,力图凭此促进台湾经济的发展,并巩固海防。光绪十五年台北大稻埕到松山、先绪十七年大稻埕到基隆的铁路相继完工通车,先绪十九年铁路自台北延伸到新竹。现从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中选辑相关史料予以刊布,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台湾唯一的孔圣石像在台南有一座创建于一六六五年(明永历十九年)的孔庙,被岛内住民视为中华民族文化薪传的象征,誉称[全台首学]。该庙立有一座清道光三十年的孔子像刻石,该石高九十六公分,宽四十九公分,碑额纂刻[至圣先师孔子像],中间白描线刻孔子像,谦恭淳...  相似文献   

18.
“金石堂文化广场”的奇迹魏龙泉台湾商砂纺织公司董事长周涂树先生,在1983年创建“金石堂文化广场”(亦称金石堂书店)时,曾向社会许下宏愿:他要在台湾地区每年开一个书店。10年来,金石堂全体员工辛勤耕耘,不断开疆辟土和扩展地盘,先后在台北、台中、台南、...  相似文献   

19.
舍志鹏 《中国广播》2004,(12):73-7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年一度的“台湾听众联谊会”到今年已经是第七届了,同时,这又是我们“中华之声”、“神州之声”节目全新改版之后的第一次大型听众联谊活动。台湾听众中要求参与的人十分踊跃,我们从中抽选出15位听众作为代表来参加本届联谊会。他们分别来自台北、新竹、苗栗、台中、嘉义、台南、高雄、屏东等八个县市,大部分具有大学文化程度。我们相约四川成都,以旅游的方式来联谊、交流。  相似文献   

20.
同治十三年(1874年)三月,日本以琉球遭风船民被台湾"生番"所杀为借口,悍然出兵台南的琅峤。日兵侵台事件的发生,让清廷对台湾的海防地位有了全新的认识,开始了台湾开发与建设的新部署。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沈葆桢首倡设立台湾电报。其后,福建巡抚丁日昌移福建陆路未成之电报线至台湾,于光绪三年(1877年)建成自台湾府城至安平及自府城至旗后长达95里的电报线路,并在府城、安平、旗后三处设立报房。这是中国人自己修建并由中国人掌管的第一条电报线,在中国邮电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光绪十一年台湾建省之后,首任巡抚刘铭传在台湾进行一系列近代化建设,最终完成了台湾电报的铺设,并敷设了闽台海底电报线。由此,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军情政令瞬息可达,在加强近代中国海防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从馆藏军机处上谕档、军机处录副奏折、军机处电报档、朱批奏折等档案中,编选有关创办台湾电报史料,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