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容闳生活于晚清社会转型大变革时期,他顺乎当时世界工业化发展的潮流和国内洋务派自强求富之急需,以“教育救国”为己任,筚路蓝缕,为晚清留美教育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其留美教育计划虽然中途夭折,但其影响仍就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2.
晚清留美幼童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留学生。他们回国后大多用尽所学为祖国服务,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但由于封建体制束缚等种种原因,幼童赴美没有最终圆满结束,没有能够更大限度地发挥其历史作用,实为遗憾。反思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的过程和命运,对于我们今天应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1881-1908年间的留美运动,正处于官派留美幼童计划夭折、以庚子赔款余款支持留美的高潮到来之前,是近代留美运动史上的沉寂时期.无论是官费生还是自费生,人数都很少,与当时的留日大潮相比,不过是涓涓细流,人数虽少,却赓续不断.到1900年,清末新政才使官派留美运动重新兴起.在1900-1908年间,留美生的人数已达300余人,其特点是:学业成绩优秀,在清政府举行的多次留学生考试中,留美生都名列前茅;所学科目十分广泛,有数学、物理、化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哲学、医学等数十种;其中还出现了中国最早进入美国军校的学生,出现了最早赴美留学的女性群体;他们最早在美洲大陆组成了中国留学生团体,藉以相互周济和砥砺.晚清留美生人数虽少,但他们对民族和国家均有雪耻图强的信念,大多是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的积极参与者和支持者.回国后,他们荜路蓝缕地开诸多学科领域之先河,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领域的贡献尤其突出.有的还驰骋于外交、政治等领域,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是中国近代留学史上出类拔萃的群体之一,在中国的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领略了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威力。为了摆脱困境,维护大清帝国的尊严,奕忻和曾、左、李等人发起了旨在“富国强兵”的洋务运动。为了培养能胜任洋务发展的人才,洋各派萌发了派人出国留学的想法,这与容闳的教育报国计划一拍即合,最终促成了中国近代史上这次大规模公费出国留学。  相似文献   

5.
历史不是我们要摆脱的腐朽之物,而是滋养我们的生命之源:晚清留美幼童人文教育之史是值得当今人文教育借鉴的泉头活水,启示当今人文教育如何做到科学与人文并重,如何做到人文知识与人文之法相互配合,如何发挥人文教育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晚清开始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留美和留欧教育开启了留学教育之风。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中,派遣留学生的留学教育是它对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幼童赴美留学和船政局派遣的留欧学生是晚清政府派出去的第一批留学生,开创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先河。开展及分析留美与留欧教育二者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有利于得出对留学教育的评价,进而引起对当今留学教育的反思。  相似文献   

7.
晚清公派幼童留美计划酝酿于江苏,江苏给予留学计划设计者容闳荣誉与声望,构造了留学计划与权利结合的桥梁。江苏给予留学计划新的信息,使之从模糊的构想变为清晰的计划。晚清幼童留美计划起步于江苏,预备学校建于此,主要经费源于此,众多幼童来于此,江苏成为留学计划的实施基地。晚清幼童留美计划之所以选择江苏,是因为其地缘上的区位优势、经济优势、文化优势提供了留学计划必需的阳光、雨露和营养。  相似文献   

8.
文化传统、社会习俗以及教育是规训晚清人身体的主要途径。融入权力的礼仪规范,将士人身体紧紧束缚在以权力为核心的礼仪之下。作为社会习俗,缠足在直接造成女性双足伤残的同时,还限制了妇女的身体活动和行动能力。将书本作为知识来源的教育传统,辅之以身体惩戒,限制了求学学子的身体舒展。在外来文化的催化作用下,晚清人对人有了新的认识,人的身体开始受到重视,以人的现代化为特点的教育现代化开始起步,人的身体得到初步解放。  相似文献   

9.
10.
晚清自官费留美后,继有官费留欧之举。在留欧教育中,留学法国又占居着重要地位。本文将晚清的留法教育分"洋务运动"时期、"百日维新"前后和"重行新政"时期三段进行爬梳整理,发掘了若干教育史料,试图还原历史的真实,并对各个时期的特征和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
12.
晚清时期,清朝统治者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被迫实行了教育“新政”。通过教育“新政”,以科举制为主体的教育体制走到了尽头,产生了近代新式教育体制,形成了新式知识分子群体,从整体上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孙家鼐作为晚清的教育家,他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他创办京师大学堂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完备的办学主张和办学理论。在他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及隶属于京师大学堂的医学堂和武备学堂,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遵循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路线 ,运用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对晚清教育宗旨的理论基础、演变过程及其内容、形态和意义作了深入细致、系统全面的整理和评述 ,从而揭示了教育宗旨这一概念在清季五十年间由简单到丰富、由分散到综合、逐步规范一统的运动轨迹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5.
我国近代教师聘任始于晚清兴办的新式学堂中洋教习的聘任,此举打破了我国任用教师的传统方式,把教师聘任的理念引入我国教师管理之中.以京师同文馆为首的一批新式学堂在聘任洋教习的实践中进行了有益尝试,积累了宝贵经验.京师大学堂制订了我国第一部教师聘任章程,探索了教师资格认证标准,明确了教师职称序列,规范了教师聘任合同,为后世留下一笔宝贵的教育遗产.探析晚清时期大学教师聘任的特点和影响,对今天的高校教师聘任制度建设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只是到了近代,在“欧负美丽”冲击下,中国文化才透出一丝新气息。而与这种景象格格不入的,是当时教育腐败造成的官僚阶层“无才相”、“无才吏”、“无才将”,学校中“无才上”。“军兴以来,论者多患科举之弊,请筹变通之法”。整治科举教育,已开始汇入社会改革大潮。清流派正是“患科举之弊”、“筹变通宵之法”“论者”群当中的一员,他们的教育思想,显现出抨击科举、萌发改革的特证。  相似文献   

17.
甲午中日战争的风云已过去125年,此次战争深刻地影响了当时国际局势的走向。清王朝和日本这两个亚洲"明星"的国运也因此次战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次战争的胜利标志着日本跻身于帝国主义强国之列,并开始大踏步地走上侵略扩张之路;空前屈辱的《马关条约》一经签订,清王朝的真正实力暴露无遗,直接诱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从此山河日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单地介绍了对外法语教学中的旁支——专业性法语教学从最初到现如今的四个阶段,通过分析每个阶段的特点,展示了这一教学模式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9.
从总理衙门到外务部——兼论晚清外交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总理衙门到外务部,虽是清政府在列强威逼之下的无奈之举,但它却有力地推动了晚清外交的近代化。一方面外交机构从无到有,从权力分散到集中统一,这种艰难的发展过程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在民族矛盾加深的情况下对外交认识的深化。另一方面从尝试出洋考察到正式派遣使臣,使领制度得以确立,从而增强了清政府独立办外交的能力和信心。同时从选派幼童留学到储才馆的成立,为近代化的外交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晚清域外游记是古典散文的近代转型中颇为重要的一环,从域外游记到新文体,晚清海外文人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域外游记则是还原这一演变过程的最佳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