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乌托邦社会主义”的译名试予商榷。柏拉图和莫尔均主张:知识渊博的“哲学王”、“贤人”治国,通过选举产生官员;私有制是社会弊端的根源,应予废除。莫尔对柏拉图的政治思想作了传承式的发展。柏拉图和莫尔两人社会观的基本方向和品格也各有异同。  相似文献   

2.
柏拉图被人们称为西方早期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他认为教育要及早开展,早到从胎儿时就开始施教,并主张儿童出生后立即由国家进行各项公共学前教育。柏拉图的早期教育思想是一个丰富的体系,涉及到0-6岁儿童教育的各个方面,这对当今的早期教育仍然有极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明朝中后期杰出的思想家李贽提出了“因其时,用其术”的治国思想,他激烈地反对封建礼教,封建等级,反对因循守旧理论,提出了因性牖民,人人平等,安民养民,因时制宜的治国从政主张,李贽的治国思想直到今天仍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治国是做为一种技术而被中外古代思想家所重视与研究。治国思想是一种治国技艺的系统总结的化形态。儒家的“治国思想”与柏拉图的“治国思想”是不太相同的。集中表现在儒家强调“人治”,柏拉图崇尚“法治。”中国儒家在治国,君权问题的思维上,神化王权,缺少辩证,有些僵化,陷入形而上学唯心论泥坑。  相似文献   

5.
人们研究孔子时很少涉及他的法律思想,实际上,他的思想中包含有大量丰富的法律因素方面的知识,如主张德治、德威并用、刑罚适中、先教后诛、富而后教的法律思想等,仔细分析并加以总结,对今天我们所提倡的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德法并重的治国方略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治国是做为一种技术而被中外古代思想家所重视与研究。治国思想是一种治国技艺的系统总结的文化形态。儒家的“治国思想”与柏拉图的“治国思想”是不太相同的。集中表现在儒家强调“人治”,柏拉图崇尚“法治。”中国儒家在治国、君权问题的思维上,神化王权,缺少辩证,有些僵化,陷入形而上学唯心论泥坑。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多数学认为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法治理论的首倡,而柏拉图则是人治论的代表。事实上,通过柏拉图一部通常为人们忽视的作--《法律篇》中所体现的法律权威等重要的法律思想,可见柏拉图晚年已由主张人治转向主张法治,《法律篇》中体现出的法律思想是法治理论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8.
老子和柏拉图政治思想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和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对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他们在政治主张、理论依据和历史作用诸方面却存在很大的差异,并由此影响着东西方不同政治体制发展的方向和模式。  相似文献   

9.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其一生致力于救国救民,但却终生不得志,因而有《理想国》问世。此书反映了作者的治国理想,由于他当时生逢乱世,古老的法制与社会道德遭到极大的破坏,所以他认为治国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恢复以前稳定的社会秩序。虽然思想有些保守,但却是有着巨大的实际意义,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是作者治国理想的第一个方针。  相似文献   

10.
荀子是先秦原始儒家中的集大成,他将先秦儒家的治国思想发展得较成熟:在关于礼的认识上,他提出“隆礼”、“重法”;在民本思想上,他主张“富民“、“平政”;为了规范君臣关系,他主张“尽君道”与“守臣道”。  相似文献   

11.
苏格拉底看到了当时雅典民主政制与它具体表现形式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雅典公民的政治与法律素养难以保障真正民意的产生,要确保雅典政制的顺利运行,需要把政冶决策权集中在极少数有专业治国知识并通晓统治之道的人手中,因此苏格拉底主张建立一种“精英治国”或“专家治国”模式。如果把他的政治思想落实到政治实践中来,可以看出他政治思想中的极权倾向,他理想中的统治者可以说就是一个极权的君主。  相似文献   

12.
一在西方文艺理论史上,柏拉图是第一个提出文艺要以社会效用为标准,主张艺术为政治服务的人。柏拉图这一思想的提出,完全从他的政治需要出发,表现出强烈的功利主义和实用性。因此,对他这方面理论的研究和评价,必须建立在洞察当时的历史现状和他的哲学思想以及政治理想的基础之上。在柏拉图的思想体系中,文艺思想是由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派生出来的。这正同文学思  相似文献   

13.
明朝中后期杰出的思想家李贽提出了“因其时,用其术”的治国思想,他激烈地反对封建礼教、封建等级,反对因循守旧理论,提出了国性牖民、人人平等、安民养民、因时制宜的治国从政主张.李贽的治国思想直到今天仍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理想国》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代表作。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阐述了他的主要教育思想,例如,重视学前教育,主张国家控制教育,终身教育观,注重幼儿教育,倡导男女平等教育等等。  相似文献   

15.
柏拉图与数学汤彬如赵粤民柏拉图(前427—前347)是古希腊哲学家,他出身于奴隶主贵族家庭。公元前387年,他在雅典城外创办了学园,以后发展成为柏拉图学派。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是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念论。他主张,理念是独立于个别事物和人类意识之外的实体。永恒...  相似文献   

16.
哲学王柏拉图的《理想国》,可谓是一本热情洋溢的执政宣言书和计划周详的治国大纲。然而,我们站在2l世纪的门槛上,必须用一种全新的目光和观点对这位伟大哲学王的主张进行审视和反思,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所用。  相似文献   

17.
《老子》和《四书》屡屡谈论治国方术,集中表达了儒道两家的治国思想,由于儒道两家的思想体系不同,各自的思维方法与思想意境差异较大,从而治国安邦的方略各表一枝。儒家的理论核心是仁,在政治领域体现为“仁政”。道家的理论核心是道,主张清静无为。儒道两家在国治之标准,如何治国等问题上均有歧见。无论儒家,抑或道家,其治国思想都具有中国上古时代的农业化思想的落后性,儒道治国思想的差异性又统一于共同的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论古希腊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主张国家控制教育古希腊教育思想是在两个不同类型,即雅典和斯巴达的教育实践中孕育而成的,它们都把教育作为一种工具。斯巴达的教育制度是为国家培植战士,而雅典则是“为国家造就适合战时需要的以及承平时日的公民。”因此,古希腊人非常强调国家控制教育,注重培养当权执政的人才。苏格拉底、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等人都很重视教育对于维护与巩固奴隶主统治政治的作用,因而把教育工作看成是国家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苏格拉底认为,只有学识渊博而具有“善德”的人,才能把城邦治理好。因为真正的统治者是“那些懂得怎样统治的人”,因此,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治国人才。他还指出,在处理政务时,应该听取“有专门知识的人的意见。”如何使有才能的人能当权执政是他探讨的是最主要的问题。他这种专家治国的观点后来被柏拉图发展为培养“哲学王”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依其正义现建立的"理想国"在其本质上就是一个在正义原则指导下的"和谐社会".对和谐思想的历史追问为我们充分理解和谐范畴并进一步深刻领会柏拉图的和谐思想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柏拉图首次将"和谐"思想引入治国安邦的层面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其和谐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个人和谐、灵魂和谐、社会和谐.柏拉图的和谐思想对我国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依其正义观建立的“理想国”在其本质上就是一个在正义原则指导下的“和谐社会”。对和谐思想的历史追问为我们充分理解和谐范畴并进一步深刻领会柏拉图的和谐思想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柏拉图首次将“和谐’’思想引入治国安邦的层面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其和谐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个人和谐、灵魂和谐、社会和谐。柏拉图的和谐思想对我国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