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她是越剧舞台上华容婀娜的俊小生,也是商业舞台上韬略雄心的俏木兰。十年的越剧生涯,她用"艺术之美"为弘扬传统文化奉献自己的青春;转战商海,她投身房地产,用"建筑之美"赋予原本冰冷的钢筋水泥以灵魂与生命;回归文化,她让中西艺术在赛丽美术馆中交融、生发、延展……同时,她热衷于慈善事业,立志成为慈善家。夏赛丽说,"追求艺术之美、建筑之美、低碳之美、生活之美、信仰之美贯穿我的学习、创业生涯"。在她看来,  相似文献   

2.
秋风送爽时节,好戏连台。10月12日晚,荡气回肠的新编历史越剧《大唐骊歌》在温州大剧院拉开了第三届中国越剧艺术节的帷幕。本届中国越剧艺术节,围绕“戏曲故里、文化浙江、越剧盛会、人民节日”主题,突出“汇集越剧精品,展示地域特色,实践文化惠民,凸显市场运作”的办节思路,搭建起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平台,集中展示中国越剧艺术繁荣的最新成果,进一步推动越剧艺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外大传播》2006,(10):31-31
2006年中国越剧节10月在浙江省绍兴市举行,由国家文化部、中国越剧艺术节组委会、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绍兴市人民政府承办。本届越剧节是自越剧诞生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家级越剧艺术盛会。  相似文献   

4.
与其他地方戏曲剧种相比,越剧的历史不算太过久远,110年来,她逐渐发展成中国第二大剧种,在国外还享有“中国歌剧”的美称。
  对越剧的欣赏,一直以来,人们大都把眼光聚集于剧目和流派唱腔上,其实,越剧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根基应当在戏曲音乐方面,这不容忽视。为此,笔者带着对越剧的崇敬,走访了与新中国同龄的浙江越剧团。  相似文献   

5.
徐沙 《文化交流》2006,(6):6-10
2006年3月,一个属于越剧鲜花簇拥的春天:全国各地拉开了纪念越剧百年华诞大幕,高朋满座,嘉宾云集,鲜花如海,笑脸如花。这场纪念活动一直延至10月。接着,当中国越剧艺术节中轰轰烈烈的“越女争锋”大奖赛刚刚降下帷幕,优秀越剧剧目大奖赛又火爆登场,来自全国的21台越剧20个艺术团体,一台又一台地向节日献礼……越剧百年纪念是全国戏曲工作者的盛大节日,也成了5000多万越剧观众的盛大节日。正如今年10月16日举行的越剧百年庆典会上,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所指出的:“越剧诞生于浙江,繁荣于上海,影响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声名远播东南亚及全球华人…  相似文献   

6.
活跃在当今越剧舞台上的国内十大越剧表演院团的国家一级演员、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白玉兰奖得主,他们是钱惠丽、吴风花、陈辉玲、李敏、王君安、陈飞、舒锦霞、谢群英、吴素英、张小君、陶琪、赵志刚、黄美菊、萧雅、陈娜君、章瑞虹等,称得上是流派纷呈、艳丽多姿.这么多明星联手打造<梁祝>,并赴北方城市青岛、烟台、沈阳等地巡演,南方剧种在北方受到了非同寻常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7.
出生浙江嵊州、活跃于舞台多年的越剧表演艺术家周宝奎,创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古代老妇人形象,如《红楼梦》里的老祖宗《、珍珠塔》里的方朵花《、碧玉簪》中的阿林娘等等,不知有多少“越剧迷”为她扮演的角色所倾倒,通过电影的输出以及她随团出国演出,在海外也博得了众多的知音  相似文献   

8.
越剧曲调清悠婉转,优美动听,长于抒情,其绵软的唱腔、曼妙的曲调极富江南灵秀之气,彰显吴越文化艺术特色。越剧这朵奇葩历经百年,不断发展,如今作为我国第二大剧种,在大江南北艳丽绽放,其缕缕馨香飘逸海内外。  相似文献   

9.
北方多票友,南方多戏迷,诞生越剧的浙江,当然是越剧迷的故乡。但是随着南北艺术的广泛交流,各种地方语言的广泛交融,吴侬软语的南方人竟然也祭起了票友的旗号,玩票玩得特别闹猛。 票友玩的是京剧流派的精、气、神,讲究的是“神似”,追求的是京剧的博大精深。浙江京剧票友们过“戏瘾”的机会很多,一展技艺的场所比比皆是:京剧联谊会组织的交流演出  相似文献   

