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写作是检验阅读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整本书阅读结束后,学生需要盘活阅读资源进行转化性写作。笔者基于教学实践,提出转化性写作四级转化理论假说:“他言结构”向“他意结构”转化,“他意结构”向“我意结构”转化,“我意结构”向“文意结构”转化,“文意结构”向“我言结构”转化。  相似文献   

2.
在写作流程中,“物”转化为“意”,“意”转化为“文”,是一条重要的写作心理规律。激发学生写作双重转化的主要力源为情感、赏识、需要、审美四个方面,双重转化中的重要环节为感受、摄取、运思、表述、反馈等。  相似文献   

3.
在写作流程中,“物”转化为“意”,“意”转化为“文”,是一条重要的写作心理规律。双重转化机制是靠观察力、记忆力、联想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高度集中、互相配合、高速运作完成的。情感、赏识、需要、审美是双重转化机制的主要力源。感受、摄取、运思、表述和反馈是双重转化机制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研究文章的写作主要是研究文章成品的制作过程。文章的制作过程必然要经历从“物”到“意识”,再从“意识”到“文章”的“双重转化”,即经过“物→意→文”的矛盾运动。“物、意、文”的矛盾运动,实质上就是写作过程本质的体现,可再分解为相互联系制约的“同化”、“内化”、“外化”三个层次,清楚地反映出文章制作过程中由心灵的动态转化为文章的静态的发展过程。在过程的各个环节中,“转化”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一篇文章的写作,必须是先将“物”(知识、生活)转化为“意”(思想、旨意),然后再将“意”转化为“文”的双重转化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这双重转化的过程中,情感起到了激发、催化的作用,没有情感的参与,作文干瘪苍白,缺乏灵气。要让学生热爱作文,写好作文,要在感情上下功夫。下面我以作文《谢谢您,妈妈》为例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写作有着自己的特殊规律,遵循规律才能抓准写作教学的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语课程标准是这样来表述写作这一概念的:“写作是运用语言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素养的综合体现。”如果从认识论的观点看。任何章的写作,都要经历“双重转化”的过程。一是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即作的头脑转化。认识主体真实地、本质把将客观事物化为观念或情感。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由“物”到“意”,即从“客观外物”到“主观情意”。这一重转化是基础、是前提,如果没有这个转化。就不可能形成主体的认识。也就谈不上写作。二是认识主体的观念或情感向字表现转化,将头脑中所获得的观念或情感转化为书面言语,亦即由“意”到“”的“外化”。从“主观情意”到“章载体”的转化,这是关键环节。没有这重转化。观念依然是观念。情感依然是情感,永远不能成为章。郑板桥谈画竹时说“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相似文献   

7.
(一)作文必须经历“物——意——文”双重转化的过程,即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观念或情感,再将这种观念或情感转化为书面言语。这是写作心理学揭示的规律。“表象是思维的起点”,是写作中双重转化的基础。没有表象,“意”和“文”只是无源之水。不同的“物”在...  相似文献   

8.
写作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写作必须经历双重转化的过程。首先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写作主体的认识、情感,然后再由主体的认识、情感转化为文字表达,即由物到意,再由意到文的转化过程。学生的习作与一般创作虽然性质有别,但其原理同出一辙。在这一转化过程中,“意”是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如果把写作过程看作是完整的链条,  相似文献   

9.
写作。包括学生的习作练笔,必然先将“物”(知识、生活)转化为“意”(思想、意旨),再将“意”转化为“”。这个双重转化的过程,是一条被心理科学研究证明了的写作心理规律。在这双重转化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转化的内因。在作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就是要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作能力出发,着力于激发学生作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加速转化的完成,提高作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转化性写作,是将阅读所获得的感受体验、思想认识、章法结构、艺术手法等优秀资源,经过整合内化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的一种写作方式。转化性写作契合2017年版课标的理念与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编排思路,且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可以纠正当下读写结合浅表化等问题,促进读写深度融合。转化性写作的“转化”路径有:摘要式转化、模仿式转化、联想式转化、赏评式转化和创造式转化。  相似文献   

