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大学生迷恋网络聊天可以看出他们表达自己情绪情感的能力和获取友情和爱情的能力存在很大的不足。大学生情感能力的缺乏是我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重“教”轻“育”的结果。为了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高等院校要切实加强班主任工作,同时实行导师制,有针对性地开展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2.
戴和英  刘蓉 《家庭教育》2004,(5B):23-23
纲要点击。新《纲要》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认知训练”,轻“情感熏陶”;重“竞争”,轻“合作”,“合作学习”往往只注意到形式却忽略了效果.我们必须从轻“情感熏陶”到“知”、“情”统一,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变“竞争”为合作,注重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从“封闭”走向开放,强化语文同各科教学、同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郑晓江 《中国德育》2007,2(7):32-34,60
中学生一般都面临着青春期的困惑,而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在给他们带来一定充实感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我们进行“中学生生命教育的对谈”,目的是想让更多的人关注处于人格塑造重要时期的中学生,关注他们在读书、升学、情感、人际关系、人身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以求寻找到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格雷·切普曼博士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把每个人内在情感需要的外在表现称为“爱的语言”,它是指人们用自己外在的言谈举止表达内在的情感需要和个性特征。根据孩子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内在情感需要,可以把他们划分成五种不同的“爱语”持有者,父母可以根据孩子不同的“爱语”表现来回应他的需要,用你的爱心充满孩子的“爱箱”。“爱语”之一“肯定言词”的孩子喜欢父母的赞扬和肯定,从中获得满足和动力,也从中学会赞扬和肯定他人。当我们把对孩子的认同、尊重和接纳通过语言真诚地表达出来时,孩子就可以获得自信心和自…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语文教学需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可见情感目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这就要我们的语文教学紧扣情感之弦,让课堂飞扬激情,使学生在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审美愉悦中受到美的,陶、情的升华,为他们的一生打下精神的底子。  相似文献   

7.
写作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过程。完成一篇文章 ,往往需要经历“双重转化”,即“客观事物→反映→观念 (情感 )”的第一重转化和“观念 (情感 )→表现→文字 (文章 )”的第二重转化。写作中生动的语言、鲜活的形象源自生活 ;形象地表现生活 ,而不是刻板地介绍生活 ,源自多方的积累。课文作为一批例子 ,无疑是我们实现“物→意→文”双重转化的极好范本 ,是我们生动表现生活的极好借鉴。记叙文中写人 ,往往是为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及性格特点 ,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时间、空间里 ,生活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因此 …  相似文献   

8.
“声情并茂”是声乐教师常挂在嘴边的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重“声”轻“情”的现象。究其原因,许多教师觉得学生大多是在发音方面问题多,应把重点放在训练掌握发声方法与技巧上,待有了一定的声音基础,再谈情感表现也不迟。把“声”与“情”割裂开来,这实际上偏离了声乐艺术的本质特征,有悖于音乐教学的目的。   表情性是音乐最本质的艺术属性之一。如果把节奏比作音乐的“骨骼”,把旋律比作音乐的“肌肉”,那么情感则是音乐的“灵魂”。声乐演唱如失去了“灵魂”,则技巧表现就无意义。我国传统民族声乐演唱历来强调…  相似文献   

9.
《语课程标准》“评价建议”部分指出:“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突出语课程评价的整体.陛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素养。语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呈现出许多新的教育特色,情感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教师在教学中所体现的情感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的情感是影响教学的主要情感因素。在实施过程中,情感教学也产生了许多误区,如对情感教学含义的误解导致情感教学形式化、“重智轻情”导致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不一致、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的缺失等。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应正视情感教学、正确理解和运用情感教学,使其真正服务于教学。  相似文献   

11.
朱正湖 《文教资料》2006,(35):60-61
青年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在他们不断成长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其急功近利的心态和表现,即:重文凭职称,轻真才实学;重一官半衔,轻一线锻炼;重个人利益,轻奉献精神。必须通过“导”、“压”、“树”的方法,帮助他们端正思想态度,自觉投身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之中,教书育人两付重担一肩挑。  相似文献   

