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挪威的森林     
白云 《成长》2006,(1):33-33
小高是在高三那年从外省转到我们学校的。她是个书虫,尤爱武侠。当我们如火如荼地在各自的书山题海里摸打滚爬时,她却优哉游哉地一套一套租书看,从金庸到古龙,一本也不少。  相似文献   

2.
期待之一:给学生一种精神的支撑在功利化的社会背景下,我们的教育没有了精神,学生没有精神力量的支撑。看一看我们的教育环境吧:影视里身着明清服饰的人们在演绎着“武侠 爱情”的传奇网吧间身穿校服的学生在点击着“灰色 黄色”的侵害;书市上,卫慧棉棉式的放纵在鲸吞着青春不宁的热力。环境文化似乎处于一种缩减的时空中:爱情缩减为性,精神缩减为感官享受,大自然缩减为豪华装饰。当人们为更多的功利所熏染时,很少有人停下来与心灵对话。当人们为各式文化快餐所填饱时,也很少有人去思考:没有精神底蕴和内涵的文化环境会对青少年…  相似文献   

3.
侠客行     
如今,武侠文化,已经成为人文领域一块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武侠精神理应成为我们心中刻骨铭心的一段情缘,也终将伴随我们一路远行。  相似文献   

4.
人格是课程理念中的一个根本方面。我国传统的基础教育课程中的人格是一种依附型人格,当前实现由依附型人格向独立型人格的转型已成为历史的必然。我们应该面向独立型人格的养成进行全面的基础教育课程变革,这一变革主要涉及教育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活动方式和学习评价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教书育人》2005,(9):43-43
当一个人的人格特质表现得过于僵化、不适应,而造成显著的功能障碍或是自己主观上的不舒服时,便形成人格异常的现象。人格异常的人,因其严重度还不到疾病的程度,故过去学者多认为人格异常是介于正常人与精神疾患之间的一种状态。目前看来,人格异常可以分成三大类人格异常疾患。  相似文献   

6.
对“人格”概念的厘定和“人格”概念系统的建构,不仅是我们讨论屈原人格的前提,而且是对日益勃兴的文化人格研究领域中相关学理的澄清。“人格”是一个复合概念,是统合着伦理学、法学、心理学的语义子系统的有机构成,其核心是人格的主体性。当我们面对屈原这样一个史料记载少而又个性卓异、人格复杂的历史人物时,从心理学角度描述和解释其自然个性以及内心冲突,以文本为内证,参之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语境,是从他与自然、社会以及他自身的关系中来考察的,而这应该是一条亟待强化的学术思路。  相似文献   

7.
君子人格是孔子根据他所处的时代设计的一种理想人格,君子人格具有上达仁义、克己复礼、慎言敏行、文质彬彬等基本特征。孔子在培养弟子成为君子时,注重让弟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三省吾身、坚忍不拔,同时孔子也很重视以自身的人格影响、教育弟子。  相似文献   

8.
曹海东 《求学》2004,(6):56-58
天下本无侠。所谓侠,不过是人们自己制造的另外一种法相的上帝。当一个人长大,当他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他又能到哪里去寻找昔日的慰藉呢?就像琼瑶的言情小说是为那些没有恋爱经验的人们特意制造的一个美丽梦想一样,武侠是给那些酷爱浪漫的人创造的一个虚空的梦。但是有时我们宁愿相信这样的一种虚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痴,谁解其中味。”用在这里也不为过。  相似文献   

9.
工具书是我们不会说话的老师。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自己不认识或难以理解的字、词,会影响学生对文章的正确理解,成为阅读障碍,或写作上的拦路虎。许多学生遇到困难时,要么跳过去不理睬,结果是囫囵吞枣;要么向别人求助,养成一种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因此读书要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让工具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0.
《广东教育》2006,(4):58-59
调童:孩子们在读什么书 根据南宁市的一份调查显示,当问到小学生爱看什么课外书时,得到的几乎是标准答案:漫画、脑筋急转弯、神话、作文选。而中学生阅读面要广一些,涉及娱乐、电脑、武侠、游戏、童话、科普、军事、体育、唐诗宋词、校园小说等众多门类。从南宁市14中初一学生提供的112本已阅读书名中,漫画独占鳌头,有31本;魔幻、悬疑、爱情、武侠、校园小说共37本;中国名著9本。  相似文献   

