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它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和特质。教育的对象———人是具有生命活力的有机体 ,因而 ,从真正意义上说 ,教育就应该成为直面人的生命 ,提高人的生命价值 ,实现人的自由生命创造的活动。它不再仅仅把教育看作是为人的未来发展做准备 ,也不再仅仅把教育当作促进人发展的工具 ,而是把教育作为人的自由生命创造过程的本身 ,作为人的生命成长过程的阶段和人追求美好生活的目的。这种教育即是美的教育。它是教育活动和美二者融为一体的教育自身“立美”的教育 ,是使教育的一切都成为美的活动的教育理想 ,是教育发展的最…  相似文献   

2.
超越占有:教育的生存论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占有为特征的教育把教育过程等同于对知识的机械占有,扼杀了学生的生命创造活力;它以能否获得相应的功利价值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评价标准,使教育陷入了窘境。为了缩小当前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之间的距离,教育的生存论转向势在必行。教育的生存论转向意味着学习不再是机械的占有知识,而是立足于人的生命,实现人的自我生成与文化吸收、文化创造的动态统一,教育的使命在于激发人的生命创造活力,唤醒人的生存责任。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本质在于生命的创造,教育首先是一个培养人的过程。教育必须关注生命,开发生命的内在价值,寻求生命的意义。教育要从人出发,以人的自由发展为前提。高效率的教育应该是源自学生对教师教育智慧和人格魅力的认同。  相似文献   

4.
人本教育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价值取向遏制了作为生命创造体的学生无限多种可能的发展,而人本教育的核心则是以人为最高目的,强调生命创造体的主体地位。探求具有现代意义的“以人为本”教育,关注学生的存在与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重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本价值取向,应该成为现代教育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教育创新的本质是人的发展,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碰撞。每个学生都是鲜活而不可复制的生命个体,自由幸福的发展是他们的需要,创造一种让他们自由发展的教育是对生命的关爱和尊重。教育创新应着眼于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使学校成为孩子们幸福成长的乐园,使学生不仅能够通过现在的努力获得将来的幸福,还能够在现在的成长过程中充满幸福和快乐。  相似文献   

6.
胡全 《青海教育》2009,(7):58-59
体育自古就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学校教育中的体育教育更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它是一种包括特殊个体和特殊环境的特殊活动。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个体生命通过一系列的身体活动促进机体的不断完善和优化,以保证生命体的存在状态,为生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从体育教育对个体生命的生物价值、心理价值及社会价值的认识、开发和利用中可以看出,体育为人类创造着美。不仅创造着主体的审美对象,还创造着审美的主体以及主体审美能力,以促进生命发展,发掘个体的体育潜能,美化人的生活,树立理想的人生,进而创造完美的人。  相似文献   

7.
人的发展是生命意义不断丰富的过程,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激扬人的生命活力,促进生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反思不断发生的生命极端现象,意义的失落、教育的“纯工具化”理性成为生命失落的根本诱因,因而引导学生“为何而生”,帮助学生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也就成为了生命教育的本质规定.由此,教育要唤醒生命之爱,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积极...  相似文献   

8.
张艳 《江苏教育》2014,(3):75-75
生命化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融于”生命、“成全”生命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依据生命的特性,尊重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创造适合生命发展需要的教育。它以生命为基点,把生命的本质、特征和需要体现在教育过程之中。使教育尊重生命的需要,完善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个性化教育的理念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冯建军 《教育科学》2004,20(2):11-14
工业时代的教育是划一性的教育,信息时代的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个性化教育是引导个体生命独特性发展的教育,它以尊重差异为前提,以提供多样化教育资源和自主选择为手段,以促进个体生命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为目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反思,当代教育应该把自由成“人”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它的提出意味着应尽可能解放教育中被规训和宰制的人,促进其基于本性的自主生长;意味着对个人自由行为不合理阻碍因素的排除;意味着自由生命在教育中的茁壮生长,从而使人成为完整的自由人。这是教育的核心使命,是教育的最高价值体现,从而也是当代教育的根本精神所在。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其绝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一种工具或技能,而应重视陶冶学生的情感和情操,培养学生的灵性与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个性;要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一定要把学生还原为"自由生长的生命"的人,使学生在"自由自觉的活动"中展示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生命化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融于"生命、"成全"生命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依据生命的特性,尊重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创造适合生命发展需要的教育。它以生命为基点,把生命的本质、特征和需要体现在教育过程之中,使教育尊重生命的需要,完善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意义。"融于"生命的教育应该是追求生命的完整,凸显生命的灵动,激发  相似文献   

