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对“国民性”的文化自觉和“教育能够改造国民性”的坚定信念,是国民性改造对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因此,通过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加入文化类课程,增强教师文化自觉的能力;以师德建设为抓手,提升教师教育信念;以及教师自觉自愿的自我提升,是提升教师参与国民性改造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费孝通的"文化自觉"是"人"的自觉,其本质是主体的"自我反思性构建",自我超越是"文化自觉"的根本要义。"文化自觉"与教师教育场域之间具有的内在耦合性及教师教育现代化转型与发展的诉求是促发教师教育文化自觉命题的"双轨"动因。教师教育文化自觉的向度、意涵、基本价值构成等体现为"文化自觉"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教师教育场域中的具体释放或表征。从新世纪教育的使命出发,"文化自觉"应为教师教育实现21世纪"人文重建"使命的实践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国民性的影响极大,本文通过探讨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国民性,从中找寻现代教育改革的基石,即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完全背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应站在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基石上以人为本促成教育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4.
传统文化、国民性及现代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国民性的影响很大,本文通过探讨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国民性,从中寻找现代教育的基石,即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完全背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应战在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基石上以人为本促成教育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5.
国民性"被纳入教育学的话语体系,既是教育学学者对相关实践与理论问题的自觉回应,也是对其学术使命的积极担当。教育虽为国民性改造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条件,但也不应被赋予各种无力承担的"厚望"与"误望"使其沦为"众矢之的"。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其本身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样式,国民性之养成的本质乃是主体"文化化"的过程,国民性之改造则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文化自觉"。教育改造或养成国民性虽责无旁贷,亦顺理成章,但教育之于国民性养成的限度也不应忽视。确证教育之于国民性养成的限度,对审思教育学的学术边界亦具有启示意义,是教育研究、教育学走向成熟的方法论自觉。  相似文献   

6.
教育在国民性发展中具有两种主要作用:保持国民性的延续和促进国民性的重塑。教育通过参与个体与文化环境的作用过程延续国民性,并通过变革自身改造国民性。在教育对国民性产生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发展状态、文化和教育发展水平等因素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教育对中国国民性的塑造表现出延续和重塑国民性的综合性,并兼顾着传统和时代发展两个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张惠华  高腾 《职教论坛》2012,(17):16-18
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的定量考查以及访谈形式的定性分析,对近40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传统文化安全自觉意识以及西化文化认知程度进行统计分析,对有针对性地弱化西化文化对年轻群体的负面影响提出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的文化自觉,体现在通过对高职教育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认知,在高职教育的地位认识上高度自觉;通过对独具特色的高职教育文化的认知,在遵循教育规律上高度自觉;通过对高职教育文化发展趋向的认知,在担当文化使命上高度自觉。高职教育文化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淀的过程,需要通过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育高职教育特色文化,注重文化服务社会,提升文化影响力,从而引领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今中国,广大青年学生生活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日趋深入的多元文化环境之下,他们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因此,在多元文化交融的条件下引导大学生积极学习和正确吸收先进文化,自觉鉴别和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提高青年学生的道德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文化自觉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创新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育改革的依据。基于此,笔者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在简要阐述文化自觉对于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育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能深化人们对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育践行文化自觉理念重要性的认识,更好地指导民族音乐教育创新与改革的工作,进而提高民族音乐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1.
从民族平等视角论文化相对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相对论的观点对于促进各民族的相互理解和多样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共存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其也有着自身不可避免的缺陷。这一理论正反两方面的内涵在民族平等理论和实践中有着深刻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汉文化对瑶族文化及其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瑶族社会中,许多汉化因子经改造后成为瑶族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瑶族渴望掌握汉化的心理与其化教育之间有一种互动关系。在发展瑶族化教育的工作中,应充分利用这种互动关系中的积极方面而遏制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13.
乌申斯基的民族性教育思想是其教育理论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他既反对闭关自守,也反对盲目崇外。他认为民族性是民族教育的灵魂,要求根据本民族的需要,批判地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遗产,建立自己独创的教育思想体系。这对我国当代教育理论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只有让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人的心理,并以文化的形式存在,才能“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在探索我国传统文化心理特征的基础上,从文化心理学视角研究了核心价值观文化呈现与转化的基本内容及其培育方式,为进一步深化探索核心价值观在学校教育中的心理转化,重点研究了学校教育中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文化源地是指人类的发祥地。本文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分析哈尼族文化起源诸说的基础上,以传说与史料结合,阐述哈尼族文化源于青藏高原南下的古羌族群部落之一,并在川西南地区形成其文化源地后的文化变迁与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6.
文化国家观是德国在19世纪初表现出来的重要特征,它引领了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德国大学的改革。本文从文化国家观这个视野来探视德国大学的改革,以柏林大学为例分析了大学作为一种文化建制对文化的传承、改革与创新。柏林大学的辉煌彰显了大学作为文化机构,只有深深地扎根于文化,并在发展历程中尊重文化本身,才能生成大学的不朽灵魂。  相似文献   

17.
18.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设是文化自信建设领域的重要理论研究和实践课题。以范仲淹新儒学教育观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为以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代表的高校文化建设及德育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引和现实观照。针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短板和文化建设之困,秉持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初衷,范氏新儒学教育观提出要建立师生主体自信观、"变与常"对立统一的文化建设观、明体达用观等维度,为创新高校德育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正越来越受到欢迎。外语网站作为一个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平台,对提高、改善外语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20.
刘雅丽 《成人教育》2009,29(7):21-22
自学考试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新的发展形势下,为实现学习型社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对于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