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口述史作为口述史的一个分支,遵循其内部发展特点和口述史在中国发展的关键节点逻辑,可将中国教育口述史研究进展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1980—2003年)、兴盛阶段(2004—2018年)、独立阶段(2019年至今)。回顾过去四十多年,中国教育口述史研究的对象和领域逐渐拓宽;研究学者的背景越来越多元;理论研究的意识逐渐增强。展望未来,应辩证地认识中国教育口述史在中国教育学和口述史学界的价值定位;重视中国教育口述史制度建设;加深对中国教育口述史基本理论研究;注意中国教育口述史与情感史、教育学史的结合;强化与其他同行的学习与交流。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湘西苗族鼓舞传承人口述史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湘西苗族鼓舞传承人年龄偏大,传承人断层现象明显;缺乏对湘西苗族鼓舞传承人口述史的专题研究。而进行湘西苗族鼓舞传承人口述史研究可提升传承人话语权、丰富苗族鼓舞史料、挖掘传承人身体记忆、留存即将逝去的"声音"。提出应从尊重传承人意愿与隐私、重视访谈资料的文字转录工作、加强苗族鼓舞传承人口述史的数字化保护、培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专业人才等方面推进苗族鼓舞传承人口述史研究。  相似文献   

3.
摘要:口述史以口述的形式追忆历史,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述历史,以口述者的经验与学识讲述历史,让后人能从“人”的角度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感知历史,从而传承历史与其承载的文化。武术家口述史研究,聚焦武术家这一武术领域极具代表性的群体,为中国武术史补充口述历史史实,使武术史“见事更见人”,这是丰富和完善当代中国武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和关键路径。以新中国武术发展和个人经历为主线,运用口述史研究方法,经制订提纲、初访交流、正式采访、文字整理、史实考证等步骤,访谈整理了武术家门惠丰教授的武术经历及其参与的武术史事,旨在推进新中国武术史研究与建设。内容包括:习武与授武之路、武术文化交流、创立东岳太极拳、武术继承与发展等。  相似文献   

4.
摘要:口述史以口述的形式追忆历史,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述历史,以口述者的经验与学识讲述历史,让后人能从“人”的角度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感知历史,从而传承历史与其承载的文化。武术家口述史研究,聚焦武术家这一武术领域极具代表性的群体,为中国武术史补充口述历史史实,使武术史“见事更见人”,这是丰富和完善当代中国武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和关键路径。以新中国武术发展和个人经历为主线,运用口述史研究方法,经制订提纲、初访交流、正式采访、文字整理、史实考证等步骤,访谈整理了武术家夏柏华教授的武术经历及其参与的武术史事,旨在推进新中国武术史研究与建设。内容包括:竞技武术训练、竞技武术套路比赛与执裁、武术散打试点与规则制定、撰写与主编武术教材、电视剧武术指导工作、武术研究院工作、武术交流活动、师徒传承、职业经历总结等。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有使用口述史方法进行革命精神传播的传统。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一,通过对沂蒙精神的口述史研究实践,发现口述史研究过程中,访谈者与受访者的关系构建是否成功对研究效果具有较大影响。如果将访谈者与受访者的主客二元关系转变为双重主体关系,共同构建口述史料,将有利于促进口述史料的客观性,进而有利于沂蒙精神传承的主动传播,同时,亦可以构建对老兵们的主体关怀,进而更好地讲述革命故事,增强历史自信。  相似文献   

6.
摘要:口述史以口述的形式追忆历史,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述历史,以口述者的经验与学识讲述历史,让后人能从“人”的角度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感知历史,从而传承历史与其承载的文化。武术家口述史研究,聚焦武术家这一武术领域极具代表性的群体,为中国武术史补充口述历史史实,使武术史“见事更见人”,这是丰富和完善当代中国武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和关键路径。以新中国武术发展和个人经历为主线,运用口述史研究方法,经制订提纲、初访交流、正式采访、文字整理、史实考证等步骤,访谈整理了武术家张山先生的武术经历及其参与的武术史事,旨在推进新中国武术史研究与建设。内容包括:国家级武术裁判员的产生、学校武术开展情况、武术外交工作、散打运动的试点、1980年武术座谈会和1982年武术工作会议、武术科研工作、国际武术联合会技术委员会、武术段位制、主编及参编武术教材、武术研究院成立、文革时期的武术、武术挖掘整理工作、竞技武术工作等。  相似文献   

7.
唐德刚先生,作为海外华人中从事口述史的开拓者,其口述史著作众多,并且形成了自己的口述史观和方法论。特别是其从事口述访谈到口述资料的整理、撰写等一套的方法,对当下从事口述史实践尤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摘要:口述史以口述的形式追忆历史,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述历史,以口述者的经验与学识讲述历史,让后人能从“人”的角度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感知历史,从而传承历史与其承载的文化。武术家口述史研究,聚焦武术家这一武术领域极具代表性的群体,为中国武术史补充口述历史史实,使武术史“见事更见人”,这是丰富和完善当代中国武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和关键路径。以新中国武术发展和个人经历为主线,运用口述史研究方法,经制订提纲、初访交流、正式采访、文字整理、史实考证等步骤,访谈整理了武术家吴彬先生的武术经历及其参与的武术史事,旨在推进新中国武术史研究与建设。内容包括:北体求学、社会习武、北京武术队建队、传统武术与运动员训练、武术兴趣培养和优秀运动员培养、举办国际套路培训班、报方案“解禁”散打、从影经历、组织大型武术活动、武术入奥与科研、国外教学与交流、武术进入中小学会议、全国武术比赛规则讨论、获优秀教练员和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反右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经历、武术人社会责任等。  相似文献   

