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谢静 《学语文》2004,(11):11-13
如果语言能淋淳尽致地表达我们的思想,那么语言是强大的。  相似文献   

2.
每读《呐喊》《彷徨》,总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感觉:鲁迅在两部小说中的情感恰如书名所示——《呐喊》中多的是激奋,是难以按捺的内心冲动,外部的沉郁掩饰不住内在情感“如地火一般奔突”;而在《彷徨》中多的是冷静凝重,作自身似乎已退居极次要的位置,客观冷静再现的特征日益明显。换言之,《呐喊》如青年的狂歌与哀哭,《彷徨》则如中年的冷峻与沉思。  相似文献   

3.
研究评价作家以事实为依据,鲁迅后期杂没有感染“新基调病态”,杂的“悲哀”是政治环境造成而非鲁迅带来。  相似文献   

4.
徐江 《天津教育》2005,(3):23-23
忘了是哪回了,反正是某一次——很少见地翻开一本现在的中学《语文》,正看见目录上“鲁迅”的名字,亲切之余,想起我坐在课堂里聆听语文老师教诲的那些日子,忽然这样一种感觉涌上来:原来一切都没怎么变……“一切不变”自然是不可能的。一转眼,离高中毕业都快20年了:  相似文献   

5.
“今天你捏了吗?”“心情不爽。去超市捏一捏。”近日,这些口号频现各大网络论坛,“捏捏族”成为人们竞相谈论的话题。何谓“捏捏族”?请看下例:  相似文献   

6.
"的"字在鲁迅先生笔下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虚词,其中有些用法是现代汉语很少见到的.如: ①我的决不邀投稿者相见,其实也并不完全因为谦虚……(<为了忘却的记念>)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鲁迅逝世60周年祭。谊文以鲁迅最后一年的书信为主要依据。以鲁迅最后一年的主要生活为出发点,回视、探索鲁迅做为战士、作家、文人的长与短。从治病医生选择的失衡,疗养的流产,脾气、个性与感情的表里诸方面切入,试图对鲁迅有个比较立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少不读鲁迅"和近年来中学语文课本对鲁迅作品的缩减,存在着对鲁迅与青年关系的有意疏离。鲁迅的一生同青年息息相关,他带着一颗青年的心进行着自己的人生追求,把自己的所有爱恶都放在青年的身上,永远站在青年一边。鲁迅希望建立一个有利于青年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一个充满活力、富有创新、自由平等、诚实守信的青年社会。  相似文献   

9.
研究评价作家应以事实为依据。鲁迅后期杂文没有感染“新基调病态”,杂文的“悲哀”是政治环境造成而非鲁迅带来。  相似文献   

10.
曹聚仁先生大约说过这样的意思,鲁迅真正的思想和精神的正宗,乃是确实的虚无主义。在哪本书上读过,不记得了,无法援引原文,实在抱歉。但我是相信那话的,认为曹聚仁先生的观点,大抵是符合鲁迅先生思想核心的罢。鲁迅先生是个纯粹的文化与思想的战士,在西方的哲学家中,他尤爱怪诞的尼采,他读尼采的作品,译尼采的作品,或许也继承了尼采的虚无主义的思想特质。眼前这本薄薄的《野草》,作为鲁迅先生存世的两部散文集之一,已经隐约地向我们透露了他那独立特行的虚无主义的信息。《野草》一书开篇即说:“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  相似文献   

11.
随缘读鲁迅     
许艺 《中文自修》2009,(12):27-27
小学没念几年,我记住了一个叫鲁迅的人,因为他把一个“早”字刻在桌角,“从此后,他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于是我也“迟到”了一次,并按计划在桌角刻了一个“早”字,因损害公物受到了批评。于是这个人成了我的“偶像”,因为他刻字不仅不会被批评而且还被写进书里。几年后我知道了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相似文献   

12.
站在鲁迅故居的百草园,我捕捉不到任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述的快乐,我感到茫然,仿佛所处的并不是百草园,百草园尚在另一个为我所不知的地方。似乎总是—风景在别处。导游说。“这里只有两个地方是原来的,浞墙根和石井栏。”就因为是原来的,泥墙根已经被砖墙护起来了,成了墙中墙。事实上,它矮得根本不像一堵墙,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数量有所减少,选编作品具有了新的特点,这些变化反映了新的语文教育理念。随着新课程的推进,鲁迅作品教学应该予以相应的变化:教学目标与重点应该重视问题意识、生命关怀、情感体验,追求鲁迅作品文化价值意义;教学范式应克服传统的政治公式化教学,要重视体验与感悟;学习评价应层次化、意义化。新课程背景下活化人化鲁迅作品对于提升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人格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如果不是她,我想我不会爱上宋词。她是寂寞深闺中的才女——易安居士,李清照。少时,她是士大夫家中身姿绰约、柳眉绛唇的大家闺秀,执桨泛舟,留连于莲花池中。十八岁嫁作人妇,与夫如胶似漆。然而好景不长,由于朝廷中新旧党争,不得不隔河相望。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寂寞梧桐,庭院深深。孤身一人观春去秋来,赏花谢花开,了一种相思,却徒增闲愁。她  相似文献   

15.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学习鲁迅作品对青少年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但不少学生却对鲁迅作品心存畏惧,无法体悟鲁迅所写的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所以必须突破他们对鲁迅的固定看法,将鲁迅"拉下神坛",让学生了解鲁迅和他的作品,不再害怕鲁迅。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第一     
鲁迅是我国现代学的奠基人,他的丰功伟绩在历史上功不可没。笔辑录鲁迅先生的诸多“第一”,与大家共阅。  相似文献   

17.
18.
章通过对鲁迅小说思想意义的分析,揭示了鲁迅小说蕴含的“立人”思想,并提出了用鲁迅的“立人”思想来教读鲁迅的系列小说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当前,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科书中被大幅度删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由于中学语文教学方法过于单调和僵化,导致部分中学生对鲁迅及其作品存在着严重误读,鲁迅形象被极端地扭曲和变形,成为一个演绎“政治正确”的特殊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