11.
从主体能力的角度,全面考察写作过程的实际,经过继承和借鉴、开拓和创新,“物(?)感(?)思(?)文”的写作过程论逐渐形成。“物(?)感”是写作的第一重转化,即内化,它是写作的开始;“感(?)思”是写作的第二重转化,即意化,它是写作的关键;“思(?)文”是写作的第三重转化,即外化,它是写作的终结。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写作学认为,写作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手段,更应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活动。写作这一行为过程经历“双重转化”:一是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即作者的头脑转化;二是主体的观念、情感向文字表现转化。这种“双重转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为行文方便,我们分别阐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描述了魏晋南北朝“文以气为主”向唐代“文以意为主”的转化过程。认为“以意为主”在魏晋南北朝就已开始孕育、生长。而“以气为主”向“以意为主”的转化 ,实质上是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的元范畴——道 ,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表现形态。同时 ,论述了唐代“以意为主”产生的历史条件以及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力图见出艺术范畴及其体系的本性之一斑  相似文献   

14.
从披文见意到意文兼得   写作心理学认为,写作是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观念或情感,再将这种观念或情感转化为书面言语的过程,是一个“物-意-文”的双重转化过程。一般性的阅读则相反,是将作者的“文”还原为“意”。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就固守这种理念。教师的工作就是带领学生走近课文,走进作者,披文见意。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则认为,以范围广泛的文章为阅读对象,以“披文”为手段,以“见意”为首要的目标取向的阅读,是为文章阅读。人们在生产劳动、科技活动、日常和文化生活中的绝大多数阅读,均属于此。文章阅读在…  相似文献   

15.
学生“无话可说”是口语交际课的教学难点 ,原因何在 ?写作心理学揭示的规律表明 ,作文必须经历“物——意——文”双重转化的过程 ,即先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观念或情感 ,再将这种观念或情感转化为书面言语。其实 ,说话与此同理 ,只不过说话时转化的最终结果是“语”而不是“文”。若心中无“物” ,或不能把“物”转化为“意” ,就必然“无话可说”。要突破这一难点 ,“设置语境”是关键。这里所谓的“语境” ,就是让学生有话可说的情境。“情境”是某种图景和情感的结合体 ,有“物”有“意” ,置身其中 ,将激起浓厚的兴趣和情感 ,产…  相似文献   

16.
江少川副教授的《现代写作精要》一书,于1998年7月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从现代视角出发,对五彩缤纷的写作世界作了“精要”描述,将讲述写作理论与方法技巧结合起来。全书约21万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写作引论”,探讨写作活动的本质和写作主体的建构;中篇为“写作过程”,内容包括“从生活源流中聚材炼意”、“在主体思维中构思运思”、“在语符转化中优化组合”、“于命笔加工中完善尽美”四个部分。下篇为“分类写作”,分类讲解了当代社会生活中使用效率高的一些文体的写作要求。《现代写作精要》简介@凡夫…  相似文献   

17.
在写作流程中,“物“转化为“意“,“意“转化为“文“,是一条重要的写作心理规律.这种双重转化机制靠的是观察力、记忆力、联想力、想像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和谐运作.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发散中设计,在想像中立意,在聚合中表达.这样,学生的作文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相似文献   

18.
张豪 《新读写》2023,(11):32-35
<正>有一种说法,写作就是由“物”到“意”,再由“意”到“物”的转化过程。由这种观点,人们又推演出“物—意—文”的写作过程模式。“物”,是事物、人物、事件,是我们看到的、感受到、经历过的。“意”,是我们内心的感受、想要表达的意愿。“文”就是我们写成的文字。简单说,写作就是人们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或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学生的作文自然也是这样的表达,是运用语言传情达意。一是表达思想,呈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的体验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习作,是学生将“物”(知识、生活)转 化为“意” (思想、意旨),再将“意”转化 为“文”的过程。在转化的过程中,学生是主 体,是转化的内因,在作文教学中落实人本思 想,就要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作文能力 出发,着力于激发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自主性 和创造性,以加速转化的完成,提高作文教学 的效率正是我们作文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中,语言的转化是由外在文本的“文”向学生内在的“意”的转化过程,是把规范的、精美的文本语言转化生成为学生内在语言的过程。语文教学只有实现外在的文本语言转化为内在的学生语言,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实现文本语言与学生语言转化的有效策略有哪些呢?一、情境对话:促进语言理解相同的文本,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解读,表达语言的方式也会不同。在对话中理解,在理解中表达,情境对话为创造多元理解、多元表达的个性课堂提供了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