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智力资本理论对知识员工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艳娟 《情报科学》2005,23(2):175-178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或智力资本已成为组织创造价值的投入要素和核心资产。但在公司管理实践中明显存在一种“知识悖论”,即公司认识到知识的战略价值,但却没有战略性地来管理知识。本文对如何协调企业智力资本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从而实现“一致性”方面做了一些基础性工作。文章首先介绍了企业智力资本的一般理论;然后总结了知识员工的需求特征;第三,探讨了不同层次的智力资本管理;最后给出了知识员工管理的一个简明框架。  相似文献   

2.
浅析知识资本评估的指标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资本(IntellectualCapital)已经成为表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新的生产要素。那么,如何评估企业的知识资本,以便对它进行有效的管理,为其带来价值增值,是现代企业面临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本文通过对知识资本的概念、特点和结构的分析,认为知识资本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应该立足于对在企业运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知识资本流量-即知识资本各组成部分内部以及相互之间转化关系的衡量一,为知识资本的评估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建雄  兰红  毛赣鸣 《现代情报》2006,26(12):15-18
概述知识资本理论;阐述图书馆知识资本结构;阐述图书馆知识资本管理的主要因素:知识本身管理、知识资源管理与知识资本管理;图书馆知识资本评估;图书馆知识资本的经营;图书馆知识资本的增值及其对知识资本所有者的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4.
国外知识资本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知识资本理论的提出为理解企业的知识创新、知识传递、知识利用和知识保护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本运营与资本管理的新变化,将传统的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物质资本和非物质资本、帐面价值和市场价值以及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等多对概念统一在知识资本概念中,有效地说明了人力资本与结构性资本之间的互动关系,改变了以往企业财务与会计无法科学评估知识、技能等无形资产的局面,从而为企业选择正确的经营方针和发展战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科技成果的资本性、商品性与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知识已成为重要的资本 人类社会经历了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和200多年的工业社会发展,现知识社会已初露端倪.知识社会是一个以知识为核心的社会,知识社会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在整个经济生活中知识不仅和土地、劳动力、机器等物质因素一样成为直接的生产要素,而且在一定范围内成为更重要的更为直接的生产要素,知识不仅取得了资本的形态,而且成为主体资本或主体资本形态."知识资本"已成为企业最重要资源,有知识的人成为社会主流.谁拥有知识,谁就能牢牢地把握发展主动权.现发达国家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值已超过70~80%.技术的不断创新已成为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唯一资源.  相似文献   

6.
社会资本及其在知识链中的作用   总被引:67,自引:2,他引:67  
本文在分析社会资本理论的由来与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社会资本的概念和特征,界定了不同创新组织在知识流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知识链,分析了知识链中的社会资本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社会资本在知识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徐颖  刘娜 《情报科学》2006,24(6):935-939
知识资本是通过创新性智力投资而获得价值增值的资本,企业人力资本是知识资本的重要类型和组成部分。本文以知识资本为视角,探讨了企业人力资本的含义和分类,重点构建了企业人力资本个体的定价模型,对企业知识资本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建立企业知识理论 促进企业知识资本运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柯平 《情报科学》2002,20(1):4-8,34
以企业知识理论为基础,本文讨论了促进企业知识资本运的几点具体措施,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分析国内外基于不同学科背景的知识资本管理模式及其存在的局限性;其次,基于知识资本理论、质量管理理论、过程管理理论,提出了知识资本存在于企业就如同质量存在于企业,知识资本管理就如同质量管理,是动态过程管理假设;第三,基于上述假设,构建包括知识资本创造、固化、评估以及知识资产价值实现四个关键子过程的知识资本过程管理模式,以期为我国企业实施知识资本管理描绘一幅线路图;最后,以江苏省电力设计院为例,分析上述管理模式的实际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10.
知识型企业的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知识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和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知识已成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和创富的最关键资源。尤其是对知识型企业而言,如何通过持续的知识创造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已成为企业最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在综合分析知识型企业知识创造的途径和障碍的基础上,结合社会资本理论,进一步阐述,知识型企业应该通过构建良好的社会资本来提高企业的知识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1.
《科研管理》1999,20(6):1
本文应用知识资本理论对东南大学与无锡小天鹅集团的产学研合作方式进行了讨论,认为高校和企业合作经营工程研究院是目前环境下产业资本和知识资本相结合,共同推进技术创新的可行选择。  相似文献   

12.
建立组织内部社会资本、外部社会资本和知识创造之间的理论模型,并以山东省698家企业为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结论,内部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有正向的影响,外部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有正向的影响,内部社会资本与外部社会资本之间存在相互关联关系,为企业通过提高内部和外部社会资本提升知识创造能力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3.
知识转移视角下企业组织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资本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为如何获取、转移和有效利用隐性知识,以及如何影响技术创新方式的选择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在分析组织资本和隐性知识转移内涵的基础上,利用知识转移和技术创新等相关理论,分析了企业组织资本对不同来源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作用;并对企业组织资本以及组织内、外部隐性知识转移如何影响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建立了三者的假设模型并提出理论假设,为进一步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爱丽 《科学学研究》2010,28(4):591-596
建立了组织内部社会资本、外部社会资本和知识创造之间的理论模型,并以山东省698家企业为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结论,内部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有正向的影响,外部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有正向的影响,内部社会资本与外部社会资本之间存在相互关联关系,为企业通过提高内部和外部社会资本提升知识创造能力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知识资本理论对东南大学与无锡小天鹅集团的产学研合作方式进行了讨论,认为高校和企业合作经营工程研究院是目前环境下产业资本和知识资本相结合,共同推进技术创新的可行选择  相似文献   

16.
韦文辉  黄继征 《情报科学》2003,21(10):1061-1063,1083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已成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本文从分析知识资本的概念及特征入手,着重分析了知识资本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作用及有效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7.
基于知识资本的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海霞 《情报杂志》2005,24(12):113-115
知识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保持持久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在知识资本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知识资本与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联系,探讨了有效管理知识资本、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8.
企业知识资本投资与知识资本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科学技术和市场全球化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正在到来,知识资本正在成为企业绩效和价值的驱动因素。中国企业的知识资本投资,如企业信息技术(IT)投资、企业研究与开发(R&D)投资、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T&D)投资等,正在得到企业的加强。本文将从理论上给出知识资本投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合理解释,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验证知识资本投资对企业绩效的贡献作用,从而增强企业管理者对知识资本投资的信心,以加强知识资本投资及管理。  相似文献   

19.
梅小安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2):210-212
企业知识资本具有知识和资本的双重性质,是以知识形态存在和运动的资本。它是和一般资本集成共同促进企业价值增值的。本文对企业知识资本与资本嫁接集成的环境条件进行了分析,进而认为企业知识资本与资本嫁接集成的契合点在于其共同的价值增值性,契合的载体是知识,契合的方式和手段是以知识为核心的创新。契合点的分析对于企业正确系统地认识和运用知识资本与资本的关系,迅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知识资本循环中的知识转移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毛赣鸣  王建雄 《情报科学》2006,24(10):1451-1455,1460
本文运用知识资本理论分析图书馆知识资本结构要素,探讨图书馆知识资本循环规律,从而揭示图书馆的知识转移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