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注释的形式有三种:一是眉注,即在一篇文字的上方作注;二是夹注,即在文字中间作注,或用括号标示,或用小号字指出;三是脚注,即在一页文字之下或一篇文字之后作注。从功能上看有三种注释:一是提示性注释,主要交代文章出处,简介作者,或提示时代背景,概述作品主要内容,或解释题意,点明主题思想。二是诠释性注释,主要注释字音、词义、句意。三是说明性注释,如交代引文出处,介绍词句中涉及的人物、事件、地名等。其中,诠释性注释是主要部分。要理解注释的内容.重要的词义,还应在理解基础上加强记忆,不断积累、丰富词汇。了解…  相似文献   

2.
细读香港     
香港是个谜,尤其是对于我这样一个在计划经济模式下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人。我那"钢性的思维",在这"动感之都",常处于应接不暇以至头晕目眩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细读自己     
夜深了,我独自端坐在蓝色的书桌旁,书桌上有一面镜子,那是面长方形的台镜,正好照着我的脸。看着镜子里那张熟悉又陌生的脸,我不禁怀疑他是不是自己。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问着自己。你是个软弱的人,当流氓敲诈你时,你居然撒腿就跑了。一个同学的声音在我耳边浮现。他是个自私的孩子,只顾自己学习,对班级发生的事从不关心。老师的声音飘然而至。我是个冷漠的人,当同学们积极为灾区捐旧书时,我却一本书也没捐。我真是这样的人吗?可为什么……记得每年都有歌咏大赛,我们班年年都拿第一。比赛那天,他们穿着白衬衫黑西裤打着红色的领带,整齐地站…  相似文献   

4.
细读法     
细读法是指教师为深层领会作者匠心 ,从而对重要语段或精美语段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细细咀嚼的一种阅读方法。它包含对词语、句子含义、句式特点、修辞手法、朗读技巧、结构层次、观察角度、描写顺序、情感基调、意境氛围等多层面的揣摩、品析 ,力求从简约的文字材料中捕捉丰富的信息 ,开掘更多的美点和亮点。本文仅以《济南的冬天》第三段为例 ,谈谈如何运用细读法进行阅读。一、读词将语段中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或出现得较多的具有特色的某一类词圈出 ,然后加以品析 ,领会遣词的妙处及美感。譬如这一语段中出现的“青黑”、“白”、“暗黄”…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实例,从正音、解义、推敲字词三方面阐述了如何从细读语言角度细读古诗词,从一个角度反映了文本细读在初中古诗词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师:同学们,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脍炙人口的词写于47岁,被认为是苏轼词的代表作。现在请大家集体诵读一遍。(生齐读)[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吴亮 《学语文》2011,(1):79-79
在当前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不少老师把新颖的教学形式放在一堂课准备的首位。而把教学内容居于次要位置。甚至有的老师把教学形式是否“奇”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新课堂的标志。商品的外包装虽然可以吸引买家的眼球。但它永远不能取代商品内容的实质,也就是说包装纸再漂亮好看,  相似文献   

8.
细读出精彩     
金肖肖 《考试周刊》2014,(11):26-27
细读文本会给传统备课带来崭新的思想,是一种备课理念上的更新。它将引领教师进入备课的新境界。细读文本能明白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之别,细读文本能知道表现生活和发现自我之别,细读文本能体悟到幽默反讽和诗性抒情之别。细读文本,将成就教师的语文人生。  相似文献   

9.
细读更有味     
语文教学中,阅读和理解是不可或缺并且环环相扣的两个重要环节.通过阅读进而理解文章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那么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真正深入地把握文章的意蕴和内涵,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呢?本文就从聚焦课堂中的语言细节来探讨这一话题.  相似文献   

10.
朱光潜先生在《美学》里有这样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这里把"走"换成"读",就变成了文本细读的定义:慢慢读,欣赏啊。在课堂教学中,首先需要语文老师从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的释读入手,细致分析文章的表达手法、修  相似文献   

11.
情感体验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标志。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由于缺乏情感体验,始终游离在语言文字之外,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为此,我们特编发这组文章,与广大教师共同探讨,以期优化我们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2.
余秀华是1970年代出生的荆门最优秀诗人,也是在“民间”有着广泛影响并逐步走向全国的诗人。她的诗既是古典的,又是现代的;是阴郁的,也是明亮的;是愤怒的,又是温婉的。这里主要探讨她的诗歌与传统的关系,尤其是与《诗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是老师和学生、编者、文本的对话;也是学生和老师、编者、文本的对话。要完成这些对话,老师就必须尊重文本、认真研读文本,领会作者的心思和编者的用意,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表明教者的立场,把握学生的思想走向。  相似文献   

14.
作文细读间     
这篇文章标题非常新颖,它突出辩证思维,重点写“铭记”与“忘记”二者的关系。一般同学入手时会写成在不同情境下的取舍,判其主次,写得公平清楚,总想一锤定音。这种“正确的废话”充斥在我们中学生的写作中。而从话题中提炼出美感来,上升到文  相似文献   

15.
16.
伍火震 《学语文》2011,(2):19-20
细读文本关键在潜心涵咏,涵咏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语文教育的前辈叶圣陶说得好:“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提醒我们对文本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每一个字都不能轻易放过,要细细体会它们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披文以人情”,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自己的心灵为触角去探索另一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心灵世界,从而产生一种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互动。  相似文献   

17.
听周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因为他的教学内容准确而实在,且安排得精巧又轻松,这都源于他纯正的语文理念、精细的文本解读和巧妙的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18.
章梅香 《学周刊C版》2011,(1):208-208
文本细读,用朱光潜的话说,就是“慢慢走,欣赏啊!”你走马观花,囫囵吞枣,蜻蜓点水,那怎么成?你首先要有一种从容的心态,不急不躁,不温不火,慢慢读,慢慢品,慢慢嚼,慢慢赏,那才能读出味道来。文本细读不仅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也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文本细读是对教师言语智慧和精神境域的一种修炼。通过文本细读,我们的精神触角将会变得越来越敏感,越来越深刻,越来越诗意。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本细读实在是升华自己的过程。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文本细读呢?  相似文献   

19.
目前学生使用的工具书很少解释文言词义,我们就要求学生把课本注释当作“工具书”来用。并且在教学文言课文时,注意指导学生看注释、用注释,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首先我们告诉学生,注释中的翻译有直译与意译的区别。直译能做到字字落实、句句交代,但有时在语气上难以同上下文连贯。意译语句通顺,但往往不能字字落实。  相似文献   

20.
细读要用心     
徐金金 《家教世界》2013,(8X):56-57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突出"细读"这一环节。细读有利于学生发掘文本的内涵与意蕴,引发语言的敏感,理解文本的行文思路。本人认为在阅读中要培养学生的三心:虚静心、分辨心、体悟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