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能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为学习新知起到激情引欲、铺路搭桥、促进迁移、启迪思维之功效。那么应设计怎样的导入过程呢?我以为应做到执奇、趣。快。精。数学知识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各部分知识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旧知是新知的基础,新知是旧知的延伸。因此,新课导入要善于运用知识的正迁移规律,紧密围绕新知的重点和难点,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瞄准新旧知识的"生长,点"而展开,导要导在关键处、核,C处,力求精当。例回、…  相似文献   

2.
<正>1.猜谜语导入法。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具有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的个性,猜谜语导入也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好的导入方式。例如,我在教学学前班《玩中发现》中的"空气"这一主题活动时,"空气"对于幼儿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为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让幼儿理解空气的特点,我设计了猜谜语导入新课,上课  相似文献   

3.
导入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众多导入方式中故事导入备受广大学生喜爱。故事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故事导入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的故事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在欢快的学习氛围中收获知识。因此,本文就初中生物课故事导入进行探析,期望能够为广大生物老师提供教学灵感,提升初中生物教学品质。  相似文献   

4.
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来说,本身适应小学生活就是一个大飞跃,再加上一开始就需要在拼音的学习中煎熬一个月.的确是一件令所有学生、家长、老师头疼的事情。另一方面,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接受着不同的学前教育,有着不一样的基础,我觉得教学导入一定要吸引孩子,尽量让所有的孩子都有一种新鲜感。于是我便决定在拼音教学中采用故事教学法。下面具体举一些例子:  相似文献   

5.
课程教学的导入环节作为课程教学活动的开端,其导入方法和效果对于整个教学过程和学习效果具有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让设计具有启发性的课程导入环节,吸引学生学习兴趣,高效进行英语教学的关键。本文围绕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知识巩固、新知呈现、拓展延伸等思路开展,对于常用的谈话式、思维发散式、故事式三种课程导入方式进行探索,进一步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提高学习的数学能力是每一个老师的责任与义务,结合教学实际,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式进行探讨,分别从旧知识导入、类比导入、故事引入、疑问导入、情境导入五大导入途径进行分析,希望分析后能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历史是过去的事情,教起来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历史教材中的知识,大都要让学生牢记。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儿童牢记的东西,首先必须是生动有趣的东西。”在历史教学中,怎样把枯燥乏味的知识,变成生动有趣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的做法是:(一)故事导入小学历史每课讲一个历史人物或一项历史事件。老师以故事导入  相似文献   

8.
新颖别致的高超导课艺术,必然会先入为主,先声夺人,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一、图片导入在上八年级下册"知识助我成长"一课时,我选取了两个放牛娃的命运对比,一个是航天员聂海胜中学辍学后在家放牛,被老师劝返,后来成为一名伟大的航天员,另一个是大家很熟悉的西北放牛娃"放牛干什么""卖钱""娶媳妇""生娃""放牛"通过比较,学生迅速理解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知识改变命运。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著名故事家吉姆科恩认为,听故事能够打开教育无法到达的区域,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可以从故事中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故事对于孩子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提到故事,孩子们的眼睛就会发亮。于永正老师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到:没想到,我精心设计的课,很少有让学生记住的,让他们难忘的,竟然是故  相似文献   

10.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同化的过程,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如果没有旧知作基础,学生学习新知就无从谈起.在讲新课时,导入的方法很多,但它一般上接"基本训练",下延"新知讲授",无疑要起"承旧启新"的"桥梁"作用;也就是说,组织导入新课必须要考虑怎样以旧引新、推陈出新,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知识准备."以旧引新,推陈出新"往往容易使人误认为导入新课就是罗列一下与新知学习相关的旧知;其实不然,因为认知结构中有无可利用的旧知是问题的一方面,旧知是否已进入准备接受新知的状态是问题的另一方面.所以,导入新课要取得理想效果,就应致力于显露、突出旧知中蕴含着新知内核,设法使它"活"起来,对新知充满着强烈的吸附性、摄取性,增添同化新知的活力;而不应不管旧知和新知间切合性、交融性到底如何,仅简单地呈现新知.  相似文献   

