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本好看的书——读《季羡林传》■郝雯霞不读书的生活是真正凄凉而寂寞的。书能够抵御心灵的寂寞。我想说的是,你应该挑一本好看的书来读。我用了四天的时间读完了这部60多万字的《季羡林传》。我感到精神振奋,觉得认认真真地做人和认认真真地做学问是人生中非常美好...  相似文献   

2.
这套22本书组成的丛书,五百多万字,我是以最快的速度读完的。这种快,不是赶任务,而是拿起就被吸引住,手不释卷,一本接一本地读,越读越有一个强烈的想法:这是一部难得的新闻教科书。这套丛书,由新闻作品与新闻论文两部分组成,而且同一个作者的书基本上也是由这两部分作品组成。这样的组成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事实与理念:新闻  相似文献   

3.
你能在3个月的时间内读完20多部世界名著吗?不可想象。一部《悲惨世界》,一部《战争与和平》,都是百余万字,读完这两部书一般恐怕也得三个月。可是我做到了。  相似文献   

4.
这些天正在读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听我的一个好朋友说,从头到尾读完这部本的人好像不是很多,我自己也是断断续续读了好多年,迄今还没有读完第二本。然而,这却是我深爱的一部书,什么时候拿起来都能读下去,说得上是百读不厌。我甚至生怕读完了再没有了,就像小时候得到好吃的糖果不舍得一口吃掉一样。这两天  相似文献   

5.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第三军团》,是一部写中学生生活的20多万字的长篇,由于视角独特,吸引我很愉快地读完了它。近年来,常听到人们对儿童文学创作颇有微词。或指责此类作品“老生常谈,没有新意”,或责备某些作者“脱离现实,追奇猎异”。读了  相似文献   

6.
庞进 《今传媒》2006,(6):35
这些年来,能让我逐字逐句、通篇读完的书是不多的。其原因,一是自个儿的忙,时间像上帝手中的螺丝,总是个紧;二是书的吸引力不够,不好看。一般情况是,先读开头的一两页,若有庸琐、夹生、疙里疙瘩的感觉,后面的就顶多翻一翻,不再细读了。心里说,你的文字不够精到,反映出你做事不够认真,功力也不到位,那么,我还有必要花时间来读吗?28万字的《回家》,是我花了几天时间,一字一句读完的。合上书的最后一页,我便给延鸿飞打了电话,说你这本书写好了,也出好了,看得出来,每一篇、每一段、每一句,你都是用足心思、精打细磨了的。其思想和艺术,也都达到…  相似文献   

7.
张云雁、李全所著的《大眼睛的希望——解海龙“希望工程”摄影纪实》一书,我一接读,就不能释手。一气儿读完的近十个小时中,书中的人物、事件、曾一再感动得我热泪盈眶。直到现在,书中所展现的那一颗颗托起祖国希望的美好心灵,依然深深震撼着我的感情。  相似文献   

8.
人非生而知之,我也不例外。我在大学读的是狄更斯的小说,莎士比亚的戏剧,培根的散文。那时梦想的是当一个翻译家或英语教师。没想到毕业后组织上一声令下,我就来到新华社,一干就是30年。记得分配到新华社对外部第二天,组长就给了我一堆关于全国劳动模范尉凤英的材料,有分社来稿,有剪报,要我用英文编一篇人物特写。面对这堆材料,我茫然不知所措。万般无奈,只好耐心看完材料,动手写一篇英语作文。辛辛苦苦干了三天,洋洋洒洒写了万把字,送给英国专家改稿,不到半小时就给退了回来,要我按新闻写作的要求重写。就这样写了进,送了…  相似文献   

9.
近日夜读,断断续续读完了新华日报总编辑刘向东著的《东流集》。这个集子是作者从170万字的作品中选出33万字编辑出版的。读之,受益匪浅。刘向东同志即使当了新闻“官”,仍笔耕不辍,“近三年平均每年写稿三十篇。”  相似文献   

10.
阅读的进程     
前言我们天天在接触阅读,阅读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对阅读又了解多少呢?知之甚少。我本人是一个阅读爱好者,读书之余,也常常想,怎样才能够算作一本书读完了、读好了?过去,只要对一本书通读了,就认为是读完了。近些年,书读得多了,对读书的感觉和想法也就随着多了。读完了一本书,常常似有未尽之意,不了之情,又再读之。这一读不要紧,发现第一次读时,有许多重要之处没有在意,还有一些地方毫无印象,更有一  相似文献   

