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冉庄的《诗文论读》是他文学研究成就的结晶,也是重庆文学理论界“意外”的收获。文论涉猎广泛,见解独到有据,立论公允,引证详实,行文得心应手,但总体水平有参差之憾。  相似文献   

2.
3.
冉庄以经道路为毕业追求,诗作大多简洁而富于韵律,注重语言锤炼,善于化用古典。泞厚的民族传统化积累,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凝重之思、质朴之情、古典之美,从而显示出其独树一帜的诗歌品质。  相似文献   

4.
流淌于土家族诗人冉庄四十余年行吟之中的诗情诗意,依然是那执着追求而又一以纲之的爱与美。尤其是抒写长江三峡与少数民族的诗歌,犹如柔婉而雄浑和弦,响亮地弹奏出爱与美的乐声。  相似文献   

5.
沿着民族化大众化的道路——论冉庄的诗歌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土家族“行吟诗人”冉庄,坚持诗歌创作数十年如一日,硕果累累,为新诗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文对冉庄诗歌创作所坚持的民族化、大众化道路及其思想、艺术特色作出了具体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冉庄文集》是冉庄从事文学创作40多年后在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多方面取得可喜收获的集中体现。冉庄以大量优秀的山水诗受到普遍关注,偏重于作品的道德价值,其散文创作饱含诗情,立足当代,取材广泛,有较强的现实感和时代感。《冉庄文集》还收录了他在文学批评和理论研究方面的文章。  相似文献   

7.
流淌于土家族诗人冉庄四十余年行吟之中的诗情诗意,依然是那执着追求而又一以贯之的爱与美。尤其是抒写长江三峡与少数民族的诗歌,犹如柔婉而雄浑的和弦,响亮地弹奏出爱与美的乐声。  相似文献   

8.
教材编者建议在阅读《紫藤萝瀑布》的基础上,阅读《丁香结》《燕园树寻》《好一朵木槿花》等几篇散文,为此,本文总结了宗璞散文的特点,以供设计本次群文阅读之需。  相似文献   

9.
文学欣赏的过程,就是再创造的过程,不同的文学体裁有着不同的欣赏规律和创造特点。散文欣赏的特点是:散文欣赏自始至终洋溢着想象的情感活动;在散文欣赏中作品的形象与欣赏主体之间的同一性大于差异性,散文欣赏能使欣赏主体潜移默化地受感染,移性情。  相似文献   

10.
谢国华 《时代教育》2010,(1):172-173
中学散文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生,都具有重要意义。散文的教学应抓住散文的特点,在形与神、词与意、头与尾三方面下功夫,引导学生理清线索,抓住文眼,在文、情、思等方面得到熏陶。  相似文献   

11.
彭谊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2):4-7,18
壮锦是壮族民间传统艺术品,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也有着鲜明的民族美学特征及美学内涵。从壮锦的图案、色彩、质地等三方面分析其外在的美学特征,并探索其内在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2.
同样是对云南民族文化、自然风景的诗意呈现,吴(然)偏爱民俗、山水,乔(传藻)则钟情民风、森林;同样是追求自由灵动的行文特色,吴借助诗歌和童话的创作手法写景抒情,乔则融合了戏剧和小说的手法叙事达意;同样是儿童情理趣的融合,吴宏观显趣、隐性表理、景中见情,乔则微观表趣,显性讲理、事中抒情。他们交融互补,突显了云南儿童散文创作鲜明的地域色彩和民族特色,丰富了儿童散文的美学特征和多样化创作。  相似文献   

13.
冉冉的诗歌是以她早年的生命经验为根基的。其作品对读最强烈的触动是自然民俗人事的新异。更重要的是寻常事象显露出超乎物理时空的意蕴,给人宁静、久远、奇幻之感,她较早自觉避开对特定自然地域风情的表层摹写,而致力于发现属于个人的独立艺术世界及其后的精神空间,她以冷静锐利逼近生存本相,给纯净素雅的底色加上浑浊沉重,这无疑拓展了其创作维度。其诗独立纯正的品性依凭于语言。一方面语言闪烁着天然的灵光才情;另一方面近作语言又有反向拓展迹象;冷硬而略显滞涩,再一方面语言的内在韵律和谣曲化又带来诗的可诵性。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朱自清作为"散文圣手"而被后来者广为赞誉。他的散文感情真、语言美、结构巧、道理深,被誉为现代"白话美文的模范"。探究其成因,源于"厚爱",正是朱自清对家人、对人民、对祖国、对大自然、对艺术创作的厚爱铸就了他散文创作的艺术丰碑。  相似文献   

15.
余秋雨散文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他将理性的思考用感性的语言加以表述,这种表述是形象直观、气韵生动、充满无穷诗意的。语言灵变而不僵化,风格呈现出多面性。这与作者广博的文化积淀及诗人的个性气质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6.
安顺屯堡散文题材丰富多样,展现了屯堡的人物事件、景观建筑、民俗风情、道德信仰等,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显示出平淡质朴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7.
《天工开物》是我国近代一部重要的科技读物,其语言是汉语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养蚕词的结构及语义角度出发,探寻这部科技巨著合成词偏多、沿用到今天的词意义有留用和改变之分、承上启下沿用古代的养蚕词汇、使用大量文言词、保留有省略词、产生的养蚕新词、词义发生转移等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18.
壮族的饮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深厚,既是壮族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壮族礼仪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壮族的饮酒文化不仅丰富多彩,且有较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壮族男子大都嗜好饮酒,体现了真诚、热情、豪爽和强悍的性格,以酒会友还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思想感情。酒是壮族结婚嫁娶、庆贺生儿育女、孝敬老人、节日娱乐仪式中的首选礼品,也是壮族表达意愿或传达信息的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