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碧 《教师》2010,(18):26-26
早恋是现代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是未成年学生把对异性的好感错误地用恋爱的方式表现的一种心理活动形式。尽管这种现象在中学生中仍是少数,但早恋人数有逐年增多且年龄越来越小的势头。中学生的恋情是现实的、不能回避的客观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全社会来共同关注,进行学校、家庭、社会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
单亲家庭的孩子较之双亲家庭的孩子,更易发生早恋现象。分析早恋现象的成因和实质,提出解决办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肖碧 《教师》2010,(15)
早恋是现代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是未成年学生把对异性的好感错误地用恋爱的方式表现的一种心理活动形式.尽管这种现象在中学生中仍是少数,但早恋人数有逐年增多且年龄越来越小的势头.中学生的恋情是现实的、不能回避的客观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全社会来共同关注,进行学校、家庭、社会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4.
汪湘云 《教师》2020,(4):5-6
早恋在中学生中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相对来说,农村中学生中的早恋现象会多一些。其原因主要有农村学校对学生的生理教育缺乏系统性与时效性,农村家长对学生监管疏忽,一些媒体宣传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中学生早恋给他们的生理、学习、家庭都带来了影响。因此,文章提出了正确预防早恋的方法,即家长正确引导、学校及时劝导、媒体健康导向。处理早恋问题,关键在于做好问题学生的引导工作,其中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影响力更大。教师要遵循"尊重、理解、关怀、引导"的原则,正确引导学生早日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  相似文献   

5.
每一位做班主任的老师都会遇到学生早恋的现象,中学生中出现早恋应该说一点都不奇怪,中学生早恋的确是件令人棘手的事,老师们面对早熟的青少年难以按捺激动的心情,绞尽脑汁试图让中学生远离早恋,甩出早恋会影响学习这张王牌,但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学生的早恋已引起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普通关注。中学生的早恋行为,不仅成为困扰中学生精神的动因,而且给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后果。为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对中学生的早恋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认清危害,防微杜渐,转移情感,正面疏导,主动预防。  相似文献   

7.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中学生早恋现象的判断可谓是众口一词的——“今日的中学校园里,确实的、大量的、严重的存在着中学生早恋现象。”对此笔者大不以为然。草就本文,权作一家之言。一、中学生在早恋吗为了谋求共识,让我们首先界定“早恋”的含义。“早恋”一词有明显的认知评判倾向,即“为时尚早的恋爱”。无论早恋是有怎样的特殊性,它应该是有爱情活动的“五大特点”——自主性,对等性,排他性,持久性和道德性。  相似文献   

8.
最近,中学生的“早恋”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也给部分社会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带来焦虑。应如何对待中学生的“早恋”问题,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研究课题。笔者认为,对中学生的“早恋”现象应该进行多方面、多学科的交叉思考,才能获碍比较正确的认识。本文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中学生的“早恋”问题作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早恋"的问题是当前学校教育的热点问题。据调查,一般中学的学生普遍存在早恋现象,有的班级存在早恋倾向的同学多达十几个。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怎样对待中学生"早恋"现象?怎样帮助中学生平稳度过情感的"危险区"?笔者认为,班主任应因势利导,以疏导的方式来帮助中学生正确处理"早恋"问题。一、关注中学生的"青春现象",尊重他们的情感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正处在花样年华,这是一个充满幻想、富有诗意的年龄段。十多岁的学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成人感的加强和性意识的觉醒,对异性产生兴趣和爱慕,向往异性是正常生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影视剧的泛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高中学生早恋现象呈上升趋势,其实,中学生"早恋"与家庭和社会的因素相关,但也离不开心理和思想因素,因此,面对中学生"早恋"问题,要讲究方法,要进行正确引导,应从心理和思想入手,了解学生的实际想法,对症下药,进行有效的疏导,千万不可粗暴压制,  相似文献   

11.
调查显示,中学生早恋已经是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现象,早恋在中学校园早已是一个不再神秘的话题。中学生头脑、心志都还尚未成熟,并且这个阶段有繁重的学习任务,过早的踏入一段恋情只会让他们分心,无心学习,同时对于如何处理恋爱关系中的种种问题他们也并不知晓,因此,早恋对于中学生而言是并不明智并且应该杜绝的。本文将对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展开分析,探讨中学生早恋可能存在的危害,并且有针对性的找到正确处理中学生早恋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早恋现象已盛行于各校内外,就连部分小学生也加入了恋爱队伍.这一现象早就引起了学校、家庭、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父母焦急万分,常以严禁和训斥来制止,而许多学校则以"棒打鸳鸯"进行严控.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学生的早恋已引起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普通关注。中每生的早恋行为,不仅成为困扰中学生精神的动因,而且给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后果。为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对中学生的早恋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认清危害,防微杜渐,转移情感,正面疏导,主动预防。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早恋现象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也是学校和家长们十分棘手的难题。近年来,由于社会不良风气和各种媒体中不良诱囚的影响.中学生早恋的现象有蔓延的倾向。早恋的年龄在悄悄的提前,早恋的人数在逐渐增多,早恋的外部表现日益成人化。囚中学生早恋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主要是出于一种自身身体的变化和对异性的好奇心及对性信息的模仿。并不懂得爱情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含苞待放的花季,情窦初开的年龄,无论是身体成长的变化,还是基于情感和思想的逐渐成熟,中学生们对异性的向往和追求的心理和意识越来越浓。据一项研究中学生早恋问题研究的报告显示,已有近32%的现代中学生有过早恋的现象,而认为“早恋”现象无所  相似文献   

16.
早恋是一种青春期较为常见的现象,对孩子们学习生活会有很大影响。本文结合多年的班级管理经验,从早恋的定义入手,对早恋的成因、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例,提出正确对待早恋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学生青春期发育期的提前,中学生早恋现象已越来越多地成为班主任老师的难题,中学生早恋不仅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而且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如何处理早恋问题,我从实践中体会到: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的早恋现象具有普遍性、大胆性、标准异常化、心理矛盾化等表现和特点。对中学生的早恋现象,宜早发现,早引导教育。引导教育要做到关心理解、尊重情感隐私、适度宽容。  相似文献   

19.
中职学生与同龄高中生在早恋的成因上有所不同。针对中职学生特点,探索预防早恋的措施与途径。通过开展中职学生有关早恋问题的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心理咨询,分析其早恋成因,探讨预防早恋的干预措施。中职学生因学习动机及情感生活等原因,早恋现象较为普遍,应通过加强理想信念和职业理想教育、性知识、性道德和法律教育,针对早恋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干预策略,使学生早恋现象消灭在朦胧之初。应正确看待中职学生早恋现象,疏堵结合是预防中职学生早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大部分学生的青春期逐渐提前。加上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缺乏家庭的关爱、家庭学校压抑性教育等因素,导致出现早恋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如何解决好初中生的早恋问题已成为当前学校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教师应针对初中生的早恋原因,从原因入手探索新的教育方法,降低早恋的危害。把中学生从早恋中解脱出来,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使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一、什么是"早恋"早恋是指建立在未成年男女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