13.
对创造教育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造教育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关注生命 ,把欢乐还给童年 ;因人施教 ,创造教育面前无差生 ;活动是创造教育的生命与灵魂 ;创设自由、民主、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创造教育模式是以创造性思维训练系列课为载体 ,以创造性学科教学、创造性活动为两翼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健康成长完善人格在21世纪,个体的发展会越来越成为教育的目的,它会作为衡量教育和衡量社会的一个根本标准。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整个世界越来越把人的健康、人格的完善、人的素质提高看成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课堂教育应把个体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对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思想内容,必然会有不同的理解。如果我们给孩子留下了自由的空间和时间,使他们获得发展的主动权,这样就会呈现出生命发展的自主色彩,成为有独特思维的个体,如我在教《给颜黎民的信》一课时,以学生为主体,…  相似文献   

15.
李姝 《语文新圃》2009,(11):46-48
生命化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融化”生命的教育,把生命的本质、特征和需要体现在教育过程中,使教育尊重生命的需要,完善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意义。它是对教育的一种重新解读,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把生命作为教育之核心.教育就是点化和润泽生命,为生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浅论创新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新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是一种积极开拓的状态,就其实质而言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结果。它主要由三个方面要素构成:一是创新人格,属于创新的动力系统,包括强烈的动机、不懈的追求、自主性、好奇性、挑战性、求知欲、坚韧性等等;二是创新思维,属于创新的智能系统,包括思维的敏锐性、流畅性、变通性、发散性、独创性等等;三是创新技能,属于创新的工作系统,包括具备作为创造的基本知识技能、操作应用能力和一般创造技法等。因此,在一个人创新素质形成的过程中,创新人格的培养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龙聪瑜 《文教资料》2009,(3):115-116
当代审美教育不再仅仅把社会的发展和稳定看作是它的首要价值取向.建造理想社会,培养完美人格成为审美教育首要的任务和最高的评价标准,人性的完美成为审美教育的理想追求.本文论述了审美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审美人以及审美人的塑造.  相似文献   

18.
李白是盛唐时期伟大的诗人,他对个性自由的追求,将个性予以诗化的表现,以及作品中丰富奇特的想象与审美超越精神,是一种全面丰富、本真自然、极致酣畅、艺术美感的展示.李白对本真生命无比自由的表达,启发我们把个性的培养看做教育的本质特征,把想象理解为人的自由创造,并把审美理解为人对其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双重超越.  相似文献   

19.
人文教育与高校历史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遵循教育规律,在教学中贯彻落实人文精神教育,以促进人的认知、思想和心智各方面获得和谐发展,是大学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所在,也是大学教育最主要的内容。正如有学者所说:"大学之为大学,全在于一个‘大’字。所谓‘大’,不仅指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更重要的是指心灵自由的无限性,即那种‘至大无边’的生命自由状态……大学的本质与其说是传授知识,创造知识,还不如说是创造自由的心灵。  相似文献   

20.
适应教育创新的教师校本培训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一世纪的“知识”不再仅仅是知识数量的积累,而是重点利用知识的能力和“知识物化”的程度.即创造力的大小。教师必须从自己的创新实践中发现创新能力形成、发展的规律,为创新教育提供直接而深刻的体验,教师必须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和观念,给予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特别是面对日新月异的新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