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契的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理论还包括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制约因素,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阶段构成,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表现和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缺失.中国近代哲学革命既受到"中国向何处去"这个近代社会中心问题的影响,又受到西方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中国近代哲学革命包括前驱阶段,进化论阶段,新旧思潮之激战和哲学革命进入唯物辩证法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专业哲学家的贡献阶段.中国近代哲学革命表现为一是传统的范畴获得了新的内容,二是西方传来的新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融合,三是近代哲学的独特创造.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缺失表现为一是忽视了哲学的理论思维的科学性质以及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二是在处理"古"与"今"、"中"与"西"的关系上的缺失,三是在方法论上的缺失,四是在人的自由问题上的缺失.  相似文献   

2.
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协办的"近代中国与近代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6月30日至7月2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包括中国近代史学界金冲及、李文海、龚书铎、胡绳武、张海鹏、刘桂生、耿云志等著名学者在内的国内9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共提交学术论文70余篇.研讨会围绕着"近代中国与近代文化"这一主题,在"近代文化思潮与文化观念、近代学术、近代文化与近代社会、近代文化人物与知识群体、近代中外文化关系、近代教育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与"近代化"相辅相成,近代教育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而中国近代化进程又不断作用于近代教育的发展。本文分析了近代教育的萌芽、发展及各个阶段的特征,并对近代教育在近代化进程中的意义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气"是中国近代教学论的本原,"中国气派"是中国近代教学论的结果,"气化"是中国近代教学论的动因。中国气氛、中国气质、中国气度、中国气息气化形成了"中国气派"有机的系统,并表现出"适切性"、"民族性"、"现代性"、"诗范性"这样一些文化特征。从当今中国教学论建设的需要出发,看待我国近代教学论的文化特征,其清浊之气对于当今建构"中国气派的教学论"能够提供正面的经验、反面的教训。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近代中国社会演变的必然产物。从社会史的视角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有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内在主因。具体说,近代中国的留学运动及国内新式教育的兴起为中共的创建准备了领袖群体,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共的创建提供了指导思想,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与五四运动的政治实践为中共的创建准备了干部条件,中国工人阶级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成长起来奠定了中共创建的阶级基础,近代中国民族危亡的形势及政治现代化进程形成了中共创建的政治条件。换言之,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诸多层面,为中共的创建提供了"领袖群体"、"指导思想"、"干部条件"、"阶级基础"、"政治条件"等前提。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半工业化:近代中国乡村手工业的发展与社会变迁>的解读,探讨了"半工业化"对于"中间经济"的拓深、近代中国半工业化的发展路径以及"半工业化"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若干理论问题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代西学东渐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推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有着重要联系.近代西学传播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先进分子对西方近代文化的深入研究甚至推崇备至,为其接受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巴黎和会"期间,近代西学在中国的失落又促使中国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
学科规训制度是西方学术发展的产物,它随着"西学东渐"引入中国,并促成中国传统学术的近代转型.以中国近代学术史为背景,通过揭示学科规训本土化与中国传统学术的互动与发展,可以窥见近代中国学术转型的进程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9.
百年中国近代史,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湘军对于近代中国军事现代化功不可没。湘军及其杰出领导者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及军事实践标志着近代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开端。欲实现军事现代化,核心是"人"与"器"的发展。通过考察湘军在近代中国军事人才的培养(人)和军事技术的发展(器)两方面的成就,足以评价湘军对于近代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教育家和著名诗人,他经历了洋务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等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在中国近代,黄遵宪具有重要影响,认真研究近代社会各阶层代表人物对黄遵宪的评价,有利于全面了解黄遵宪,进一步推进"黄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留学教育肇始于容闳所倡导的留美幼童的派遣,其后派遣学生留欧,至清末又出现留学日本潮.容闳的故乡今珠海地区是中国留学教育的主要发祥地,它对中国留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贡献殊多.近代中国是一个不断遭到列强侵略的国家,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与整合在面向世界、学习西方的同时,一直怀有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诉求.近代中国留学教育和留学文化作为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内涵和突出表征,始终显现出开放性和民族性兼具的特色.而容闳和被称为"容闳的'美国人'的"留美幼童们,他们回国后输入"西洋之学术","介绍西方科技到中国",为"中国追求现代化"和"复兴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实际是中国留学教育和留学文化所具特色的人格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魏源根据"世界历史"新格局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契应了中华民族由前现代的"文化中国"过渡至近代"主权中国"的合历史逻辑需要;因而不愧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个慧识.其中含融的近代意蕴为(1)建构了"文化中国"被"主权中国"取代的理论入口;(2)开创了爱国主义由传统向近代转型的先河;(3)成为古典历史观向近代历史观质变的中介;(4)代表了民族文化在"世界历史"新境遇中自我保存与发扬光大的正确心路.  相似文献   