9.
为了理顺"口述史"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发展脉络,分析影响口述史博物馆化的相关主要因素。采用文献资料和个案研究方法,重点以北京奥运博物馆为个案研究对象,介绍北京奥运博物馆"奥运口述史"项目的创新尝试和实施过程,分析"奥运口述史"项目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通过对"奥运口述史"一期项目获取的第一手资料的归纳和分析,对"奥运口述史"项目的意义,一期成果的特点和价值等给出了定性评价。对"奥运口述史"项目的后续推进,北京奥运博物馆的长远发展,如何实现二者相融合、共发展的创新方式和途径做了有益的探究。旨在更好地发挥北京奥运博物馆的功能与优势,更好地为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传承中华文明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央苏区红色文化是土地革命时期苏区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是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来源。作为中央苏区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重要手段的口述史,已越来越引起学界的重视,口述史在研究、宣传中央苏区红色文化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由德国歌德学院北京分院、陕西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联合举办的“妇女口述史国际学术研讨会”1998年9月6日-8日在西安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有德国北威州科学研究中心和德国洪堡大学的妇女学专家与来自全国各地的“20世纪中国妇女口述史”课...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口述史的研究形式,从概念内涵、技击内涵、科研内涵三方面进行探讨,寻找太极拳内涵研究的新视野。并指出:“定身法,筑拳‘势”’、“招无用。大而化”、“存静气,思高远”是其新视野的代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环境史作为新兴的历史学分支学科,其发展和研究离不开历史文献的支撑,但由于环境史在历史学科中的特殊性,一些文献中不常被人关注的内容恰恰是环境史研究的重要史料.据史料中所见环境史信息的分布状况,按史料的来源、史料记述的内容、历史时间的纵向排列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不同类型的环境史史料进行整合和分类.在具体的分类过程中,对口述史料、田野考察资料、考古史料和其他非文字史料等特殊史料和文献的处理也值得注意.环境史文献的分类进行梳理及研究,对推进环境史文献学的建构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4.
口述史既是概念也是方法,它在妇女研究中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于发现了被政治家、历史学家认为“非官方非正式”因而无关紧要的社会经历。它的另一个功绩在于发现了历史主体的主体意识。口述资料主要区别于传统史料的方面不在形式,而在于它能直接用于对历史编纂学史料的评价,历史学家和采访者自己就是这种史料的作者之一。这对于采访本身及以后对采访的评论都有重要意义。作为史学家,不应只滞于对采访录本身进行阐释,还必须把访谈录放到历史的大环境去。一份口述史料的可靠性并不在于它的客观真实性,而在于它的主观真实程度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口述史方法等,借助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对木兰拳百万娘子军之谜进行文化解释。研究认为木兰拳吸引人、留住人的主要因素是:消费对象的明确化,技术生产的新体验,音乐节奏与技术动作的统一、舞武结合等健与美的完美表达。旨在丰富木兰拳理论,为国内外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民俗体育是我国乡土特色的重要体现形式,多以地方性、区域性形式体现且各具特色。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随着经济发展,娱乐以及文化的需求变化,民俗体育的发展越来越不受重视,甚至面临绝迹。转秋千是莒北地区流传已久的、颇具特色的一项民俗体育活动,以此为个案,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深度访谈、口述史等方法,探究莒县秋千会的历史变迁和社会现状,解析民俗体育活动的社会功能及其在乡土社会存在的现实意义,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武术拥有自己的集体记忆和文化特质,传统武术赛事是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通过文献资料、历史研究、口述史以及比较研究等方法,首先,分析了传统武术赛事文化识别的实质和传统武术赛事推广中文化识别塑造与尝试过程;其次,对域外武技赛事的文化识别进行探析;最后,明确传统武术赛事应树立民族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识别是传统武术赛事市场推广的核心,传统武术赛事推广应考虑到持久性和前瞻性,坚守传统武术赛事的文化识别就是坚守民族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8.
舞狮是一项历史悠久、独具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运用文献资料、口述史、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南狮运动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历程进行深入研究,对构成南狮运动文化的基本因素进行论证和阐述.研究表明:南狮运动的最早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和民族文化特性.南狮运动具有竞技、健身、娱乐等多种价值,是我国重要的体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9.
从文化生产的视角出发,探究踏脚遗产的文化转换历程,为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个案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口述史等研究方法,对不同历史背景下踏脚由“武”到“舞”的生存空间、技术生产和意义重组等过程进行阐释。研究认为:踏脚的生存空间由最底层的生存需求转变为高层次的个人以及社会需求;技术体系随着生存空间及社会需求的不同由“武”转变为“舞”;意义重组由早期的“尚武”之意,在社会变迁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转换为“爱情、地位、身份、集体记忆、相互在场、传承教育”等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20.
当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过程中,学科交叉与融合致使研究方法“跨界”。文章对案例分析、口述历史、体认表达等3种“当红”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方法进行了反思,提出:当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案例研究目的不是单纯对案例的描述阐释,更为重要的是深层挖掘和理论建构;口述历史是史学工作者需对口述史料加以注释、认证、说明的成果;体认表达的理性化指“体认”应立足于西方认知理论的逻辑起点。同时,应聚焦于强化研究方法的规范与完整,关注于研究问题之上选取恰当的研究方法,注重于围绕研究问题合理地选择和组织事实材料,专注于注重证据链的形成与研究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