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叔同的歌曲《送别》,采用美国作曲家奥德威的乐曲,选取中国古典文化意象填词,同时也受到日本歌词的影响。这首歌曲词曲交融,独具韵味。本文探求李叔同留学日本时所接受的外国音乐文化熏陶对他后来创作《送别》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徐天维 《教师》2019,(11):127-128
大学音乐采取古典融合流行乃是为了解决大学生古典音乐艺术修养欠缺的问题,有助于逐步夯实大学生音乐艺术素养基础。古典结合流行除了可以尝试在现实流行元素中找寻古典音乐内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外,也可以利用具有过渡性质的跨界形式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借助信息手段实现渗透式教育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音乐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乐者感情的演绎表达和创造,可以说,众多古典、流行、国内、国外的著名乐曲中,每一首都有其背后蕴含的感情和故事,也就是说音乐要有感情和灵魂,才能够很好的感染人们,并长久不衰。在学习音乐过程中,教师就要充分引导学生去理解,去体会歌曲的感情、去感悟歌曲想要表达的内容。因此,可以说,音乐教学其实就是教导学生理解音乐语言,并学会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学习交流过程。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够真正从内心感受到音乐艺术魅力,感受到音乐的美好,并通过长期的熏陶,使得学生的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等其他综合能力都有所提高。笔者主要就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提高中学生的表达能力进行分析和研究,这对中学音乐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设计思路该活动选用优美、舒缓的乐曲,借助丝带的五彩颜色、柔软质地与音乐相吻合的特点,充分表达音乐所体现的情绪、情感,  相似文献   

5.
唐田 《家教指南》2006,(11):24-25
幼儿园教育少不了快乐优美的音乐教育,经过专业培训的幼儿教师都是能歌善舞,带着孩子们唱歌、跳舞、演奏乐器。良好的音乐学习经验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具有特殊意义。音乐具有优异的审美功能,欢快、柔和、优美的乐曲能培养孩子良好的感受性,熏陶优美、安详、高雅的情感,具有美化心境、陶冶情操的作用。音乐还有助于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王兰 《中学生电脑》2010,(8):63-63,67
小学音乐课的教学特点是通过音乐乐曲的美感和歌词中表达的情感来教育、熏陶和启发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操。教师应将音乐艺术的美感巧妙地渗透进音乐课的思想教育中,从而达到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杨海云 《考试周刊》2010,(18):226-227
爱闲斯坦说:“人的想象比知识更可贵。”音乐应该说是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外在表现,这种表现可以抒发人的内心情感和思想情感,可以熏陶人的品格,也可以培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借助聆听来感知音乐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美。  相似文献   

8.
刘雅静 《教育》2012,(18):56
优美的音乐可以带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还能让学生的情感在欣赏音乐的联想中得到美的熏陶,达到陶冶情操、升华人格的目的。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音乐欣赏的审美功能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由美而求真向善,运用音乐欣赏的文化功能来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运用音乐欣赏的教化和心理功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音乐欣赏的这四种功能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完美的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课堂是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而电教多媒体在审美教育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换言之,教师可以用多媒体以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现美,利用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感知美,借助影像资料让学生理解美。  相似文献   