10.
正茅威涛、蔡浙飞、李云霄——浙江越剧小百花的三代演员,现身罗马尼亚的锡比乌市。此行,她们是去参加第26届锡比乌国际戏剧节。这次戏剧节上,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艺术家在城中各大剧院、音乐厅等场所举办了500多场活动。茅威涛作为表演艺术家受邀参加,首次在海外艺术节上开设"越剧工作坊",教授中国的越剧艺术。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是越剧艺术教育家金荣水逝世60周年纪念,作者觅迹马塘——如果没有落地唱书、没有金荣水,也许浙东一个叫"马塘"的小乡村不会有草台、不会有水袖。初冬的一天,迎着稀疏的淡阳,笔者走进浙江嵊州马塘,走近越剧曾经的中心。  相似文献   

12.
茅威涛,中国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她在舞台上演绎了一个又一个风流倜傥、秀雅俊儒的男性角色,引得无数戏迷竞折腰;郭小男,中国著名戏剧导演,他的创新理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戏剧神话,夺得了不少大奖,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两个个性分明、事业成功的人是怎样走在一起,将各自的生活和艺术轨道并行前进,放射出更加夺目光彩的呢?让我们来听一听他们夫妻俩的首次诉说。  相似文献   

13.
正从落地唱书到女子科班,从山歌民谣到悠悠清韵,她在江南秀美的山水田园中孕育,她的精气神沾染了吴越民间生活的烟火气,与江南百姓的文化血脉相依相偎、相辅相成。经过114年的传承发展,她不仅有几百出传统和现代的优秀剧目,数以亿计的忠实观众,还拥有一批享誉全国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她,便是越剧。  相似文献   

14.
“奉还百姓一文钱,留得清白在人间……”悠扬的乐曲,清新婉转的唱腔,投入的表演,使一尘不染、一心为民的“一钱太守”刘宠清廉的形象、感人的故事展现在京城观众面前。惯见才子佳人的越剧舞台,瞬时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剧场中不时响起阵阵掌声。今年2月26日晚,由绍兴小百花艺术中心创作排演的新编廉政越剧《一钱太守》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举行汇报演出。  相似文献   

15.
王陈 《文化交流》2007,(4):88-89
越国故都、西施故里诸暨为繁荣西施故里旅游文化,进一步激发广大市民对戏曲艺术的追求,浙江卫视、诸暨市旅游局、文化交流杂志社最近联合举办了西施故里《戏迷擂台》越剧赛。  相似文献   

16.
正尽管隶属于斯拉夫语系的波兰语和汉语中那个柔情悠远的越剧唱腔完全不同,但艺术可以穿越语言的桎梏,跨越地域的不同,成为文化和文明最好的交流方式。应中国波兰交流发展基金会邀请,浙江越剧团一行50余名演职人员奔赴波兰巡演。无论是波兰的首都华沙,还是凯尔采、拉夫科夫这些城市,演出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牡丹亭》在华沙的演出,创造了在谢幕时观众掌声持续8分钟的纪录。而具有男女合演特色的越剧演出《越华如水专场》在波兰凯尔采和克拉科夫的演出,同样受到了当地观众的热烈肯定,越剧男女合演在波兰大放光彩。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条培养艺术新秀之路,一条带动戏剧全面改革之路,一条使古老剧种赢得现代观众之路。它使浙江的越剧面貌焕然一新,众口皆碑。它正方兴未艾,必将取得更大成就。  相似文献   

18.
现代越剧奠基人袁雪芬,在越剧改革、表演艺术和培养新人诸多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刊特约上海越剧院著名编剧薛允璜先生撰写此文,借以纪念这位越剧艺术大师。  相似文献   

19.
越坛素梅香     
徐晓阳 《文化交流》2009,(10):33-36
绍兴小百花艺术中心吕派花旦吴素英凭借越剧《李慧娘》一戏,成功获得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当喜讯从5月18日的颁奖晚会上传出后,素迷们奔走相告,吴素英在接受朋友们的祝贺时,也喜极而泣。这是一朵迟开的“梅花”,但她越发显得娇艳夺目。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个多民族组成的文明古国,戏剧 遗产极为丰富,剧种也颇为复杂多样,流传甚广的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昆剧等及各少数民族的剧种中,不仅具有浓郁的艺术特色和地方特色,更具有深厚的历史性、文学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