11.
从应变到求变——新时期教师心理素质浅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素质教育成为一种潮流在全国奔涌的时候,当教师的职后培训成为教育发展的普遍要求的时候,为吃饭而教、因无奈而教的教师却普遍存在;不愿倾听学生的呼声的教师仍为数不少:不尊重学生的人格、扼杀学生个性的现象仍时常出现。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一个问题,教师素质成为素质教育的瓶颈,教师素质的提高急需引起高度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苏璃 《成长》2006,(5):58-60
当减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我们对“肥”的定义越来越模糊。又到了一年减肥时,在这一场工程浩大的“减肥”工作之前,我们是不是来看一下专家的建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侠经历了游侠时代、文侠时代和武侠时代三个前后相沿的发展阶段,不同时期侠的人格精神也各具特色.侠文化是对侠的人格精神的积淀和传承,其当代价值在于对中国传统人格的建设性重构.  相似文献   

14.
曹圣龙 《教育家》2004,(1):98-99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他是生而自由的,他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他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他是自己的主人。这种自主意识和自主行为,构成了一个人的独立人格。多年来,当我们习惯性地美化、神化教师职业时,却忽视了为现代教师人格的塑造注入新的营养。  相似文献   

15.
淮阴侯韩信的悲剧令千古叹惋,论述其成因可谓代有异说。然而,当我们对这一悲剧重新予以认识时发现,构成韩信悲剧的要素是多方面的,有封建制度的残酷和封建统治人才观的狭隘,也有其自身的人格缺憾。  相似文献   

16.
知识与智慧:现代教育中的二律背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根本上说,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过向个体传递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促进个体身心发展,使个体社会化,并最终使人类社会得以发展。人无一例外地都渴望接受教育;渴望自己有独立的人格、自由的心灵;渴望一个富有意义的、内容充实的人生;渴望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但往往事与愿违。当我们真正静下心反观自己的教育历程时,有时会发现一切是那样空、那样虚,能够留下来的东西太少太少了。此时,我们会产生一种虚脱的感觉,内心一片空白,并衍生出一种对教育  相似文献   

17.
当大众文化占据了人们的日常和娱乐生活时,如何辩证看待大众文化的利与弊,利用大众文化的娱乐性、消费性和视觉性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武侠影视的精神空间:"天下",武侠影视的行为空间:"江湖",这两个方面来论述在武侠影视作品中如何利用视觉文化因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是研究武侠影片中传统文化元素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今天,大陆新武侠已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武侠“战国时代”,一批优秀的创作以自己的独特体验继续着对侠的精神的阐释和侠的审美的呈现。对他们作品的精心汇编,表现当下对于侠的体悟。在此背景下,北方艺出版社于2006年4月出版了韩云波主编的《武侠新力量排行榜》,选取了12位前沿武侠作家的作品并配以颇有特色的主编点评和读评论,呈现了当下武侠的多样面目。就大陆新武侠较之港台新派武侠的新发展而言考察本书,则在作化背景的丰富性、人物心灵世界的复杂性、本审美价值的多样性三个方面有集中而良好的呈现。但我们也注意到,正如主编本人所言,作品本身的审美价值是入选的最重要标准,整部书的核心甚至可以说就是对作品审美风貌的展现。  相似文献   

19.
儒、道、佛理想人格的融合及其对国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是中华民族最典型的人格特征,以它为主的理想人格成为几千年来各阶层中国人生活的楷模.但是,典型的中国文化本是各据其理,自成体系的,儒崇尚“仁”、“礼”,实行的是内圣外王的大同理想;道家则崇尚自然,宣扬虚净无为,超脱俗世;而佛家则更进一步,要求人们温灭人性,随缘而安,与世无争.其中,儒家思想在历史上又一直是占着文化的主导地位,它所设计的煌煌盛美的理想人格——圣人,理应成为国人人格的主要楷模.事实并非如此,这三家理想人格在历史长河中,经过变更,相互吸收融合,最终走到一起,形成了融三者为一,吸取各家之长的一种人格.这一理想人格深深地影响着几千年来国民人格的发展,形成一种进则儒、退则道、隐则佛,得意时建功立业,失意时亦能自善其身的一种进退从容,宠辱不惊的人格范型.这一典型人格的形成显然是三者融合所致.我们无法从儒、道、佛任何单独一家的思想中找到这样的见证.  相似文献   

20.
论教育中人格观的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格演进历程可划分为依附人格,独立人格和自由人格三个基本阶段。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人格观是一种依附性的人格观,当前在教育中实现人格观的转变,确立独立人格观,已成为社会转型和人的转型的需要,成为历史的必然。要实现人格观上的转变,需注意多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