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春 《考试周刊》2014,(76):47-4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的语言发展和语文学习运用能力直接关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语文教学对于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往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魅力,在语文课堂上能熟练运用语文知识,既有规范性又有生动的感情融入其中,让学生对启蒙小学语文教育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张菁蓓 《文教资料》2009,(33):140-141
文章作者从语言学科的本质出发.从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个方面分别谈了教学语言的重要性:教师运用丰富的教学语言的表现力,建构多功能的语言运用平台,培养自身浓厚的文化底蕴.使语文教学的语言呈现出感情与理性完美结合的质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情感的语言特色营造理想的教学语境;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课堂教学语言的优化是学生最好的学习资源;富有特色的教学语言是成功的语文课堂的必备要素。  相似文献   

3.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会运用,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营造浓厚的英语氛围,开发利用各类学习途径与资源,为学生搭建舞台,开展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综合实践运用中学会表达思想,在语言交流中不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一、整合教学资源,创设语言实践的"硬"环境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丰富多彩的课程资  相似文献   

4.
教师要还原语文教学本色,必须强调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让阅读教学语文味更加浓厚。引领学生感悟语言的趣味、情味、韵味,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情感得以激发,智慧得以生成,细品语文的趣、情、韵之味。一、强化语言训练,品语文之韵味阅读教学要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语文教学的旨归是掌握语文知识,习得语文能  相似文献   

5.
课堂激励语是教师最基本的语言信息载体,教师课堂教学激励语的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激励语的作用不可小觑,科学合理的激励语言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效益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6.
课堂中激励性语言指的是教师为激励学生而进行的即时的、即兴的、即地的、瞬间的课堂评价语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手拈来的精彩评价语言。实则是教师浓厚文化底蕴和教育智慧的结晶。这种评价语言如果应用得好,即可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又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有的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巧用、妙用皆可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清平 《甘肃教育》2014,(24):107-107
正导入是师生学习新课之前的活动,是教师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方式呈现新语言的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成功的导入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明确学习内容,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快速进入角色,接收新知识,实现教学目标。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导入的形式要多种多样。在教学中教师能经常运用的导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  相似文献   

8.
<正>体态语言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体态语言又称身体言语表现、动作语言,体态语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借助体态语言,能让自己的表达更加直接。体态语言更直观生动,能感染学生,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体态语言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时一个赞赏的目光,一个微笑,都能成为学生进步的精神力量。教师要积极使用体态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进而  相似文献   

9.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运用生动的语言、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0.
正体态语言亦称"人体示意语言"、"身体言语表现"、"态势语"、"动作语言"等,是人际交往中一种传情达意的方式。它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会"无声胜有声"。在英语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创设情景,注意挖掘教材中可用体态语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师生交流,提高教学效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一、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1.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富有成效的教学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一堂成功的课,需要教师善于运用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强调语言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动态学习过程,学生要学会用英语做事情。并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它要求教师能做到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语言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是最为重要的参与者。而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的语言学习成效关键因素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动机策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能改善学生在语言课堂上的学习效果。通过采访对教师在实际课堂中运用的动机策略作调查,并通过问卷和统计的方法分析从学生的角度对教师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动机策略的看法。试图能从结果中得出一些给商务英语教师的启示和对商务英语教学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方式与手段,不断刺激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让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的语言文字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日记的形式灵活,内容多以日常所见为主,也可以抒发心中所感,比较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正确引导学生坚持日常的日记写作,既能锻炼学生对所学汉字的掌握能力,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小学生写日记的兴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有效促进语文课堂的丰富性,让学生对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情境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被越来越普遍地运用,其能够创建浓厚的课堂教学情境氛围,最大化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水平。而小学语文学科重视学生思维发展,对教学语言环境要求极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契合该特点。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首先,呼唤人文精神。语文教师作为传承祖国文化的人,根本责任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文化素养和有文化气质的人。怎样履行这一神圣职责呢?笔者认为:其一,语文教师自身要积淀一定的人文底蕴,就是要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若能厚积薄发,自然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其二,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言教学。“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的感受、涵咏、领悟、运用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灵动,品味语言的气韵,提高学生学习语言与运用语言的能力。其三,语文教学应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情感是…  相似文献   

16.
<正>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广泛运用,带来了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契机,彰显出了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取得的教学优势,而倍受广大教师的青睐。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普遍运用,无疑为原本抽象枯燥的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更能显现出语言学科的特色,更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参与动机,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英语语言水平的全面提高,这正是提  相似文献   

17.
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学习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被人们理解和接受。教师若能把呆板的语言同生动的情境结合起来,产生动感和美感,无疑会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正如布鲁姆所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重视创设英语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呈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实现语言的感知、理解、内化、运用,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会探索、会学习、会运用英语。  相似文献   

18.
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学习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被人们理解和接受。教师若能把呆板的语言同生动的情境结合起来,产生动感和美感,无疑会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正如布鲁姆所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重视创设英语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呈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实现语言的感知、理解、内化、运用,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会探索、会学习、会运用英语。  相似文献   

19.
如果学生缺少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学好英语的难度会较大。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营造浓厚的英语氛围,使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来学习英语,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是实现师生教与学的最常用介质,教师通过恰当地运用能激发学生学习情趣,能引领学生质疑问难,能熏陶感染学生做文化人,能丰富学生理性思考,拥有睿智头脑。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通过注重教师运用语言的“四性”“三味”:规范性、准确性、生动性、趣味性,文化味、乡土味、哲理味。学生在教师语言的引导下、激趣中、评价里得到成长,让学生通过课堂这一平台,在师生交流中、生生互动中提高他们的文化涵养、修辞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