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是费尔巴哈人本学的核心。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可以通过其著名的“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命题予以概括和阐释。“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命题有着丰富的理论蕴涵,相较于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黑格尔哲学对人的本质问题的认识,有着巨大的进步。费尔巴哈“人是人的最高本质”所确立的自然唯物主义立场和哲学的人本学转向使其哲学理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费尔巴哈毕竞没有彻底走出旧哲学的窠臼,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揭示最终是由马克思(及其战友恩格斯)完成的。  相似文献   

2.
“人为自然立法”是最能体现康德哲学反对机械认识论,重视人的主体能动作用的一个命题。人是一个自觉、自主、能动、创造的主体性的存在,是其认识论中一个主要结论。康德考察说明,认识是人作为主体的一种能动活动,而不是人的被动接受;人的主体性的本质特征之一就在于它能够超越“经验自我”的狭隘性而获得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知识;理性的职责不是给人类提供“现成的真理体系”,而在于不断地从理论上探求人类知识也即认识能力本身的发展条件,不断批判任何企图把人类现有知识凝固化的观点和作法,从而促使人不断追求完善;追求合理性既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现,也是人作为认识主体而存在的最高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3.
探讨哲学与科学怎样可能.实质上就是追问哲学与科学的惟一可能的基础和源泉.就是论证哲学与科学赖以存在的惟一可能的根据即本体依据.因而也是揭示哲学与科学的本质。按照唯物史观,人首先“必须能够生活”.然后才能研究哲学与科学。因此.人及其生活就是哲学与科学赖以存在的惟一可能的本体依据.因而也是哲学与科学的惟一本质。反之,只要离开人的存在.哲学与科学就会异化.就会神化。哲学与科学作为人脑的产物.本身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就具有认识必然的自由本质。这就决定了哲学与科学的根本目的、根本价值和最高宗旨始终是为了人类的自由和解放。  相似文献   

4.
超越与创新     
一、超越是教育的本质特性“人依赖着自然,却又在不断地否定自然,人以自我为中心,却只能在他物中去实现自我;生命是有限存在,人却永在追求无限;人受制于必然,同时又在享受着自由;人未走出自然存在,却能够超越自然的限定”这就是人和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实  相似文献   

5.
曹聚仁的《鲁迅评传》初版于1956年,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人”的而非“神”的鲁迅形象,摆脱了同时期大陆鲁迅传记写作中的“神化”倾向,曹聚仁自然成为上世纪80年代末期之后“人间鲁迅”写作范式的寂寞先驱和最早开拓者,《鲁迅评传》成为鲁迅传记“去神化”写作范式的发轫之作,其贡献不容抹煞。  相似文献   

6.
“学术为何要自由?”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自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就奠定了“为知识而知识”的理性传统,从而为学术自由提供了合法性根基。然而,近代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负效应,使这一合法性根基不断受到质疑。学术自由固然是基于追求真理的逻辑必然,但是知识或真理本身并不构成“学术为何要自由”的充分论证。学术自由的终极目的不仅仅在于追求知识或真理,而是为了人的自由。从人的自由本质出发,我们可以推演出一条清晰的逻辑线索:自由是人存在的本质与目的;学术作为人类通过知识获得解放的一种最有力的手段,其目标与人的自由本质一致。…  相似文献   

7.
中圆鲁迅学史是一个“鲁迅映象”与“鲁迅本体”不断悖离的过程,同时也是前者向后者不断回归的过程。选种悼离体现为两种神化:“公神化”和“私神化”(情绪性的私神化和学理性的私神化);两种丑化:基于政治功利的丑化和基于个人功利的丑化。其中最需引起深刻反省的是学理性的私神化研究,选种倾向已使鲁迅研究再次陷入困境。研究者必须在精神上完成对鲁迅的祛魅,才有突破困境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政治历史和政治神话中的“王者”、“核心”即是被神圣化的政治象征人。神化对象存在四种分析类型,时空隔离是神化的基本法则。政治象征人的历史演绎逻辑反映了政治变迁和政治特性,因而也是社会—政治过程的持久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今日网络上的教育叙事之风,用风起云涌谓之难免有些夸张,但越来越多的教师正在被人引导着或自主地参与其中却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叙事是什么?叙事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这在中外久远的文明史上和教育发展史上都可以找到其印痕鲜活的影子。在人类还没有文字记载之前,各民族往往就有了神化传说。神化不是现实生活的写实作品,它是人类祖先以大自然、人、社会为观察对象,通过人特有的想象为视角,用“虚拟”的超自然的神化故事“解释”现实。随着人类认识自然能力的加强,神化成为人类文明前期的特有现象和文化财富,除了后人继承其故事并作为研究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材  相似文献   