13.
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协办的"近代中国与近代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6月30日至7月2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传统儒释道思想体系里,平等观念多是从形而上层面界定的。在面临近代"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主题下,中国近代思想家的平等观超越了传统从形而上寻找依据的层面,进入到从形而下探求达到平等的可能性,赋予了平等原则变革社会的实践品格。作为近代启蒙思想家,康有为分别从"为何平等"、"如何平等"、"向何平等"三个维度对平等观念作了深入探讨,融合了中国传统平等观的形上思维与近代西方的平等价值观,使平等观念获得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龚自珍是中国近代哲学的开端者,他的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近代特色,如突出"自我"、颂扬"心力"、重视历史规律的探索、改革社会的政治观等。他的哲学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影响了整个中国近代哲学。  相似文献   

16.
在近代中日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亚洲主义"(Asianism)无疑占有一席之地。近代中国人对日本"亚洲主义"的反应表明,中国近代民族-国家建设的思想凭依的不单纯是民族、领土、主权等民族主义或国民主义的意识形态,还有种族、文明、地域、道德(公理、王道)等超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民族主义并不是缔造近代国家的唯一的意识形态要素。认清这一点,有助于我们从民族主义的"想像"(fiction)和"本原"(origin)两个维度重新审视在帝国主义时代中国的近代是怎样形成的这一问题。文章在继承了众多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将重点考察近代中国语境里的亚洲主义话语,试图对亚洲主义与中国的近代性的关系作一概观。  相似文献   

17.
任鸿隽在近代中国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发起人和组织者的作用;任鸿隽科学救国思想包含三方面内容:追问"科学"为何物,科学的"源泉"在于"科学精神",科学的发展依赖科学研究;任鸿隽科学救国思想及其实践活动推动了近代中国科学研究水平的整体提高,是近代中国科学事业的拓荒者。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传入中国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推动了近代职业教育观念、教育体制的革新与重构,职业教育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丰硕成果。近代职业教育关于"人计"与"事计"的现实旨归,关于"平民"与"乡村"的终极关怀,关于"生利"与"实用"的经验价值,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创新与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当前国内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现状来看,近代实用主义职业教育思想依然具有鲜活的现实意义,尤其是近代职业教育思潮的宗旨、手段、价值、意义,都应该得到传承、再造与复兴。  相似文献   

19.
张程远 《时代教育》2014,(8):109-110
近百年来,对于把半殖民地半封建定性为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历史学界争论不休,观点大相径庭,且未见意见趋向一致的任何迹象。如何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概念?本文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不能仅用于限定社会性质,建议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使用"近代国情"这一概念,可记为"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是多元的,正确认识这一国情才能准确把握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革命任务和现代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正>"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社会蹒跚地走入了近代。"1这是陈旭麓先生对中国步入近代化简洁而确切的描述。之所以说"蹒跚",是因为中国近代经济步入资本主义道路不是民族主动选择,而是西方资本主义入侵迫就的结果,于是而有曲折发展的历史命运。人民版《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一课分为"在夹缝中求生存"和"在斗争中求发展"两目,承接前两课"晚清和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容,而另立这一课来探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