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如果一堂课有着精彩的开头,它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由好奇转化为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尽快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因此每一位教师在导课这一环节中不可轻视,应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2.
要让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很快而主动进入课堂,教师的导课起着关键作用.精彩的导课像歌曲的前奏,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像星星点点的火,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炬.一节成功的课都会有精彩的开头.教师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从而集中精神,积极思维,主动学习.好的导课使教学从教师铺垫转化为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为整堂课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在这谈谈我上语文课的教学导入的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课(也称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旨在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到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行为。导课设计得好,就会迅速“激活”学生,更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导课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让老师讲好一堂课,而是让学生怎样学好一门课,学生的学习是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如果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变成了配角,那这样的教学就是一种失败,因此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努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认真听讲"转化为"认真自学"。一、改变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5.
导课的艺术     
导课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它是教师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第一个环节,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倘若一堂课能取得"开门红",就可以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就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让学习变得有趣、有效、自信、成功.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一名言点出了课堂教学中导入的重要性,导课作为教学过程的开始,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却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的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导课是否有吸引力、趣味性,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效果。根据多年实践经验,下面笔者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导课方法。  相似文献   

7.
粱亚玲 《考试周刊》2014,(8):177-177
<正>创设情境,点燃激情(导课)。这一环节是音乐课高效学习的序曲,其目的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由课外吸引到课堂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学生在音乐课上的学习做好铺垫和准备。导课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们要按照音乐课的特点,结合不同课型选择播放歌曲或视频导入、故事导入、疑问悬念导入、生活事例导入、热门话题导入等多种导课方法,当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教师要根据不同课型选用合适的方法培养学  相似文献   

8.
林丹丹 《考试周刊》2014,(10):35-36
<正>古人作文,常称开头为"凤头",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课堂亦如是。一堂课能否成功,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开头,即课的导入。好的导语就像电影的序幕,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好的导课,能化难为易,引人入胜,激发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为学生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欲望及学习效果,与教师的导课有很大的关系,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要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情绪高涨地走进语文学习的"门槛",课堂导入至关重要。一、寓乐激趣,激发阅读期待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纳说:"学校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1,(20):65-66
导入,就是教师在一节课的开始,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的一小段与所授内容相关的课引,目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够以一种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来。导入艺术,就是教师在进入新课题时,运用有效的方法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并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行为方式。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良好的开端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合适的导课环节能够成功地打开学生的思维,为一堂课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数学课堂中的导入,对于打开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课堂导入的研究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恰当的导入方法,使学生能够以积极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导课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它既是一堂课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教学艺术。新颖、恰当的导入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的目的、要求,为学习新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1.
正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教学也是如此,一堂课的开头是非常关键的,也就是怎样由旧课很自然地导入到新课.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十分重视由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过程-导语,因此,每一位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都要精心设计一堂课的导语,研究导入的艺术性,促使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勇于想象,敢于创新.我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对课堂教学的导课艺术试用了以下几种导课方法.一、开门见山式导课教师上课就单刀直入地告诉学生这堂课要讲的内容、重  相似文献   

12.
课前导人是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好的导人能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能引起学生关注,进入学习环境;能为学习新知识作铺垫,架起新旧知识的桥梁;能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明确将要做什么,进而主动地学习.那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导人新课?  相似文献   

13.
巨杰 《语文天地》2013,(2):34-35
导课是开启新课的金钥匙,导课是一种教学艺术。一堂好课需要一个好的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堂课的开端往往决定整堂课的氛围。每堂课的前十分钟,应是学生精神饱满、热情高涨的时期。古诗文的教学更需要教师运用别具风格的导课艺术,吸引学生的注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分层教学和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创新分层方式,实现由“固态分层”向“动态分层”的转变,避免传统的固态分层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影响,解决传统分层教学过程中难以有效提升同一班级不同程度学生学习能力的问题;创新导学方式,实现由“教”向“导”的转变,解决在自主学习课堂里助学导学的问题;创新考核评价方式,促进教师由“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转变,激发教师教学改革的内驱力,真正做到在同一堂课里让学困生学得更好,优秀生学得更多,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新课寝教学中语文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体现在指导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之中,具体在每一节语文课镦学中,表现在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教师应科学恰切地导好学生的课前学习,课上自主、合作学习,课后的深入探宛学习,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战中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让教学重心由"教"向"学"转移,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主要从构建微课环境、运用多元方法以及科学划分层次等角度阐述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导入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一节课前,教师若能设计出一个新颖有趣的开头,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参与的学习热情,唤起学习的动机,激活思维,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是对该堂课的简单概述,就好比是一首歌的前奏,如果前奏悠扬、动听、气势磅礴,就很容易吸引听众,转移注意力,引人入胜。导入得好与否,不仅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而且直接影响到该节课的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八新课的不同方式,可以用古诗词来导八,也可以用音乐来导入。  相似文献   

18.
1生物导课语的作用   一篇好的文章,有凤头(精彩的开头)、猪肚(充实的内容)和豹尾(有力的结尾).一堂精彩的课也如此.在新课改条件下,一堂课的开场是否有吸引力显得犹为重要.导课语是一堂课的开场白,与常见的演讲开场白相似,这是教师在开始讲授新的教学内容之前,有计划的,精心设计的一段简练、概括性的教学语言,不同的教师设计的导课语千差万别、异彩纷呈.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由无意注意转入有意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尽早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9.
一堂课的导入往往仅几分钟,但却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的环节,正如一场歌剧的"序幕"一样,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以良好的状态进入课堂学习.因此,导课艺术的研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顺利地达成教学目标,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称为课堂教学技能。[1]毋庸置疑,掌握扎实的教学基本技能,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基本前提。蒲松龄说:"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运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技能组织、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从而使课堂教学多姿多彩、生动有趣,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课堂教学技能有导课、讲解、提问、强化、调控、拓展、结课等,[1]客观上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效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