11.
1998年的这件事将写入新闻史:美联社仅用了6秒钟就将13万字的斯塔尔报告发给了其用户。在水门事件发生的那个年代,传送相同字数的电讯需要30多个小时。近年来,整个媒介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又为美联社制造了许多新的竞争对手,迫使其改革应对。  相似文献   

12.
看到“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这个题目,通常想到的是那些我们很熟悉的几个概念和比喻,写40多万字,能写些什么呢?我是带着这个疑问来读刚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陈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个世界史迷,自认为对欧洲史了解颇多,因此对于此类著作拿在手上总是草草翻过,大凡觉得没什么精义可言,吸引不住我的兴趣。但这部陕西人民出版社推出的拉尔夫.乔治.劳埃特的《大逆转1919——希特勒反犹背后的欧洲史》,我却是一字一字地读了下来,读完感触颇多,最重要的就是,它颠覆了我惯有的认知,当然,它与众不同的历史书写方式也让我疯狂。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历史的细节在丢失,但与此同时,很多原有的结论又会重新得到审视。《大逆转1919——希特勒反犹背后的欧洲史》  相似文献   

14.
古今名人大多善于读书,读书讲究方法是他们成就大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本”经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提出:“根据自己的专业选定一些需要精读的书,要一本一本的读,在同一时间内只能读一本书,一本书读完了才能读第二本。”历史学家郑天挺指出:“精读一本最好的书,要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人,一处地,一件事,都要能清楚,  相似文献   

15.
真的是很久不看小说了,人过40岁,似乎看透了人世,身旁的人和事都难以相信,更不用说那些杜撰出来的东西了。可就在新千年即将开始的时候,我竟然3天没动窝,读完了一本30多万字的小说——《沙祭》。 3天来,我混入书中的人物中间,走进了寒风刺骨黄沙弥漫的大沙漠,走进了近乎残酷的陕北高原,和他们一起唱、一起跳、一起哭、一起笑。是的,这3天是我近几年少有的美丽的日子。窗外下着雪,屋子里弥漫着陈美醉人的小提琴曲,那时而激昂,时而悠扬华丽,时而悲怆的旋律,就像是专门为这本小说配的乐曲,形成了一个奇异的氛围。我突然发现,现代与传统、都市与乡村、富丽与贫困是可以如此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沙祭》讲述的故事遥远得恍若隔  相似文献   

16.
今年10月,我一口气读完40万字的<知识信息管理>付印稿,欣喜和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诚如黄宗忠教授在<序>中所言,这是图书馆实务和理论由信息管理转入知识管理的第一部著作,而且观点新颖、体系完备、论述科学、文风严谨,真是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17.
要我为读者推荐几本书,我首先想到的是法国的大仲马,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插图本的<三剑客>和<基度山伯爵>.前者六十三万字,定价30元;后者一百万字,定价40元,价廉物美.<三剑客>和<基度山伯爵>是大仲马的伟大作品,我是二十来岁的时候第一次读到它们的,也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书,当时我不吃不喝不睡,几乎是疯狂地读完了这两部巨著,然后大病初愈似的有气无力了一个月.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得到一本名为《乌拉特原生态调查》的书。读了其中的一篇,就放不下手,越读越有兴趣。几天下来我一口气读完全书。这是一部新闻采访原始记录的汇集本,是值得一读、读后会引人思考的书。《乌拉特原生态调查》(以下简称《调查》),是人民日  相似文献   

19.
看到“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这个题目,通常想到的是那些我们很熟悉的几个概念和比喻,写40多万字,能写些什么呢?我是带着这个疑问来读刚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陈力丹的新著《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的。但是,我很快就进入了马列思想的活的境界。通过这本书的分析,他们不再是需要仰头看的崇拜者,而是与时代和具体的生活经历融为一体的思想家或政治家。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世  相似文献   

20.
巢峰 《编辑学刊》2007,(5):47-48
我做出版工作,特别是编辑工作是历史的误会.我是一个没有读过什么书的人.小学没有读完,初中读了三个月,就是我的全部学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