12.
写作有着自己的特殊规律,遵循规律才能抓准写作教学的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语课程标准是这样来表述写作这一概念的:“写作是运用语言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素养的综合体现。”如果从认识论的观点看。任何章的写作,都要经历“双重转化”的过程。一是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即作的头脑转化。认识主体真实地、本质把将客观事物化为观念或情感。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由“物”到“意”,即从“客观外物”到“主观情意”。这一重转化是基础、是前提,如果没有这个转化。就不可能形成主体的认识。也就谈不上写作。二是认识主体的观念或情感向字表现转化,将头脑中所获得的观念或情感转化为书面言语,亦即由“意”到“”的“外化”。从“主观情意”到“章载体”的转化,这是关键环节。没有这重转化。观念依然是观念。情感依然是情感,永远不能成为章。郑板桥谈画竹时说“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相似文献   

13.
吴敬敏 《广西教育》2007,(11A):43-44
何谓“生态型美术课堂”呢?简单地说,就是焕发出学生的生命活力的美术课堂,即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充分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使他们乐于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使情操得到陶冶,审美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人格得到发展,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  相似文献   

14.
情感教学充满了教师对学生的爱,这是师德的核心,是搞好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很多教育学家都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爱护他们,时时处处表现出对学生的期待、信任和鼓励。这就体现了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即“期待效应”、“情感效应”,也就是“爱的效应”,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信任和热爱,并...  相似文献   

15.
作为音乐教师,应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深入挖掘出音乐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采用“输液灌滴”、“潜移默化”的方法,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体验和表现,从而在情操上接受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得到启迪。  相似文献   

16.
现代高校德育育人效果不理想有着诸多外因,但“知识化”倾向则是使其自身面临困境的更为根本的诱因。重道德认知、轻情感培育,重灌输说教、轻主体自觉,重德育“专修”、轻课堂延伸,“知识化”德育导致的严重后果是大学生“知德”与“行德”的割裂。  相似文献   

17.
情感是一种心理因素。它不是客观事物属性的反映,而是主客体关系的反映,是客体能否满足主体需要引起的主体内在体验。情感的两极表现就是“爱”和“恨”。文学创作(写作)的内在动因是情感冲动。没有情感冲动的作家,是很难写出感人的作品来的。当代学生生活在幸福年代,他们见多识广,可谓“阅历”丰富。可一旦要他们写作文,大多数人又觉得没有什么可写。其实这正是情感缺乏的表现。说白了,就是情感淡漠。对世间万物缺乏“爱”和“恨”的情感,缺乏对人生的思索和感悟的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当今许多文学青…  相似文献   

18.
《天津教育》2014,(21):F0003-F0003
近年来,天津市第五十七中学实施“融情教育”,在高中课程改革中既重课堂又重活动,呈现出“课内轻松愉快,课外多姿多彩”的教学面貌。 一是打造情感体验课堂,让学生在师生情感的流动中学习新知。  相似文献   

19.
情知互动教学的“知”是指认知,“情”是指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的心理因素。情知结合教育就是从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出发,把情和知两个客观过程统一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实施品德、智能、情意统一的教育。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重认知,又重情意,以情促知,以知促情,情知交融,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一、积极创设情景,培养学习兴趣我们教学的对象是一群群天真烂漫、单纯可爱的孩子。他们有着属于他们年龄特点的生活、学习经历。对于他们所熟悉的人物、事情及环境等因素,他们就会表现出强烈的热情与兴趣,都会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反…  相似文献   

20.
甲午战后中国知识分子的民族主义情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甲午战争后,中国知识分子民族主义情感的表达极为复杂。在救亡图存的运动中,一些知识分子表现出了一种被称为“反中国感”的思想情结。他们逆乎“时尚”,对“民族”乃至“爱国”的宣传持激烈的批评态度。这种现象是由知识分子意识和潜意识的不同关怀决定的。在潜意识的层面,他们是诚挚的民族主义者;但是在意识层面,他们的“世界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关怀却又异乎寻常。这一差异决定了他们在思想上力图超越民族主义,在感情上却始终割不断与“民族国家”的联系。最好的办法当然莫过于寻求鱼与熊掌兼得。中国知识分子未能做到这一点。但他们为此所作的积极探索,在近代思想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