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公交移动电视,是在广播电视技术数字化背景下出现的一种安装在公交车上的移动新型电视,它变传统电视的固定性为移动性,它的出现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它正在逐渐成为与人们生活联系紧密的新媒体。一、公交移动电视传播的受众特点公交移动电视从产生到现在仅仅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它的迅速发展,与其自身的传播优势是密不可分的。公交移动电视具有强制性、移动伴随性、传播内容短  相似文献   

2.
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效果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交移动电视是在广播电视技术数字化的背景下出现的一种安装在公交车上的移动的新型电视,它变传统电视的固定性为移动性,拓展了电视的受众群。[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杭州移动公交电视传播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交移动电视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它变固定接收方式为移动接收方式,是一个重大变革。事实上,移动多媒体的发展将成为区别甚至超越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第五媒体"。当然,也有人把公交移动电视称之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之后的"第六媒体"。但是,无论怎样界定公交移动电视,我们都不能否认,它的迅速发展给传媒产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公交移动电视作为媒介新形态,其独特的视听移动性、强制性、广泛性、时效性等的传播优势,很好地满足了人们对即时信息和娱乐的需求,因此有人把公交移动电视称之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之后的"第六媒体"。近年来,我国各大、中城市电视台依托自身媒体优势,拓展传播新渠道,积极发展公交移动电视,使其成为电视传媒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有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已有60多个大中城市相继开通运营了公交移动电视,其中包括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特大型城市,  相似文献   

5.
公交电视是现代科技手段的产物,近年来迅速占领各城市的公交市场,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媒介选择。但从传播的效果来看,却不尽如人意。本文以CCTV移动传媒为样板,分析其成败得失,并探讨公交电视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陈彬 《报刊之友》2012,(1):56-57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壮大,公交移动电视以其特有的传播性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融入了百姓的生活。由于公交移动电视具有开放性的传播环境和数量庞大且组成复杂的受众人群这一独特性质,给公交移动电视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特性也存在固有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其发展速度。文章从大众传播这一角度出发,研究了从诞生之初的公交移动电视到其传播现状,从其媒介特性到其传播困境等方面的问题,旨在探寻符合这一移动传媒特质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公交车载移动电视的传播优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近,杭州广播电视集团拟成立公交车载移动电视公司。这标志着继报刊、广播、电视、户外、网络之后,公交车载移动电视将以"第六媒体"的姿态在杭州传媒市场兴起。 公交车载移动电视作为一种全新的大众传播媒体,其目标受众就是在城市公交车移动过程中短暂停  相似文献   

8.
杨旭 《东南传播》2012,(6):67-68
车载移动电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广播电视技术、移动通讯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一项新兴媒体产业。车载电视提供给人们一种新的信息接受方式和思维方式。随着车载移动电视制播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特别是公交车载电视在运营机制上逐步走向正规化、专业化道路,人们开始接受并熟悉这个看起来陌生的"新媒体"。兰州市作为中国西部的一个重要城市,公交电视已经成为普通市民在户外接触最多的视听媒体之一。本文通过对120名曾经乘坐过公交车的兰州市民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兰州市普通乘客在乘车外出时的收看意愿、公交电视的传播效果以及改进措施等。  相似文献   

9.
兰州公交移动电视效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菲菲 《新闻世界》2009,(8):117-118
近几年,移动电视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传媒经济中一个新的增长点,公交数字移动电视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兰州市作为中国西北部的一个重要城市,公交数字移动媒体也已成为普通市民在户外接触最多的媒体之一。本文通过对近200名乘坐过公交车的兰州市民(兰州公交数字移动电视的受众)进行调查,分析兰州市公交数字移动电视在实际收看效果、节目的设置安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广播电视发展新领域——移动电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车、飞机、汽车、轮船,现代化的代步工具解决了社会在高速发展中物资、人员流动的需求。电话、互联网、广播电视解决了信息流动的需求。信息化的社会需要做到无论是谁、在何时何处,都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信息。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正是构筑信息大道最迅速、简便、廉价的手段。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时代,更是为广播电视业务发展拓宽了新的发展天地,移动电视正是利用了广播电视传播的数字技术而拓展出来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11.
徐馨 《新闻世界》2010,(12):84-85
公交电视是新兴的移动传媒,以公交电视为载体的节目与广告可凭借公交电视的传播特性,对不同层面的受众展开有针对性的传播,以达到预期的传播目的。本文从公交电视媒介的分析入手,以青岛321路公交车为例,归纳分层受众的特点,探究如何选择精细化的公交电视节目与广告。  相似文献   