10.
人与自然的“自然关系”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发展哲学的两大中心主题。人同自然的关系不过是自然同自身的关系,人理应与自然达成和谐一致,超越人对自然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征服与被征服的两歧逻辑;同时,自然又是人本学的自然,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又是人与自然的“自然关系”的特定反映。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视为一个有机统一整体,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两大关系相互指称、密切相联,没有自然人无以立足,没有社会人无以显现其本质,人类社会史与自然史本质上是一个统一过程,没有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合理解决就不可能有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解决。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合格人才,今天所谓“合格”人才已不是过去那种陈旧的内涵,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的人才才是“合格”的。因此,继续教育日显重要,而教师的继续教育更是关键之所在,搞好教师继续教育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独角兽》中主人公汉娜从一个普通人变成独角兽,再由独角兽变成一个普通的“真人”直至死亡的发展过程入手,来分析她究竟是一个“善”的使者,还是一个虚伪的假“上帝”,并借此来探讨默多克在其带有宗教色彩的伦理道德哲学及形而上学哲学的形成、发展、进化中,她的关于“上帝”与“善”的观点的排斥、相融与统一。  相似文献   

13.
人文主义是基督教精神融合古希腊文化形成的对待人的态度.人文主义关注人,尊重人,肯定人的现世生活,但并不否定上帝,对抗宗教,排斥精神道德和正常的宗教生活.将"humanism"译作"人本主义"是错误的.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中的人文主义表现出"乐观--失望--回归"的变化轨迹,但是始终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战争小说对于兵器和武艺的描写常常与人物形象的塑造相关联,具有程式化、夸张化乃至神化的艺术表现倾向。从兵学文化的视角看,实际上呈现为兵学文化的物化形态和某种审美仪式。  相似文献   

15.
“语文”的阐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天赋"的"语文"是指人天生具备、获得的语言本能。作为"素养"的"语文"是指人在言语实践中逐渐习得、学得和内化的一种综合语言素质。作为"学科"的"语文"是一个系统培养综合语言素质——理性和艺术地运用母语的素质——的逻辑体系,它所强调的是应该"学得"。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人们面对的是全新的和不断变化发展的职业、家庭和社会生活。若要与之适应,人们就必须用新的知识、技能和观念来武装自己。终身教育强调人的一生必须不间断地接受教育和学习,以不断地更新知识,保持应变能力,其理念正好符合当前时代、社会及个人的需求。本文认为,高校教育可以通过多专业学习和回校重修等措施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对知识的理解、驾驭和应用,以及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这不仅有利于受教育者,对学校和社会也有很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17.
猪神崇拜随着万物有灵和图腾观念而产生,并成为原始宗教崇拜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猪形神的职能也不断发生变化。从猪形神的具体职能来看,其核心职能是降雨,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相关职能,所对应的则是农耕民族祈求丰产的愿望。  相似文献   

18.
"人"是法学研究的基本范畴之一,传统的中国法律在价值取向上重权力、轻权利;重国家利益、社会利益、轻个人利益,造成现实的中国法制重"物"不重"人",事实上,不仅仅文学艺术在塑造着人,法律也以其特殊的方式塑造与培养着人。法的历史就是不断对"人"的设计、塑造与培育的历史。法学关于人的主要课题可分成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法律人是法学的研究切片与假设,法律人具有其独特魅力与价值,也有其缺陷需要弥补。从现实的人到现代化的人到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反映了从当前到未来社会的一段漫长的过程,与此相应,法学研究目标按其实现程度可分为现实目标和终结目标。  相似文献   

19.
托尔斯泰的《谢尔盖神父》开篇即是主人公命运的戏剧性转变,从此"转变"便作为中心题旨贯穿全文的始终。小说中,谢尔盖神父经历了两次身份转变:一是由军官到神父,二是由神父到普通人。身份的转变伴随着其精神的蜕变,是他由注重生命的外在形式逐渐回归到建构内在信仰的过程。在整个"转变"中,谢尔盖神父经历了为一己的动物的人而生活、为人世间的光荣而生活、为上帝而生活的人生三境界,完成了不断超越客体化生存窠臼逐渐走向内心成圣的艰辛历程。以主人公谢尔盖神父从身份到信仰的多重转变为切入点,深度剖析其不断"虚己"的精神历程,从而把握作者渗透其中的"托尔斯泰主义"之"道德的自我完善"的精髓。  相似文献   

20.
各类院校虽都在不断加强对计算机类人才的培养,但也难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最终供需矛盾。就此话题,本文将主要从本科教育与"软件资格"考试相结合,从学生的兴趣着手、计算机初级知识体系建立及中高级知识系统的完善等方面来展开论述,以更好的探讨计算机类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