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苹 《家长》2005,(Z1)
基本上大多数人都有不愿告诉别人的私事,个人隐私应得到尊重,法律也规定个人隐私不许侵犯,这便是隐私权。大人的隐私权暂且不说,孩子的隐私权受侵犯则是常见的事,而且侵犯者往往是孩子最信任的人,比如父母、教师等等。那么,侵犯孩子的隐私权有哪些危害呢?  相似文献   

2.
教师要尊重学生什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对学生应有严格的要求,因为一定程度上“严”是“爱”的体现,但对学生也不能过于苛求,稍有一点闪失,就对他们横加指责,这样会使学生失去上进心和自信心,甚至会“破罐破摔”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只有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要尊重学生的隐私。每个人都有不愿为人所知的秘密,都希望拥有一个不被他人侵犯的自由活动空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隐私。个人隐私是受法律保护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和36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  相似文献   

3.
《中学文科》2008,(1):51-54
【考点与热点分析】 1.考点:①隐私和隐私权的含义。②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意义。③隐私权的真谛或本质。④公民对个人隐私的支配权。⑤尊重他人隐私应该具备的意识。⑥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⑦侵犯公民隐私权要受法律追究。⑧公民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保护自己的隐私。  相似文献   

4.
沈轶琳 《职业技术》2012,(4):138-139
信息时代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带来自由与便利的同时,人们的个人信息安全也受到了严重威胁。基于网络的技术特性,网络侵犯个人隐私行为与现实生活中的侵权行为有一定的区别。本文从网络侵犯个人隐私行为的特点入手,依据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侵犯个隐私行为及其救济途径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5.
网络时代的开放性使得现如今个人隐私信息泄露问题的增多,利用个人隐私问题违法犯罪活动愈发猖獗,这种情况也使得人类也越来越重视个人信息权利的保护。本文从图书馆流通服务中涉及的侵犯读者隐私的实际问题出发,分析侵犯读者隐私所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提出改善此类问题的措施,旨在促进图书馆工作的有序进行和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琦 《教育》2015,(1):6
浦东新区一小学老师发现,学生还没放学,自己上课说的话就进了家长朋友圈。"玄机"是家长给孩子带了有远程监控功能的手表,这让教师感觉头上有把利剑。律师称,教师的隐私被侵犯。(2014年12月11日《文汇报》)家长们之所以喜欢类似产品,也是希望对孩子的校内生活多些了解。一些丧失师德的新闻泛滥,也让家长对学校产生不信任感。对于为人父母的忧虑,老师们也应给予理解,反思本职工作,是否给予家长的反馈信息过少,才让家长不信任。然而,虽然家长有权了解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孩子的在校情况,但却无权监听课堂,教师也有自己的隐私。这种不信任、不尊重  相似文献   

7.
隐私权的保护与侵犯家长与孩子间的较量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大了以后,在家里总爱给自己的抽屉、柜子上一把锁,似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在父母面前,孩子就不应该有什么隐私。而孩子们的看法却截然不同,有一位初中生认为:“这是我们独立、自尊意识的一种体现,我们的行为在向家人  相似文献   

8.
对侵犯初中生隐私权行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月丽 《班主任》2002,(12):18-19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往往认为初中生年龄尚小,无所谓隐私不隐私,更谈不到隐私权的侵犯问题,因此侵犯他们隐私权的事件时有发生。所谓隐私权就是公民隐瞒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是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之一。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我国诸多法律都有明文规定。对于青少年的个人隐私,我国法律有特殊保护。如《未成年人保护  相似文献   

9.
说到"隐私",不少人总觉得这是成人的事,与孩子特别是与幼儿根本不搭边。其实,这种观点有些偏颇。客观地说,幼儿也有隐私。一般来说,幼儿的隐私主要是其生活中不愿意为他人所知晓的事情。其中,大到父母离异,小到自己身上长了一颗黑痣等。通常情况下,2岁半的孩子就知"羞耻",其主要表现为:在别人面前袒露自己身体的隐私部位时,会产生羞耻感。3周岁的孩子会有一些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小秘密,比如:对尿床之类的"毛病"十分敏感,觉得这会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丢人"。4岁以后的孩子则会有越来越多不希望别人知道的事,比如:对于自己过胖、过瘦、眼小等生理或身体上的缺陷,往往相当敏感。若大人  相似文献   