12.
邓新云  尤瑞 《今传媒》2013,(1):47-48
作为一种新型的移动媒体,公交移动电视不仅继承了传统电视媒体的特征,还拥有其独特的传播特点,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传媒产业的一个经济增长点。南宁市公交移动电视在覆盖面及其对受众的影响程度上仍处于初级阶段,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公交移动电视的发展状况,笔者通过实地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试图了解这类新型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对受众所带来的利弊影响及存在的发展空间,同时对移动电视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更多的建议和意见,以便更好的规范与管理。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传媒学者和专家都认为新时期的电视传播是"超媒体"的时代。做为大众传播媒体,广播电视可谓是其中的主力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面前,广播电视传媒的主要职能和相关传播领域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与此同时,新时期的广播电视也受到创新发展的新的传播模式的冲击和影响。在受到影响的相关因素里面,播音主持专业规律被差异化和忽视的现象,所以在新时期面前必须维护播音主持专业的严肃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的媒体环境下必然会出现新的传播方式与相应的传播创意,3G技术的发展为广告的传播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它不仅影响着商业的营销策略,也为公益宣传拓展了思路。公益信息在国内移动网络终端用户中的传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公益信息传播的几种主要的能够凸显移动终端优势的传播形式,以及移动网络终端的公益信息传播特点和优势。笔者提出了移动网络终端公益广告信息传播的几种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传播者、传播受众、传播方式、收视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特性,并以杭州公交移动电视的运营发展为例,提出了相应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6.
传媒格局的改变中国广播电视业近年来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在繁荣发展的背后也蕴藏着巨大的危机。随着数字化技术普及运用和更多的传播平台、通道的商业化运营,如IPTV、公交移动电视、3G手机电视、今年即将上天的数字直播卫星等,其中任何一项商业化运营的突破都可能会带来电视传媒市场的重新洗牌和电视市场边界的重新定位。其深层次根源主要有三种情况:其一,同质负效应导致微利。在现代市场,产品优势就是竞争优势,这要求电视节目通过追求差异来表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根本上赢得市场份额。而趋同效应的出现,使得优秀电视节目丧失…  相似文献   

17.
公交移动电视新媒体的价值之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岩 《记者摇篮》2009,(12):63-63,39
公交移动电视始见于2001年的新加坡,随后这一新型户外电视传媒传至我国的香港、台湾等地。2003年1月1日,上海东方明珠移动电视的开播,标志着移动电视在中国大陆的开始。此后,公交移动电视在我国遍地开花,如今一些二三线城市也纷纷开播了公交移动电视,国内的公交移动电视商也已多达数十家。  相似文献   

18.
移动数字电视方兴未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绪  王鸣媛 《今传媒》2005,(10):52-53
如果说20世纪末是中国电视传媒迅猛发展的时期,那么21世纪初将是电视传媒向数字发展和电视产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实现广播电视数字化、多功能化、产业化发展的一支重要网络媒体支柱——交互移动电视近两年异军突起,标志着广电事业高科技和网络信息平民化时代的到来。作为一种新兴媒体,移动电视具有覆盖广泛、反映迅速、移动性强的特点,它除了具有传统媒体的宣传和欣赏功能外,还具备城市应急信息发布的功能,移动电视的特殊性注定其要走一条特殊的个性产业化之路。数字移动电视的移动载体主要有:公交车、出租车、公务车、私家…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公交移动电视作为一种新型的大众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影响着人民大众的生活。一方面,公交移动电视具有传统电视便捷、高效的优势;另一方面,它也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缺陷。因此,如何有利的运用公交移动电视节目已成为当前移动公交电视行业突破瓶颈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20.
公交移动电视传播效果的考察与评估——以南京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公交移动电视的发展,人们快乐地体验着公交移动新媒体带来的便捷。公交移动电视是否真的适应了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其节目编排、传播效果、产业价值和前景展望是否值得瞩目和期待?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本着从实际出发、为实践服务的宗旨,力图发掘以上问题所在,分析存在原因,并提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