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双务合同具有双方当事人对待履行的性质,双方的履行义务互为条件,为保证双方当事人履行合同的对等性,防止单方面不履行合同,《合同法》规定了“同时履行抗辩权”、“后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三种抗辩权,抗辩权制度从法律上最大限度地平衡了合同双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论同时履行抗辩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时履行抗辩权是合同履行制度当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司法实践中忽了这一规则的运用,使许多正当使同时履行抗辩权的被当作违约对待。在实践中如何正确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对于维护交易秩序、保障交易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的《合同法》确立了抗辩权制度。这是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一个进步。它对于保障交易安全、维护守约方利益和社会信用、分清违约责任、及时解决合同纠纷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如果先例抗辩权过于随意,势必造成许多应履行的合同履行不能,从而违背抗辩以制度的立法宗旨,因此,研究抗辩权限制的问题,不仅对于民商法理论研究,而且司法实践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抗辩权限制的法理学依据、我国合同法对抗辩权的法宝限制和自由裁量中的抗辩权限制三个方面,对合同履行中抗辩权限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了减少交易风险,新的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可以依法采取自救方式行使执辩权,根据不同的情况抗辩权分为同时履行抗辩权、先改造抗辩权、后改造抗辩权。  相似文献   

5.
《商洛学院学报》2015,(3):93-96
在物业服务合同的履行过程中,抗辩权的不当行使可能会给公共环境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从物业服务合同履行中抗辩权的表现类型入手,分析物业服务合同履行中滥用抗辩权的弊端以及我国法律规定的缺陷,提出规范物业服务合同履行中抗辩权行使的措施,旨在对解决实践中频繁发生的物业纠纷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对同时履行抗辩权的行使条件、适用范围的规定过于粗疏,造成了司法实践中对同时履行抗辩权制度理解和运用上的困惑。文章在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对相关重要理论问题探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修改《合同法》第六十六条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合同法》规定的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除了已明确的同时履行抗辩权以外,必须确立异时履行拒绝权,将后履行拒绝权与先履行拒绝权包括在内,由此涉及当事人互负的债务具有牵连性和对价性,并且适用于当事人互负的债务分别属于主给付义务和附随义务、主债务和从债务、可分之债和连带之债的不同情况,当事人的实际违约和预期违约都与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抗辩权是确保双务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从而得以正确履行合同,维护交易秩序的一项制度,对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的异同作了一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针对巨额电费拖欠问题严重影响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及正常的供用电秩序,本立足当前电力市场的发展现状,论述如何通过依法行使不安抗辨权,有效降低电力经营风险,确保供用电合同的全面正常履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有效合同和无效合同、实际履行与适当履行、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及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等方面分析了合同违约方的不同表现形式,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释明权的行使能帮助当事人根据自己的真意进行诉讼,但也可能造成对当事人处分权的侵犯。因此,释明权的行使应当遵循相应的原则和具体要求,这样,才能使法官在诉讼中能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实现诉讼效率的同时,维护诉讼的公正。  相似文献   

12.
新合同法对不安抗辩权的规定,在包括行使不安抗辩权的主体、事由、效力和后果等五方面。将它与大陆法系和我国原有合同法中的相关规定比较,不难看出,有诸多完善和改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不安抗辩权是我国合同法确立的一项全新的合同履行制度,它既借鉴了大陆法系不安抗辩权规定的精华,也吸收了英美法系预期违约制度的合理性。其构成要件有四条,即:要有基于同一双务合同产生的具有对价关系的两项债务;合同的履行要有先后顺序;后履行方有不能履行或可能不能履行的法定情形;后履行方不能履行或可能不能履行的法定情形须出现在合同成立后。它的法律效力为中止履行合同,恢复履行或解除合同,但权利人应负有举证责任和通知义务。在司法实践中,正确适用不安抗辩权应注意对方有丧失或可能丧失债务履行时的证据收集;注意“合理期限”的界定与适用;注意不安抗辩权与违约责任请求权的竞合。  相似文献   

14.
我国新合同法关于合同解除权的行使、限制、效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完备之处。合同解除权行使要规定具体通知方式 ,限制要有法定时间 ,合同解除有否溯及力要区分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5.
2 0世纪的最后 10年 ,是我国电信业发展速度最快却受批评最多的时期。这 10年电信业在网络规模上超过日本直逼美国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 ,大约从 1997年开始 ,取得如此辉煌成绩的电信行业 ,却受到了媒体和消费者的许多批评。最主要原因是电信企业至今仍然没有认识到 ,它与电话用户之间是一种纯粹的合同关系。双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应当依据法律的规定产生 ,而不是依据一方的意愿所产生或发生变更  相似文献   

16.
“知情权”是民主与法治发展的产物,其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我国的法律制度对“知情权”却存在着规范供给缺乏、理论支持乏力的重大缺陷。文章试对传统“知情权”的概念进行重组,并提出知情权和知政权两项宪法性权利。进而,从知情权和知政权与隐私权冲突的角度进一步讨论,相应的提出解决冲突的原则、办法以及有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无权处分入手,结合我国的合同法,探讨无权处分中的几个问题,追源溯流,重新认识无权处分行为的性质、后果和善意取得这一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及其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8.
合同解除权主体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法通过强制实际履行的合同,一旦出现一方拒绝履行的情况,其解除在所难免。《合同法》第94条“有权解除合同”的“当事人”应理解为“合同各方当事人”,如此,并不必然损害交易安全;相反,更为节省社会资源,也更为实际。  相似文献   

19.
章就《合同法》颁布之后,我国法学界对于赠与合同撤销权问题引发的争议进行了剖析,同时对具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目的性赠与合同以及赠与合同任意撤销权之责任承担问题存在的立法缺陷提出了修订与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由身份到契约运动的展开,各国刑事诉讼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将契约因素纳入其中,建立了辩诉交易与刑事和解制度,并将其作为案件处理的主要模式,从而使刑事诉讼出现了契约化的倾向。当前,我国社会同样面临着由身份向契约的转变,因此需要将契约因素纳入到刑事诉讼中来。同时,为了克服辩诉交易与刑事和解制度所存在的弊端,我国刑事司法应将两种契约予以一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