10.
优美的音乐可以带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能获得精神上愉悦和乐趣。优秀的音乐作品还能让学生的情感在欣赏音乐的联想中得到美的熏陶、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升华人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顾吉雯 《广西教育》2013,(37):62-63
器乐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美国当代音乐教育家默塞尔说:“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音乐课程标准更是明确要求学生“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并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2—3首”。有着音色优美、表现力强、简便易学、携带方便等优点的竖笛,深受音乐教育专家的青睐。新音乐课程标准编写的音乐教材在面向全体、贴近学生生活、适当降低难度、加强实践与探究方面做出了巨大改变,特别是提供了许多优美动听的竖笛,深受广大学生与教师的喜爱。学生在竖笛演奏的实践活动中,兴趣得到极大地提升,对音乐理解、表达和创作能力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古筝进入小学音乐课堂,使学生受到民族音乐的熏陶,促进古筝音乐艺术的水平,学生提升民族意识,促进民族音乐的持续发展和传承发展古筝艺术。在教学中,学生对于古筝乐曲的鉴赏兴趣不大、理解不深刻等问题,本文以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研究,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引领学生感受古筝音乐,领略古筝乐曲的情绪与意境,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悠悠中华几千年历史,隔不断博大精深的古诗文对炎黄子孙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古诗词有着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吟诵中我们可以感受古诗词的韵律,表达情感,如果加上唱,用音乐演绎中国古典诗词文化那就更是锦上添花了。音乐课程标准提倡教学的多元化。以古诗词为载体,让学生将吟唱、诵读、表演、创造有效融合,在快乐中学习,领悟  相似文献   

14.
艺术具有多元性,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音乐教师在教学时要不拘一格地将多种元素的音乐欣赏引进课堂之中,丰富音乐课堂教学资源,不断整合教学内容,以此来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使学生接受艺术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也是音乐教学的一种必然趋势。音乐欣赏课可以说是高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板块,学生能借助学习音乐欣赏课提高自己的想象力,还能有效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15.
张正宏 《考试周刊》2013,(97):174-174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节音乐课,乐兴有余而形象感染不足,而一节美术课,静谧有余而活泼气氛欠佳。音乐与美术有密不可分的艺术共性和特有的魅力。音美整合是《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优美的乐曲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的思维,调节学生的情绪;多彩的画面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语言抽象性的理解。本文主要探索音乐美术教学整合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6.
音画结合,视听互补——小学音乐、美术互补教学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斐 《新课程研究》2009,(12):138-139
音乐和美术是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却都是借助情感对学生进行美育、德育的教育。通过优美的乐曲、迷人的画面去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思想情操,让学生在艺术氛围的感染下,调动其积极向上的情感,感受“真”、“善”、“美”的艺术真谛。  相似文献   

17.
在钢琴教学中,学生仅仅掌握了钢琴弹奏技巧是不够的,即使具备了较高的演奏技巧水平,也不能弹奏出优美并且具有感染力的声音。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缺乏钢琴乐曲表达能力,由于这个因素的影响,会使得弹奏的钢琴乐曲缺少生命力,无法打动观众。仅仅是将音乐弹奏出来,却将音乐与观众之间形成一定的共鸣。目前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是钢琴教师教学的重点,本文主要从节奏和音色两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8.
音乐运用音响节奏和旋律塑造着一个个的艺术形象。它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促进他们健康成长。音乐是最富有亲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一种与音乐情境相和谐的环境、气氛,才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音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利用课前十分钟播放一些优美动听、轻松愉快的歌曲或乐曲,如《校园晨曲》《欢迎进行曲》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导入新课时,我让学生随着舒伯特的《小夜曲》、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和《春江花月夜》等舒缓的乐曲,进入音乐的世界。在春天暖洋洋的下午,我就用欢快活泼的《霍拉舞曲》《…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首融合古典与现代音乐风格的作品,通过分析乐曲的音乐特点来理解在肖斯塔科维奇在原有古典写作手法上融合俄罗斯民族音乐以及现代派音乐创作技巧。  相似文献   

20.
在流行音乐泛滥的大环境下,音乐欣赏课上传统的单纯的解说和视听,显得单调平淡,难以奏效。因此,本人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教学实践中来。一、从兴趣入手,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现在的学生对流行音乐接触较多,而对中国民族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知之甚少,甚至连许多作品名称都没有听过,如何使他们对之产生兴趣呢?我是这样做的:在古典乐曲欣赏教学时,以流行音乐为中介,让学生知道、了解古典乐曲。我首先选择了电影《黄飞鸿》的主题曲《男儿当自强》,这首歌学生们都十分熟悉。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