11.
<正>1.通过故事,将幼儿带入情境。课前导入的设计,是一门艺术,设计得好,可以激发儿童的兴趣,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我根据幼儿喜欢听故事的心理,经常在课前导入时根据课程的内容编出动听的故事,将幼儿带入情境之中,激发幼儿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我在教学前班数学《动脑筋》这课时,是这样导入的:"小朋友,昨天老师遇到  相似文献   

12.
“导入”是一节课中的新授服务的部分,它在一节课中所占的时间虽短,但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精心选择“导入”的内容,优化导入新课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获取新知,可以使新知识前后贯通,可以减小学生学习新知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提高自学的能力,还可以发展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等等.因此要上好数学课就要优化“导入”的内  相似文献   

13.
刘杨 《孩子天地》2016,(5):157-158
兴趣是知识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小学数学活动同样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放在首位。作为一线的小学,我更是深深体会到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因此围绕这个命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进行了初步的探索。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从导入着手1.1故事情境导入。例如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这节  相似文献   

14.
陈嫦云 《教师》2014,(18):89-89
正每个人的童年都伴随着故事成长起来的,一个个故事带给我们无穷的遐想,教育我们如何做一个真善美的人。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故事教学"是对低年级孩子进行各方面训练的有效途径。1.故事导入,引人入胜猜谜、故事、板画、歌曲……常常作为上课的引子,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趣味故事导入,是诸多导入法中较佳的一种。笔者在教学苏教版二上《识字3》时,就自编了故事《困和  相似文献   

15.
故事以生动有趣的情节、形象活泼的语言来吸引孩子,经常听到一些年轻的父母说:“我的孩子就喜欢听故事,总爱缠着我给他讲故事。”其实这是件好事,因为故事是开发孩子智力的好工具,教育孩子的好教材。在幼儿园里,如果老师能注意选择一些适合幼儿年龄、心理特点的故事,经常讲给幼儿听,往往可以收到特殊的教育效果。通过讲故事,能使幼儿学习语言,能向幼儿传授知识,还可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一堂成功的数学课离不开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课堂导入要注意趣味性,突出一个"巧"字.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能支配内在动力,促成目标的实现.学生只有对所要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爱学、乐学.相反地,学生对学习如果不感兴趣,教师不管讲得多好,也只能是自我陶醉,自我欣赏.因而,导入阶段的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自觉性,引导他们自觉主动地迎接新知、探求新知、理解新知.  相似文献   

17.
一、采用不同方式引入故事,激发幼儿兴趣故事的导入方式往往决定了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和幼儿的注意力。我们老师应该在熟悉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1.从封面的插图入手。让孩子观察封面的插图内容,谈谈画面上的相关内容,并联系幼儿实际经验,展开一系列话题。如:  相似文献   

18.
正我是一名大学的化学老师,孩子是珠江五校的一名学生。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二年级上册数学书中有一个"华容道"的小游戏,我的孩子对此非常感兴趣。其实,"华容道"作为一款智力游戏,不仅是几个方块的移动,"华容道"的历史背景和文学典故更蕴藏着无穷的魅力。借此机会,我将三国演义的故事讲给孩子听,于是孩子迷上了《三国演义》。我和孩子的班主任老师聊起这件事,班主任老师说:"你参加我们的‘家长进课堂’活动吧,把你给孩子讲的故事带到课堂上,我看一定精彩!"  相似文献   

19.
<正>新的美术课程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学习领域,为此我们针对综合探索课型知识量大、知识范围广、任务多的特点,努力探求,初步勾勒出了一种合适而有效的课堂模式。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课堂导入以激发兴趣最为关键,力求通过不同途径充分调动学生愉快的情绪和学习积极性,以达到让学生爱学的目的。如游戏导入法、动画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儿歌导入法等,都能引领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如学习《精彩的戏曲》一课,我们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欲望及其学习效果,与教师课前两三分钟的导入有很大关系,成功的导入像是打开了殿堂的大门,使学生进入学习新课的最佳精神状态。1.故事猜谜导入法:小学生对故事、童话、谜语等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往讲台上一站,常因为一句:“今天我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而把学生的心神、智力全部调动起来。如教学“积的近似值”,老师以这样的故事开头,菜市场上黄瓜标价一元钱3斤,一个机灵鬼每次买1斤,结果只花9角钱就买了3斤。在学生怀疑惊奇之时,老师说:“今天我们学了积的近似值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