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伯牙绝弦》这篇文章短小精练,字字珠玑。笔者在2010年福建省“汉字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汇报活动中,聆听了厦门市前埔北区小学林睿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之后,不禁被她别样的教学设计所打动与折服。现撷取几个典型片断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2.
邓燕萍 《福建教育》2006,(10A):32-33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闫老师教学《伯牙绝弦》一课,课堂犹如流淌着柔美的音乐,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闫老师对教材有深入独到的解读,教学设计独具匠心,让学生和听课教师沉浸在“高山流水不息,千古知音难觅”的境界里,课堂如高山流水,曲韵悠长,发人深思,至今余音袅袅。现撷取两个片段与大家共赏。  相似文献   

3.
推荐理由:近年来,听过很多教师上《伯牙绝弦》。如果说听其他名师上《伯牙绝弦》是如饮美酒的话,看林老师的课则是醍醐灌顶!原来,古文教学不仅仅是诵读,更是科学恰当的汉字文化的解读、文明智慧的传颂。  相似文献   

4.
<正>魅力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发扬学生的激情和个性,在课堂40分钟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本人结合执教《伯牙绝弦》一课,谈谈创建魅力课堂的途径。《伯牙绝弦》选自《列子·汤问》,只有5句话,77个字,而这77个字里却讲述了"伯牙摔琴谢知音"这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伯牙子期间的深厚情  相似文献   

5.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伯牙子期,佳话流传。《伯牙绝弦》选自《列子·汤问》,全文虽不足百字,但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寻味。在反复研读文本之后,我确定教学目标为引导学生体会“三美”:一是文言文的简洁、流畅,朗诵时的节奏之韵美:二是伯牙和子期被夸大到极致的友情之凄美;三是《高山流水》乐曲之幽美。  相似文献   

6.
教材分析:《伯牙绝弦》是义务教育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25课,它是一篇文言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潸然泪下。  相似文献   

7.
【教材文本里有什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走进汉字,由今溯古,我们翻开的是一帧浩瀚的文化长卷。"知音"源起春秋,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伯牙绝弦》,谱写的是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的华美诗篇。《伯牙绝弦》作为教材文本有它特殊的价值:初步接触文言文,能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的大  相似文献   

8.
《伯牙绝弦》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中的一篇文言文,讲述的是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以琴相识、以琴相知,最后因子期早亡,伯牙破琴绝弦、遂成绝响的动人故事。全文只有77个字,但背后却有着深厚的人文内涵和情感。如何让学生透过文言文的深层解读和情境体验,使学生真切感受伯牙与子期高山流水般的“知音”深情。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在课堂实践中。我感受到“对比”是破解《伯牙绝弦》情感密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伯牙绝弦》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珍贵友情。王崧舟老师说:罗才军老师将《伯牙绝弦》分为五个文化节点,利用蒙太奇的手法还原故事的场景,再配以古文朗诵,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掌握了本课的主要内容。笔者听了罗才军老师、钱峰老师、闫学老师执教的这一课,深受启示。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一册的《伯牙绝弦》,有两个浙江特级教师的经典课例让人称道,一为闫学所上,一为钱峰所上。从下面的教学实录不难看出,他们各自对文本都有独到的解读。闫学老师抓住"绝弦"组织教学,钱峰老师则抓住"高山流水"组织教学,各有侧重,各有理解,也各有精彩。  相似文献   

11.
《伯牙绝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全文不足百字,却将伯牙善鼓、钟子期善听以及伯牙为什么绝弦准确传神地表达了出来。这是一篇比较浅近的文言文,只要教师稍作引导,学生就能读懂课文内容。从该课的课堂教学来看,教师大多让学生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词逐句理解课文内容。因为  相似文献   

12.
<正>听了百家课堂中张宏老师《伯牙绝弦》一课,感触很深,是呀,"高山流水不息,千古知音难觅",伯牙为失友人而悲痛绝弦,被世人称作千古佳话。张老师的课设计独特,扎实有效,情意浓浓,让人回味无穷。【片段一】预习汇报识知音师:现在简单汇报一下你的预习所得。生:通过预习,我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有俞伯牙和钟子期,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它出自《列子》与《吕氏春秋》。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课文较短小,77个字,5句话,讲述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知音之交的故事。这篇文言文明自如话,古今字义相差不大,教学时可以利用教材的这一特点,培养学生结合注释,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伯牙绝弦》选自《列子·汤问》,是一个流传千古的寓言小故事。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本中蕴含的"知音"文化为故事本身平添了一些传奇的色彩,也使得不少老师愿意并深入探究将其转换成课堂的教学价值。翻阅《辞海》,对"知音"一词的解释为:相传春秋时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听出  相似文献   

15.
赵志祥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不仅给我们带来听觉上的享受,更让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人文的魅力,也真真切切地领略到名师的教学智慧。作为语文教师,只有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在属于自己的三尺讲台上演绎出"信手拈来的精彩"。  相似文献   

16.
《伯牙绝弦》讲伯牙与子期高山流水般的情谊,文质兼美,感情丰厚。如此佳作,正是进行迁移创新作文的好范本。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5课。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感知语言特点。2.品读课文,体会知音深情。3.拓展阅读,感受知音文化。教学过程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古文——《伯牙绝弦》。(读题)师: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板书:伯牙子期)  相似文献   

18.
听了百家课堂中张宏老师《伯牙绝弦》一课,感触很深,是呀,"高山流水不息,千古知音难觅",伯牙为失友人而悲痛绝弦,被世人称作千古佳话。张老师的课设计独特,扎实有效,情意浓浓,让人回味无穷。【片段一】预习汇报识知音师:现在简单汇报一下你的预习所得。生:通过预习,我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有俞伯牙和钟子期,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它出自《列子》与《吕氏春秋》。  相似文献   

19.
笔者有幸在一次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听名师讲课,对杭州名师闫学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印象最深。《伯牙绝弦》是一篇只有77字的短小古文,讲述了俞伯牙破琴绝弦谢知音的故事。老师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带领学生通过诵读思考、感悟交流,理解伯牙子期之间的情感历程,体会"真正的知音"的深刻内涵,并在  相似文献   

20.
陈虹 《教育文汇》2012,(7):40-41
我一直喜爱《伯牙绝弦》的故事,为伯牙的真性情所感动,便选了它作为县骨干教师送教下乡的示范课。其间磨课三次,每一次都有所悟,有所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