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听了一些老师执教的苏教版教材《揠苗助长》、《鹬蚌相争》(第六册)、《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第九册)等课文的教学,发现老师对这些课文存在模糊的认识,认为前两篇是寓言故事,后两篇是成语故事,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应该不同,不同在哪里,又说不  相似文献   

2.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寓言故事方面的内容占据了一定的分量,这些寓言故事大多篇幅短小,其中不乏生动有趣的故事。有的寓言往往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些寓言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融文学性、知识性、哲理性于一体。比如二年级上册第十一课《乌鸦和狐狸》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中的《揠苗助长》、《鹬蚌相争》等,这些寓言故事通俗易懂,而且故事生动、有趣,很适合小学生阅读。  相似文献   

3.
寓言故事有着它特有的魅力与独特的风格,它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把人们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借用世间各种事物的特征及相互的关系进行创作,引起人们的借鉴和警戒。它用优美精练的语言,拨动着读者的心,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正因为寓言担负着教育人的功效,故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为了所谓  相似文献   

4.
江苏的周益民老师在教《鹬蚌相争》一课时,遭遇了这样一个“意外”:  相似文献   

5.
今天的这节语文课是学习《揠苗助长》这一则寓言故事,我让学生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就在孩子们把书读完,教室里逐渐安静下来的时候,突然冒出了一个“另类”的声音:“咿呀,真有这么傻的农夫吗?”我循声望去,见是班级中一个调皮的学生小健,平时上课就特不守纪律,我刚想批评他几句,但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听见一些学生叽叽喳喳地附和着“是呀,是呀,真有这么傻的农夫吗?”  相似文献   

6.
教材分析 《伊索寓言》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三组中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为“故事集锦”,有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有历史故事《推敲》,有神话故事《嫦娥奔月》,有寓言故事《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本课所选的三则伊索寓言,故事情节紧凑,意蕴丰厚,以浅近的语言把角色刻画得绘声绘色,生动传神,令人读后兴味盎然,从中获得深刻的启示和教益。三则寓言都以篇末的一句训诫作结,具有画龙点睛之效。  相似文献   

7.
纵览教材,其中安排寓言成语故事的课文并不很多。二年级(下)安排了《揠苗助长》《守株待免》;三年级(下)安排了《亡羊补牢》《南辕北辙》;四年级(下)安排了《纪昌学射》《扁鹊治病》,还有一些在积累运用中作为趣味阅读的内容。寓言以篇幅短小、生动有趣、耐人寻味,深受同学们的喜欢。然而,寓言教学如何能引导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走向深刻?如何让寓意的揭示水到渠成而不是牵强附会?恐怕这些问题正是造成教学“瓶颈”的原因。而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深人”地解读文本,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上有“浅出”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刘庆昌 《师道》2009,(7):73-73
新课程的理论告诉我们,教材是一种资源,积极主动地对课程进行适当地编排、调整、补充,创造性地组织教材、用好教材、用活教材,是应该提倡的教材观。 《伊索寓言》是苏教版国标教材第九册的一篇课文。课文选用了《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三则寓言故事,每则寓言都通过与动物有关的故事,揭示一个道理,让学生从中受到启迪,获得感悟。  相似文献   

9.
<正>一、背景分析寓言,篇幅短小,言简意赅,寓意于言。在语文教学中,寓言的地位不容小觑,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在寓言教学中,不少教师想当然地以为教学的重点是揭示寓意,这使得寓言教学陷入"摘抄寓意、背诵寓意"的怪圈。寓言,特别是先秦时期的寓言,都根植于一定的文化土壤,这里的文化土壤是指寓言所处的历史背景。在寓言教学中,寓意的揭示固然重要,但寓言背后的文化内  相似文献   

10.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日:‘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这是选自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上》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揠苗助长》,  相似文献   

11.
邵玉霞 《教育艺术》2004,(11):19-20
知识是一个载体,不同的教学内容承载着不同的教育意义。同样的教学内容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去看,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意义。所以,有些时候就需要我们巧妙地借用“他山之石”以攻玉。  相似文献   

12.
易名 《高中生》2013,(5):57-57
韦编三绝:比喻读书勤奋。孔子年老时,回家乡编书和讲学,工作挺忙的,但仍坚持学习。有一次,他得到一部《周易》。这是一部很难读懂的古书。孔子把几十斤重的《周易》抱回家去学习,一遍不懂,再来几遍。  相似文献   

13.
小学寓言故事教学中情境教学的策略运用,激活了学生强烈的主体意识,弥补了学生对故事审美的心理需求,也打破了老师们一贯以来以解读寓意作为唯一终极目标的僵化模式。学生从浅白的语言文字里读出了生命的温度,这里没有旁观,没有分析推断,只有故事正在真实地发生。  相似文献   

14.
课堂实录 师:上课。我先露一手:我画得可好了,想看吗? 生:(齐声)想。 师:画得不好别笑我。  相似文献   

15.
钟静 《现代语文》2009,(7):100-101
学生们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学前班就开始接触语文,可语文到底学什么?到底该学什么样的语文?就是现在的大学生也会被问得张口结舌,这不是夸张,而是发生在笔者的大学语文课堂上的事实。鉴于此,笔者认为,现在语文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存在两个方面根本问题:1.语文教育工作者不知道教什么样的语文。2.语文学习者不知道学什么样的语文。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相似文献   

16.
今天。我欣赏了昆山市实验小学姜敏老师执教的《寓言二则》,这节课犹如习习春风拂面而来,让人耳目一新。在语文教学提倡优质高效的今天,姜老师为我们竖起了一根标杆,会使我们少走许多弯路。下面就以《寓言二则》中的《揠苗助长》为例,谈一下我的学习感受。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不乏意义深刻的寓言,进行合理的寓言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学生身心成长。但在目前的寓言教学中,教师并不能完全将寓言的主旨与思想传递给学生,要利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才能提升寓言教学的教学质量。综上所述,以《揠苗助长》为例,对小学语文中的寓言教学进行研究,旨在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大众对于本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更是成为当下小学教育的重点关注内容。而汉字作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学习汉字不仅是对一种语言文字的学习,更是对我们中华文化的学习。本文从学习成语故事的角度来探究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在教学中,教师越来越重视从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评价、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变革.新旧思想的碰撞,传统理念与现代理念的交融,成为时下数学课程改革的最强音.在一线随课堂调研时,我们发现由于对新理念理解的偏差,对新教学方式操作的失衡,很多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很多困惑,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区.这也引起了我的一些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20.
前几天,我参加了市里某知名小学的开放周研讨活动。由于是开放周,来听课的人不少,因此,不论是对这所小学的老师还是学生,这都是一次自我展示的良机。但是,那一天发生在小学六年级语课上的一幕,却令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