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道具:每人一个气球,每人一张报纸,橡皮筋或胶带参加人数:四人或四人以上玩法:每人把自己的报纸卷紧成棍子状,用胶带粘住,或者用橡皮筋把两头捆住。把气球吹足。大家在起跑线上站好,一手拿气球,一手拿报纸。预备,开始!大家都往终点冲去,一边跑,一边用报纸在气球下方不断拍打气球,不要让它落地。如果气球掉到地上,你就要把它拾起来,回到起跑线重新开始。第一个到达的人就是冠军。如果要增加游戏的难度,就把单程改成来回跑。你拍我拍大家拍——会跟棍子走的气球  相似文献   

2.
在教“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我设计制作了空气占据空间实验器,并用于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是在橡胶皮塞上打两个小圆孔,用一根与小圆孔等大的玻璃管从橡胶皮塞的一个小圆孔中穿插过去(密封),在橡胶皮塞的玻璃管上套一只小气球,用细线绑紧,然后把气球放进可乐瓶中,用橡胶皮塞塞紧瓶口(图1)。实验时,先将手指把橡胶皮塞的小圆孔堵住,用嘴对着玻璃管口吹气球,此时,气球很难吹胀,而且可乐瓶被胀得鼓鼓的,嘴一离开玻璃管口,可乐瓶立即恢复原状,由此说明空气占据了空间。然后手指松开,再用嘴对着玻璃管口吹气球,气球很容易吹胀。与此同时,从橡胶皮塞的小圆  相似文献   

3.
本刊1993年第一期介绍的“用气球制作的空气有质量的教具”有两点不足之处,一是向气球内吹的气(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气)已不是通常说的空气,二是气球内进气质量增加时气体的浮力也增加,气球所受合力的变化极小,故此演示现象很不明显。现介绍一种制作简单、操作方便、效果极佳的“空气有质量、有浮力的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过程从授受走向交流《空气占据空间吗﹖》苏教《科学》四年级上册这一课,从你能怎样看到空气的运动这个问题引入,学生利用水槽的水,观察到空气的运动。教师提问关于空气是否有质量,你怎么看﹖形成了不同的意见即有质量、无质量;那么你怎样说服对方呢﹖学生不加思索,“做实验”脱口而出,设计实验时放手让他去设计,修正自己的实验,如一组同学运用天平、气球验证,最初气球的大小略有不同,大家不信服,他们又改用完全一样的气球,但在天平上表现得不明显。此时他们看到别的组用平衡尺,又改用平衡尺、气球,终于证明了空气是有质量的。实验…  相似文献   

5.
本刊在1991年第12期《利用气球做初中物理实验四例》一文中,有一个内容是“演示空气有质量”,读后颇受启发,文中讲的是用“硬质气球”做实验,本人由此想到,如用普通玩具气球做实验,会有什么结果?本人就这个问题作了一些分析并进行了实验。容易理解,普通气球充气后体积胀大很多,浮力的因素不能不考虑,但浮力究竟能有多大的影响,我做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所用天平为感量等于0.02克的物理天平,其步骤如下: 1、取一新气球,对它充气之后,用夹子夹紧气球口,放在天平上,调节天平使其平衡,这时读数为m_1=61.26克。 2、测气球的周长,将充入空气的气球近似看作球体  相似文献   

6.
一、演示空气有质量. 1.器材:感量较小的天平、夹子. 2.作法:将新的硬质气球和夹子放入事先调好的天平的左盘中,右盘放入适量法码使之平衡.然后用嘴给气球吹足气,用夹子夹紧气球口.再放入天平在盘中,发现天平失去了平衡.必须在右盘中增加砝码才能使天平恢复平衡.这增加的砝码质量就等于气球空气的质量.这样比课本中的实验简单,(不用抽气机)同样能说明问题. 二、演示帕斯卡实验. 1.器材:玻璃三通管、长约2米的橡皮管、漏斗、细线、橡皮管、皮管夹. 2.作法:将各器材照图1装配好.往漏斗中灌水,且通过玻璃管放出气球中的空气,放完气后再用夹子夹紧.实验  相似文献   

7.
气球的旅行     
<正>(气球也会旅行,简直让人不可思议!看到题目,你是不是也有了一种冲动:赶快和文中的气球一起开启这段奇妙的旅程吧!)我是一只气球,穿着一身黄衣裳,是一个星星的形状。我被一根绳子牵着,和我的姐妹们一起被捆在一根棍子上。棍子立在一辆小车上,每天早上被老爷爷带到学校附近的马路上,晚上就回到一个不算太破旧的小屋里。  相似文献   

8.
初二物理第十章显示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鸡蛋将怎样?”这个实验在取材方面(多个平行班)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学生容易产生鸡蛋是由于受到重力而落入瓶内的想法。我采用析滤瓶,三个颜色不同的气球及抽气机(或两用气筒),实验时将气球依次放在析滤瓶口的上方、侧面和下方,用抽气机抽去瓶内的部分空气,学生便可清楚地看到气球从不同的方向“吞”入瓶内的精彩场面。这个实验可快、可慢,并可反复进行,具有直观、省时、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在科学课的试教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一课中,学生们知道了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都设想水和空气也是这样,并设计了实验证明自己的想法。在验证空气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时,许多同学都设计了用小气球封住空塑料瓶的瓶口,先后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现象。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放入热水中,小气球就会鼓起来。(如图1)放入冷水中,小气球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如图2)当我正准备引导学生得出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第七实验小组的同学惊奇地向我反映,他们的小气球…  相似文献   

