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南宋心学家杨简把道德伦理赋予人之本心,他以"毋意"即不起意、不动乎意为基础构筑其文学思想:在内容上,文学作品是本心之所发;在表现上,文学作品应以质素为本;在风格上,文学作品应当庄敬中正。杨简把文学与人心直接联系起来,赋予文学庄严的使命。但他把本心善性与文学技巧绝对对立起来,也体现出心学家对文学所持有的偏见。  相似文献   

2.
杨简是心学派解易的代表人物,但其解易并非"象数事物,皆在所略",杨简时时以象释经,以爻位解经。本文试图透过杨简用五行解说"黄裳元吉"、"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等文,说明其用五行释易的方法和体现于其背后的心学旨归。  相似文献   

3.
杨简是心学派解易的代表人物,但其解易并非“象数事物,皆在所略”,杨简时时以象释经,以爻位解经。本文试图透过杨简用阴阳解说“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至于八月有凶”等文,说明其用阴阳释易的方法及渗透和体现其中的心学主导特质。  相似文献   

4.
学界普遍认为,王阳明为心学发皇者。而阳明之所以将心学发挥到极致,与陆九渊、杨简心学思想的启拨有密切关联。阳明继承了陆九渊对经典的态度、对“心”的理解、对“格物致知”的认知、对“知行”关系的解释等四个方面思想,同时也吸收了杨简关于“心”、“意”、“道”以及六经等四个层面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宋瑞敏 《文教资料》2009,(28):139-140
教育民主可以提升教育的价值.实现人的生命意义,推动社会更加健康地发展。本文从道与器的关系上把握教育民主及其和合问题.以期唤起人们对它的总体关注.指出在推进教育民主的进程中我们既不能陷于传统的空谈形而上.导致道器的剥离.进而导致道的变质,又不能忽略道——民主的精神,使道之不道、器之不器.  相似文献   

6.
杨简的《大戴礼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代以后,雕版印刷术的推广应用,使藏于中秘、靠抄本有限流传的<大戴礼记>得以普及,对它的研究也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高潮.朱熹与杨简可谓代表.与朱熹相比,杨简对<大戴礼记>多持肯定态度.他将<大戴礼记>放到儒家思想特别是心性思想的语境中加以关注,提升了<大戴礼记>的思想意义.杨简的<大戴礼记>研究主要体现在其<先圣大训>中.但<先圣大训>最大的特点不在文字校正、训释,而在以圣言张目,以经典注我.尽管如此,<先圣大训>有关<大戴礼记>的研究对后来者仍有影响,如清代孔广森作<大戴礼记补注>、汪中作<大戴礼记正误>即多有征引.  相似文献   

7.
杨简主张废《毛诗序》,这和他心学思想的理念是紧密关联的.因为他主张“本心”“道心”“无邪”之心具有普遍的意义,故而反对《毛诗序》解诗的历史化;因为他主张人的“本心”直指,故而反对《毛诗序》“支离”的解说,提倡“通言”的解读;因为他主张“本心”先天性的存在,故而反对《毛诗序》的“美刺”说.  相似文献   

8.
传统儒学一般认为道既可从本体上说,亦可从生成论上说,器则是从形而下层面来谈的.船山认为道是器的规律性所在,是生成论角度的道,道本身并非本体意义的道,器则是道的外在化体现;道器乃一体两面的东西:"两面"是指道、器,"一体"指的是"物",即道、器表现为"物"的两种类属性.从形而上层面来说,道、器、物的形而上属性均表现为一气.船山所重构的道器关系表现为:据器而道存、无其道别无其器,器道相须不离三层次.船山道器现业已实现了对传统道器观的价值开新.  相似文献   

9.
尹建强 《广西教育》2015,(7):123-124,151
孔子并不排斥器,孔子看轻的是仅以己身供人用,则我身仅如一器,无道可言,己与道不是合为一体,而是己与道隔绝分离。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君子不器,而仍贵其能为一大器,己与道之合为一体,其义在此。孔子之道,进则以政治为业,退则以学术为业,道须臾不离己身,孔子用道行道之志坚,然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不得已删订诗书以讲道传道。  相似文献   

10.
孔子并不排斥器,孔子看轻的是仅以己身供人用,则我身仅如一器,无道可言,己与道不是合为一体,而是己与道隔绝分离。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君子不器,而仍贵其能为一大器,己与道之合为一体,其义在此。孔子之道,进则以政治为业,退则以学术为业,道须臾不离己身,孔子用道行道之志坚,然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不得已删订诗书以讲道传道。  相似文献   

11.
隋文帝杨坚上台后,进行了一系列礼乐文化方面的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排斥前朝北周的礼乐文化,转而学习和借用北齐、南朝的礼乐文化。在改革的过程中,杨坚主要任用南朝投降的文人、士大夫进行改革。考察杨坚改革的动机,不难发现杨坚并非因为对汉文化的热爱而进行改革,而是以维护自身统治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2.
作为<战国策>中的名篇,<邹忌讽齐王纳谏>历来为人所称道,但多论述其劝谏的艺术性,对其主题思想则少有问津.主题思想是对儒家政治思想的演绎,邹忌是一个具有儒家思想的贤臣形象.但从现存的历史史料来看,邹忌本人是一个多面人物,在论本中被典型化了.  相似文献   

13.
崔玮崧 《海外英语》2014,(7):167-168
The sublime,which is designated byaesthetics,arouses various studies and discussions on literature and ethical fields within philosophy.  相似文献   

14.
《花间词》与《草堂诗余》在明代广为流传,清初依然是文人作词所取法的对象。纳兰性德对"花间草堂"的继承与创新,使得他的词"纯任性灵,纤尘不染"被誉为"国初第一词手"。他的文学活动最频繁的时期正是阳羡派渐趋衰落,浙西派还未形成鼎盛局面的时期,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他应该成为继陈维崧之后的词坛盟主。  相似文献   

15.
韩非的"道理论"是在道、物二分的世界观框架内,特别将"理"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提出来并以"理"为中介,以"圣人"为依托,在先秦道论的发展大势中,诠释道与物之间的存在、生成关系,将"道生万物"转换成了"万物自生",完成了先秦道论的本体化转化。进而在"道理论"的框架之内,在先秦名辩思潮与"正名"语境中,将"物"分为"名"与"实"两端,借助"因循"思想与"形名"之说,阐发了具体的认识、实践手段。  相似文献   

16.
启功先生的治学以通贯的文化教养为背景,涉及广泛的学术领域,并渗透了特有的艺术气质.无征不信、见解通达、文贵明白、不强为说,是其治学的基本原则.有教无类、不悱不发、尊重学生个性、教学相长,是他一贯遵循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7.
对汉译佛经《修行本起经》与其异译本《过去现在因果经》的某几组词语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某些词语在词汇史上的活跃期及其发展演变,同时可以看出,汉译佛经也促进了汉语词汇的双音节化。  相似文献   

18.
"倒"与"却"的交际功能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词"倒"与"却"的区别使用,留学生常常难以把握。本文通过收集150多万字的口语和书面两种语料,比较分析1591句含有副词"倒"与"却"的语句,从凸显焦点的性质、凸显焦点的位置、凸显焦点的反射域,及其关联方式和语体选择等方面,对这两个副词在交际功能上的异同,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