10.
许梦云 《高教论坛》2023,(11):74-77
数字化时代,大学生个人隐私泄漏风险日益凸显,法律法规虽对隐私权有一定保护,但仍然存在针对性较弱等问题。为此,厘清隐私权受侵犯的形式是对大学生隐私保护的必要前提,既能明确高校的管理界限,也能提高大学生隐私权自我保护意识。为了给大学生个人隐私提供有效的保护,应当要推进个人隐私立法、提高高校管理能力、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健全学生维权渠道、增强学生数字素养。  相似文献   

11.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9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父母以爱的名义偷窥孩子隐私的行为比比皆是。有父母定期检查孩子的书包、日记,然后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自信心是人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意志品质。一个人只有具备自信心才可能在工作、生活中战胜困难,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而孩子从小自信与否对他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如何培养充满自信心的孩子,这就要求教师做个有心人在活动中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去不断培养、强化孩子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3.
隐私是反映个人自由不受侵犯的个人权力。我国的隐私权研究起步较晚,《民法》中至今没有明确的隐私权概念,对隐私权的保护涵盖在名誉权中,这种间接的保护已经不能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侵犯学生隐私权的事件和以侵犯学生隐私权为由的诉讼却时常发生。学生的大量个人隐私信息较集中地记录在教育档案上,因此,在学生法律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逐渐增强的社会背景下,学校要正确使用教育档案,避免侵犯学生隐私。目前,我国对学生隐私权的研究还十分不成熟,对学生教育档案隐私的研究也十分欠缺,借鉴国外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对于制定适合我国实际的隐私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上海浦东新区一小学老师发现,学生还没放学,自己上课说的话就进了家长朋友圈。幕后“玄机”是家长给孩子戴上了有远程监控功能的手表,这让教师感觉头上像悬着一把利剑。律师称,教师的隐私被侵犯。记者调查发现,类似现象在上海市中小学并不鲜见。(2014年12月12日《现代快报》)原则上说,学校的教学行为不属于“隐私”,可以经受社会、家长的监督,家长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可以进入学校听课评课,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孩子  相似文献   

15.
家教博览     
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在美国,当孩子回到家闷闷不乐,然后花费一个小时在电话中与同学朋友耳语时,父母从来不去干涉,因为他们认为,孩子与大人一样,应该有自己的隐私。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维基·贝克说,家长的角色是帮助孩子从完全依赖父母向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转变,成人应该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的隐私。美国许多家长也认为,没有隐私的孩子是长不大  相似文献   

16.
共守秘密     
现代儿童观不仅重视孩子对社会的价值,不因为孩子的弱小而轻视他们的权益,而且孩子不再是完全被动的保护对象,而是可以行使自己权利,积极的主动的主体。以保护孩子为出发点却侵犯孩子的权利,这是与现代教育观念相悖的行为。《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就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每个人的精神生活是这个人与上帝之间的秘密,别人不该对它有任何要求,”托尔斯泰面对妻子索菲亚要看自己日记的又一次哭闹,他喊了起来,“我把我的一切都交了出来,财产、作品……只把日记留给了自己。如果你还要折磨我,我就出走…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和自尊.这种隐私和自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不仅是同学、朋友侵犯不得,就是自己的亲人也一样.一旦触犯,等同触到“雷区“.轻者,关系紧张;重者,反目为仇.所以,与人交往和说话,一定要小心谨慎,像尊重自己的人格一样尊重对方的隐私,像维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对方的自尊.……  相似文献   

18.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9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父母以爱的名义偷窥孩子隐私的行为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个独生子女的父亲,当我写下这个标题,心中不由得一阵惶恐。试想,哪个独生子女的父母不担心孩子出事?而且凡是出事往往与某个秘密有关。所以,绝大多数父母和教师都不希望孩子有秘密。据我们在全国城市做的调查发现,近30%的中小学生的日记和信件,被父母偷看过。有些父母甚至理直气壮:“我们是你的爸爸妈妈,还是监护人,看看你的日记和信件算什么?”可以说,父母们包括教师们大都希望孩子是“水晶人”,能让人看得明明白白,不存在丝毫秘密。早已具有权利意识的当代青少年,自然无法容忍父母对自己隐私的侵犯。他们用各种方式表示强烈的抗议。…  相似文献   

20.
朱萍 《生活教育》2011,(2):74-75
今天孩子们的作文内容是写自己的烦恼。这是个孩子有话可讲的习作话题。但是,我知道,不少孩子很可能不愿意在集体中说自己的烦恼,他们觉得那是自己的隐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