10.
用气球做反冲实验,是为了使学生弄清并理解“气球内的空气向某个方向喷出时,气球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的现象。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教材实验做了一些小改进:  相似文献   

11.
气球在物理、化学等理科实验的常见应用中,特别是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改进实验的应用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对涉及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在容器口套上气球虽形成封闭体系,但忽视了气球胀大带来的浮力造成的影响;二是利用红磷燃烧在以气球形成的密闭系统中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错误认为未冷却时气球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气球仍是胀大的,需要考虑浮力的影响。对这两个问题可从定性实验和定量计算方面进行改进,并解决气球应用于以涉及气体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所要考虑的浮力问题。最后从科学性上对实验进行改进创新。  相似文献   

12.
一、课例探讨 [课例1] 谜语引入. 活动1:感受空气(用手扇风,深呼吸). 活动2: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分别对气球充氢气或空气进行比较,用杠杆演示空气有质量). 活动3:演示覆杯实验和会发声的塑料瓶实验,视频播放可悲的易拉罐实验和瓶吞鸡蛋实验. 活动4:体验大气压存在并很大(视频播放马德堡半球实验再模拟试验).  相似文献   

1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所以笔者常就一些实验进行改进,以此提高实验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本文就气球在化学实验中的妙用谈一些个人的做法. 一、探究氢气的性质 在教学氢气性质一节时,我带着一个充满氢气的气球走进教室,问学生:这个气球为什么飘在空中而不下沉,这里面充满的是空气吗?  相似文献   

14.
1.取空可乐瓶或矿泉水瓶一个,把盖子去掉,换上橡皮塞,在橡皮塞中间钻孔插入一细玻璃管。实验时,用嘴对着玻璃管吸气,瓶子在外面大气压作用下变得扁平,停止吸气后,外界空气又重新充入瓶内,瓶子又恢复原状。这个实验如果用两用气筒抽气或充气效果就更明显。2.取玻璃广口瓶一个(要求金属瓶盖,能密封),在瓶盖中间安装自行车气门芯一个,另外准备一个气球,一个两用气筒。实验时将气球充少量气,用线扎好放入瓶内,将盖旋紧,外接两用气筒。抽气时,瓶内气压减小,可见气球不断胀大;充气时,瓶内气压增大,可见气球又不断缩小。这两个实验都能非常直观地感…  相似文献   

15.
第四册《燃烧是怎么回事》的实验,本来是做“木条、木炭、煤炭、铁丝、铝箔”氧气中燃烧,我增加了香烟在氧气中燃烧。香烟在空气中燃烧很慢,可说是星星之火,但在氧气中燃烧既快又大,同学们拍手称好。下课后,同学们竞相传播该实验的精彩,饶有兴趣。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我把铁丝的两头各缠上一根木制火柴,这样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而在空气中不燃烧的情形比较,就  相似文献   

16.
八戒吃西瓜     
话说那个八戒吃西瓜,一提起西瓜就馋嘴巴。一早跑到水果店,抬头看见个“大西瓜”。咦,西瓜怎么门前挂,踮起脚尖就去抓。爪子刺破那个绿气球,“蓬”地一声就爆炸,吓得八戒连喊妈。  相似文献   

17.
《热空气》中的几个实验,目的在于通过空气受热上升现象证明热空气轻。其中一个实验的方法是取一根细木条,两端悬挂气球,然后加热其中一端气球内的空气,使其受热而上升。但实验中也明确注明安全提示,因为气球有爆炸的危险,事实也确实如此。  相似文献   

18.
在讲三年级<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上课前我充分地为学生设计了新的实验,并准备了材料,材料有:水槽、红水、白纸、玻璃杯、无盖矿泉水瓶两个(其一瓶底底部周围有6个眼,另一个没有眼),气球、矿泉水瓶盖一个.  相似文献   

19.
[实验一]气球实验1.在气球内装满水,把口用线扎紧,使其中液体处于密闭状态。用手按气球上某处,可观察到这点周围凸起。这说明密闭的液体能够把它受到的压强传递到各个方向。2.用针在气球上部各个方向扎几个小孔,用力捏气球的任一地方,小孔中都会有水喷射出来,喷射的远近与用力大小有关,用力大则水喷射得远,用力小则喷射得近。这说明:被密闭液体传递的压强,与外  相似文献   

20.
刘燕 《生物学教学》2001,26(12):21-21
《生物学教学》2 0 0 0年第 7期刊登的“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实验的改进”一文 ,对中学教材中验证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的实验改进为 ,在人向澄清石灰水杯内吹气时 ,用气球向另一石灰水杯内吹气。该改进实验通过比较说明问题 ,比教材直接向澄清石灰水吹气有改进 ,但依旧缺乏科学的严密性。因为由人和气球向石灰水吹气 ,排气量难以控制 ,无法说明两者排出的气量相等 ;而两者吹出的气量不等 ,是不能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即使呼出气体的二氧化碳含量与空气的相等甚至偏低 ,只要进入澄清石灰水的气量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