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焦小芳 《南昌教育》2007,(12):41-41
清晨,五点,她便起床、梳洗,吃早点。六点二十,她从家出发去学校。今天是她值日,她得早到。  相似文献   

2.
李琼珠 《教师》2013,(1):40-40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只不过是一粒粒撒在他们心田的种子。这种子不一定晚上播种。早晨便能吐出嫩芽,需要教育者的耐心,需要教育者的等待。只要我们耐得住寂寞,那种子发芽往往指日可待,说不定哪天就会给你一个惊喜。也许在我们的教育时段里体验不到种子发芽的惊喜,但只要那种子是饱满的,是有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有一则关于“揠苗助长”的成语典故,宋人种庄稼,不按规律办事,缺乏耐心,不善等待,造成天大的笑话。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校长的成熟,从这则典故中我们应该有深刻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高晓荣 《宁夏教育》2009,(7):123-123
教育是培养人,而不是生产人。任何急功近利的做法都如同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从教十多年,遇到过各种情况不同的学生,教育的过程错综复杂,越发感到对学生保持一种等待的心态,应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去年,我刚接五(1)班的数学教学时,班上有几个特别让我头疼的孩子。还没有接这班时早就耳闻他们的大名,被称为班上“死皮子”。最让我费心的是一个学生,我上数学课时,他从来不怎么听讲,也很少能安分地坐在座位上,  相似文献   

5.
陈永 《教育文汇》2009,(9):24-25
放学后,我在办公室正想静静地做些事,班长王书敏气喘吁吁地说:“陈老师,不好了,赵考查、郭凯达、周虎、王浩他们四个在班里搞破坏”。我一听,马上和王书敏急急忙忙走到教室,见一张桌子躺在地上。桌面有明显的损伤,一条桌腿断了。  相似文献   

6.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曾经这样描绘美丽的教育场景:“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她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她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相似文献   

7.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日:‘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这是选自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上》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揠苗助长》,  相似文献   

8.
邓放芝 《教师》2011,(1):25-26
从教多年,当班主任的日子久了,尤其是接班的时间长了,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和他们接触多了,自然会有很多感触。从教以来,我接的班大多是全校的“闻名”班级,比较棘手.比较有“特色”,因此,我被同事们公认为有两把刷子的“接班专业户”。  相似文献   

9.
我急需拷贝资料,于是一边开电脑,一边插U盘,结果U盘没打开,电脑反而死机了。看着我着急的样子,妻子在一旁笑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欲速则不达,开机有个过程,需要等待。”是呀!做任何事情都有个过程,需要等待,才能成功。作为教师,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尤其需要耐心等待!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儿童电视节目中,主持人问孩子们有什么愿望.一个小男孩说:"我要做一个飞行员,带领我的乘客遨游蓝天."主持人问这个男孩:"假如在飞行过程中,飞机突然没油了,你会怎么办?"小男孩想了想,说:"我会跳伞."大家一听全愣在那里,都在想,这个小孩怎么这么自私,扔下那么多的乘客独自逃生呢?一时间,演播厅里的气氛变得很尴尬.  相似文献   

11.
王毓姣 《班主任》2011,(10):42-43
一年一度的校艺术节即将到来。对于高一的新生来说,这是一个展示组织能力和艺术才华的好机会,学生们对此期望很高。周五,我让文艺委员组织一个核心小组来共同制订班级节目  相似文献   

12.
正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写过一篇优美的散文,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看到水田边一片纯白的花,形似百合,却开得比百合花还要繁盛,姿态非常优美,我当场就被那雄浑的美震慑了。‘这是什么花?’我拉着田边的农夫问道。‘这是空心菜花呀!’老农夫说。原来空心菜可以开出这么美丽明艳的花,真是做梦也想不到。我问农夫:‘可是我也种过空心菜,怎么没有开花呢?’他说:‘一般人种空心菜,都是还没有开花就摘来吃,怎么会看到花呢?我这些是为了做种,才留到开花呀!’我仔细看水田中的空心菜花,花形很像百合,美丽也不输给百合,而且有一种非常好  相似文献   

13.
从教多年,当班主任的日子久了,尤其是接班的时间长了,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和他们接触多了,自然会有很多感触。从教以来,我接的班大多是全校的闻名班级,比较棘手,比较有特色,因此,我被同事们公认为有两把刷子的接班专业户。  相似文献   

14.
现在,我们吃着早熟的水果、蔬菜、粮食,看着早熟的明星的表演,阅读着早熟的作者的文字,祝愿自己的下一代在早熟者的行列里名列前茅。也许再过若干年,人世间的万物都将不再拥有童年,童年概念将在人们心中消失。儿童这个词所指的将不过是年龄较小的成年人而已。  相似文献   

15.
《宣武教育》2005,(9):18-18
我发现,摈弃拔苗助长的欲速,坚持瓜熟蒂落的等待,才能如愿以偿。成长如此,创业如此,做其他事情大体亦如此。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国标本苏教版主审沈重予在《实施新课程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报告中曾举了一个例子:一位毕业班的学生非常好动,上课时简直就没有一刻是专心的,成绩也不理想。老师们都很头疼。于是班主任就把这位学生的妈妈叫到学校,告诉她这孩子具有典型的“多动症”,已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了。晚上放学回家,孩子的第一句话就问妈妈:“妈妈.老师怎么说我?”  相似文献   

17.
秦芳 《广东教育》2007,(6):32-32
不经意间,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有个人凑巧看到树上有一只茧开始活动,好像有蛾要从里面破茧而出,于是他饶有兴趣地准备见识一下由茧变蛾的过程。但随着时间的一点点过去,他变得不耐烦了,只见蛾在茧里奋力挣扎,将茧扭来扭去的,但却一直不能挣脱茧的束缚,似乎是再也不可能破茧而出了。  相似文献   

18.
梁木广 《师道》2003,(9):38-39
第斯多惠说: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当然,教育对于学生的唤醒、激励和鼓舞都有着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一个孩子,从他第一天踏进教室,到最后毕业时走出校门,有着一段极为漫长的路。这就比如说一盆刺槐,由种子至嫩苗,再到长出绿叶,再到开出漂亮的花结出甜  相似文献   

19.
这里讲的等,既不是坐在办公室里不闻不问、不管不顾的闲晃悠,也不是人在家里慢慢想,但凭麦子慢慢长的懒汉思想,而是像农民种田一样,要遵循三分伺候七分等的自然生长规律。为何要等?因为育人的过程更像侍弄苗圃,中职学生中有很多孩子很像那发  相似文献   

20.
下午放学,像往常一样,我径直穿过操场,来到校门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