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古代名人过年,各具雅兴,他们留下诸多趣话趣闻,颇为后世所传诵。唐代诗人高适,在寄旅他乡时,除夕之夜喜欢作诗以感叹时光的流逝。他那首《除夕作》便是咏春节诗中的上品;"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唐代以苦吟著称的诗人贾岛,每逢除夕,都要取一年之作置诸案头,焚香叩首,然后酹酒虔诚而祝曰:"此吾终年之苦心也。"借此总结创作经验,企盼新的一年能写出更多、更好的诗来。  相似文献   

2.
科举考试据说始于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到清朝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多年。古代文人参加科举考试时,出现的逸闻着实不少。  相似文献   

3.
嘉人 《老年教育》2011,(10):56-56
苏轼与芡实 宋代大文豪苏轼虽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但在六十高龄时仍红光满面,身体健壮,精神矍铄,才思敏捷,这与他学习中医、研究养生之道有关。  相似文献   

4.
我们过年啦     
春节(Spring Festival)是我国的传统节日(traditional festival),在古老的传说(ancient legends)中,我们的祖先(ancestor)就已经开始过年(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了。农(Lunar calendar)腊月三十被称为除(watch night),  相似文献   

5.
我们过年啦     
春节(Spring Festival)是我国的传统节日(traditional festival),在古老的传说(ancient legends)中,我们的祖先(ancestor)就已经开始过年(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了。农历(lunar calendar)腊月三十被称为除夕(watch night),不管有钱没钱,家家要买年货  相似文献   

6.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中提到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这个成语后来被用于形容读书勤奋。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很多,有不少传为佳话。最著名的有凿壁借光,断齑划粥,画荻教子,囊萤映雪,刺股悬梁等等。  相似文献   

7.
一凿壁借光 汉朝人匡衡小时候学习很勤奋,但是他们家里很穷, 连蜡烛都买不起,一到晚上就无法学习。他的邻家有烛, 可是烛光又照不到他们家。匡衡就凿穿自家的墙壁让邻 家的烛光照进来,就着微弱的烛光苦读。同乡有一大户人 家,家里有很多藏书,匡衡就去他们家帮佣,而且不求报 酬。主人感到奇怪就问他缘故,匡衡说:"希望得到您家 的书让我读个够我便于愿足矣。"主人感叹,就把书借给 他。最终匡衡终于成了大学问家。  相似文献   

8.
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已经历了一千多年,其间关于考试的趣闻也不少。唐朝名人温庭筠出生在山西,他的祖辈是闻名于唐朝政坛和文坛的双料牛人——温彦博,在政坛一直混到了宰相,在文坛则成了一代著名词人。  相似文献   

9.
有些古代名人的名字很有讲究。这里笔者试解几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郭炜 《高中生》2012,(8):60-60
对联算得上是一种风雅的文字游戏。文人雅士们常以此抒情励志、针砭时弊,有时也用来开开玩笑,嘲弄他人,对出一些“骂人”联来。这类对联读后常让人心头大快,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11.
在古巴过年     
曾锴  王昊 《神州学人》2013,(2):18-19
“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这句诗道出了无数游子的心声。对于中国人来讲,春节是亲朋欢聚的日子,除夕是合家团圆的时刻,“爆竹声声辞旧岁,瑞雪纷飞迎新年。”此时此刻身处海外的我们,也包起饺子,贴起春联,在一片喜庆中过起了别有风味的中国年。我人生中有5个春节都是在古巴度过的,在古巴过的中国年,令人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2.
华夏俗信宗教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其有极大的功利性和实用性,普通民众可以不是某一正信宗教的虔诚信徒,但并不妨碍他们借用历史名人创造新的神灵来满足行业之需。中国的行业神,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行业祖师神,另一类是行业保护神。  相似文献   

13.
东晋诗人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喜爱读书。他写了一首《杂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展。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  相似文献   

14.
曹卫华 《初中生》2011,(7):29-29
曾有记者问美国伟大的科学家富兰克林:“你怎么能做那么多事呢?”富兰克林笑了笑,说:“你看看我的时间表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15.
铭,原是古代人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后人或者叙述功德的文字,后逐渐演变成一种文体——“座右铭”。据栽,我国的“座右铭”最早见于南朝粱代时编订的《昭明文选》中的《座右铭》一文中。古代文人喜欢将“铭”放在座位的右边,于是称为“座右铭”。由于“座右铭”能给人启迪和鞭策,增添信心和勇气,所以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雅士给我们留下多式多样的“座右铭”,读来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16.
同学们的作文,总体上说不是太好,但就部分而言,不少文章却写得相当精彩,令人深受感动.如有篇《除夕之夜》,写除夕晚上看电视引起的一场冲突:晚上八点,正是电视体育频道“春节奉献”的“足球之夜”,作者是足球迷,哪能放过这个好节目!可是这时正是爸爸妈妈最喜欢看的“春节联欢晚会”.怎么办?作者来个“先下手为强”,吃了晚饭就“一个人抢先坐到电视机旁”.  相似文献   

17.
《辅导员》2014,(8):14
正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的大书法家。他从小喜爱写字,据说平时走路的时候,他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划破了。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当时的人都把他写的字当宝贝看待。一天,王羲之路过集市,看见一家饺子铺门口人声喧嚷,热闹非常。尤其是门旁的那副对联,分外惹人注目,上面写着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十个字,横匾上写的是鸭儿饺子铺,但是字却写得呆板无力,缺少功夫。王羲之看罢,心中暗想:这样的赖字,也配写匾?又一琢磨:经此过不去,知  相似文献   

18.
郭炜 《高中生》2012,(24):60
对联算得上是一种风雅的文字游戏。文人雅士们常以此抒情励志、针砭时弊,有时也用来开开玩笑,嘲弄他人,对出一些"骂人"联来。这类对联读后常让人心头大快,忍俊不禁。唐朝著名诗人李白从小就聪明伶俐,14岁时,已在家乡小有名气。有一年春天,有个姓胡的乡绅过50大寿,宴请全城富户名流,也请了李白。胡乡绅略通文墨,见李白年纪轻轻,却不拘礼法,便想当众出他的丑,让他收敛一点。他指着墙上李白戏对胡乡绅  相似文献   

19.
李白戏对胡乡绅唐朝著名诗人李白从小就聪明伶俐,14岁时,已在家乡小有名气。有一年春天,有个姓胡的乡绅过50大寿,宴请全城富户名流,也请了李白。胡乡绅略通文墨,见李白年纪轻轻,却不拘礼法,便想当众出他的丑,让他收敛一点。他指着墙上的一幅画让众人看,画上有一个老神仙,怀抱一只大酒坛,睡在石岩上,不知是喝醉了还是睡着了,坛口朝下,酒正往外流。胡乡绅对李白说:"听说贤侄才华横溢,老夫这里有一上联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了11位古今中外的名人,以他们的成就和经历说明了他们与图书馆的关系。一方面,图书馆因他们而闻名于世,另一方面,他们也充分利用了图书馆丰富的文化资源,成就了他们一生的伟业。今天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从这些名人的经历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在现代化的图书馆建设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