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唯我独尊,唯我独行,不把家长、同学、老师放在眼里,这是当前不少孩子中存在的心理弱势.如何教育孩子孝敬父辈已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看过<红楼梦>的人都对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辱舌,不肖种种大承笤挞”那回书有深刻印象.贾府从老祖宗史太夫人到下人仆妇,都对贾宝玉娇纵得无以复加,直惯得贾宝玉小小年纪就"在外流荡优伶”,"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贾政却企图用棍棒打掉儿子的"不肖种种”,结果当然是打的白打,挨的白挨了. 为人都要做父母,孝敬老人是做人的根本条件,也是中华民族故有的美德之一."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禽兽尚且如此,何况人乎.历代有典范事迹者多不胜举.<亲尝汤药>的故事就是讲的汉高祖刘邦的第三个儿子刘恒,在未登帝位时被称为代王,尽心侍奉孝养生母薄太后,一点没有倦怠之意.母后病了三年,刘恒忧虑得夜间不敢合眼安睡,常常衣不解带,所进汤药,都要亲口尝过.他的仁孝之名,传遍了天下.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通常被认为是由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行为、生活、情感交流等方法,对幼儿实施的教育。即家庭成员被互相影响的一种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3.
家里订了一些报刊杂志,每天早上,都会有人陆续将报刊送到我们家。一个周末的早上,屋外下着小雨,女儿不经意地对我说,“妈妈,那些送报纸的为什么还没有来?”我突然敏感地察觉到,女儿的言语中有一种让人感觉很不舒服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王建 《家长》2010,(6):30-32
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孩子,但为了孩子将来能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从一些小事开始,让孩子学会等待。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的孩子应该“学会生存”、“学会共处”。而在现实的学习活动中,许多孩子不会“欣赏”老师、同学,他们往往一发现同学、老师的缺点就指指点点。例如,“XX的身体肥肥的。像只小狗熊。”“我们的美术老师鼻子很勾。像一只猫头鹰,以后就叫她猫头鹰老师好了。”  相似文献   

6.
陈静 《陕西教育》2010,(12):20-20
二十多年的班主任生涯.我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必须加强德育教育.必须要让我们的学生从小学会尊重与感恩.首先应该让学生学会感恩。因为“感恩”是尊重的基础。在道德价值的坐标体系中.坐标的原点是“我”.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一切的关系都是由主体“我”而发射。  相似文献   

7.
人生不能没有等待。在等待中,孩子会逐渐明白:世上本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没有信手拈来的幸福,所有的东西都要靠自己付出艰辛去  相似文献   

8.
陈潇潇 《小学生》2011,(6):54-55
每个人都有获得尊重的心理需要。教育和培养未成年人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尊重未成年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受封建传统的影响,有的教师对于未成年人的教育,习惯于采取“自上而下”的灌输和强迫方式,缺乏对未成年人应有的尊重,忽视了受教育者的真实感受。最后实际教育效果始终不理想,甚至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9.
儿子放学后,我照例问:“儿子,今天上学感觉怎么样?”儿子没有往日的兴高采烈,面露受冤屈之相。我感觉有问题,于是追问:“儿子,怎么回事呀?”儿子没有回答,反而“哇哇”地大哭起来。看来果真有事,让他先哭吧。等儿子哭得差不多了,我接着问:“有什么事,可以告诉爸爸吗?”儿子略平静了,说:“爸爸,今天我被老师整了。”“整你了?怎么一回事呀?”我接着问。“爸爸,今天上数学课,我做错了一道题,老师说我是班里最笨的孩子。”说完,儿子又开始哭起来。原来如此,儿子是遭到嘲笑了,伤了自尊心,怪不得这么委屈呢。如何劝导儿子呢?我陷入了沉思——在任…  相似文献   

10.
白红玲 《成才之路》2013,(17):15-15
孩子上到五六年级,突然发现变化很大:个儿头高了,与家长的交流少了,或说话不耐烦,表现出反抗的情绪,或闷头不吱声,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出来,不合群,不让大人看他们的日记,媒体上有的孩子甚至离家出走,有的甚至做出过格的事情,留下不可弥补的遗憾。  相似文献   

11.
《家庭教育》2008,(3):37-37
广西南宁一家长来信说:我孩子11岁了,家庭作业要催促,自己房间不知道整理,连书包也乱糟糟的……我也常提醒他学习要自觉。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好,要学会承担责任。可他依然老方一贴,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2.
《生活教育》2009,(7):23-23
在本次陶园之春“教人求真、学做真人”奖的评选中,我收到了家长写的有关孩子的优秀事迹,其中有一篇文章很让我感动。那是一位爸爸写了孩子的三个事例。其中有两个是孝敬的事例,第一个是事例——爸爸你冷吗?  相似文献   

13.
陈美妮 《山东教育》2005,(30):60-60
首先,要蹲下来,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只要蹲下来和孩子一样高,努力地倾听,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才能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还记得在一次户外活动时,欣欣小朋友跑过来神秘地告诉我“:老师,我刚才在听蚂蚁唱歌呢!”我当时哑然失笑,刚想反驳说“蚂蚁怎么会唱歌呢?”还没说出口,已经被欣欣拉到了草丛边,望着他那充满兴奋的小脸蛋,一副渴望被认同的表情,我想起了《纲要》中曾经说过的“:要善于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善于把握时机”。于是,我蹲了下来,用充满好奇的口气说“:是嘛,让我也听听看,好像真的在唱歌呢!”欣欣很高兴,许多小朋友都聚集了过…  相似文献   

14.
爸爸出差一个多月,今天终于回来了。元元高兴极了,缠着爸爸要礼物。爸爸打开箱子,拿出了两个礼物盒,元元高兴地打开来看,一个娃娃和一堆替换的娃娃时装。没有等爸爸妈妈允许,元元打开了另一个,这里也是一个娃娃,一堆娃娃衣服。元元高兴地对爸爸说:“谢谢爸爸,知道我喜欢娃娃,给我带了这么多。”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教育》2008,(4):12-13
青岛一位家长来电问:“我的女儿已经10岁了,可还像幼儿时一样,有什么东西都想独占、独享、不许别人动她的东西。这可怎么行呢?请问有什么好办法改变孩子吗?”  相似文献   

16.
从2005年到2014年,联合国将在全世界推广“教育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什么是“教育为了可持续发展”?其核心内容就是四个“尊重”:尊重他人——包括当代人和后代人,尊重差异性与多样性,尊重环境,尊重我们星球上的资源。尊重是人与人彼此之间的一种修养。  相似文献   

17.
张骄 《今日教育》2007,(11):39-39
公交车上, 镜头一:孩子准备给老奶奶让座,被妈妈甲制止.并悄悄对孩子说“傻瓜,自己坐好”。  相似文献   

18.
柴田 《家庭教育》2011,(10):44-44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目,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过节时,人们除了参加各种文娱活动,还要开展各种敬老活动。1989年,国家确定重阳节为“老人节”,这不但是老人们的节日,也是家庭成员对老人尽孝道、表爱心的节日。  相似文献   

19.
尊重孩子     
尊重是每一个人的基本需要,尤其是孩子正处于人格发展的基础阶段,我们应该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学会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荨重他们的人格,尊重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从而合理运用生成性资源来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20.
石墨清风 《家长》2014,(2):23-26
同事小张曾经在网上给我留言,那严厉的措辞仿佛是对家人的斥责。她说她的老公脾气暴躁,与孩子关系紧张,夫妻很难达成教育理念的一致,孩子的问题也非常多。有一次,孩子交了白卷,老师找这位小张深谈了一次,她进一步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