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魏铮 《鸡西大学学报》2009,9(6):110-111
乡亭制度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在地域上可分为边疆地区乡亭制度和内郡地区乡亭制度。以汉宣帝时期为中心来看,在边疆地区乡亭隶属于候望系统,在内郡乡亭不属于“乡”、“里”这一行政系统,而“承望都尉”属于军政系统,并在主“禁盗贼”的同时兼有一些民政功能。  相似文献   

2.
3.
元明清时期,是封建中央对云南民族地区治理较为成功的时期。在其所采取的各项治理措施中,对民族地区基层社会组织的改置与重构,导致国家法律在各民族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明显加强和深入。国家法的广泛适用与民族地区基层社会组织变革互相影响、相互促进,推进了封建国家对云南民族地区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农村女性脱农离村步伐加快,但人数仍远远落后于男性。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是女性脱农的前提条件,而升学是女性脱农最主要的方式,从而显得脱农女性整体文化水平较高。从脱农女性的流向看,她们缺乏跨阶层的长距离流动机会,绝大多数生活在社会中层或中下层,并有部分女性脱农后沦为城市的底层。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农村女性要想真正离开农村走进城市并安定下来,还存在着许多障碍。  相似文献   

5.
19世纪,基督教传到中国西南地区,并渗透到了黔西北彝族地区的威宁县板底村。板底村是一个典型的彝族聚居村落,不仅有独特的民风民俗,还有自己特殊的宗教信仰体系。基督教作为一种外来信仰文化,势必会与当地的文化发生碰撞并相互调适。而基督教信仰文化所具有的动态性,也促使其自身的不断变迁。基督教信仰文化在板底村长期发展,既获取生存空间,也形成自己的特色。因此,只有研究分析板底村基督教信仰文化的形成、变迁、文化碰撞与调适等,才能全面了解板底村基督教信仰文化的体系以及其与当地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城市游憩商业区是城市游憩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同时也是城市旅游的重要吸引物.本文对RBD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归纳出城市RBD3种主要类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上海、武汉RBD发展研究,提出了城市RBD发展的主要形态模式,旨在为国内城市RBD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抗战初期,河北省大城市及交通要道附近地区成为沦陷区。当时,国民党员以个人身份与中共进行广泛的抗日合作。随着抗战深入以及各地国民党组织的恢复,国共两党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磨擦。考其磨擦产生的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双方还存在着对敌后政权和民众团体领导权的争夺等矛盾。这些原因所起的负面作用,最终导致国共两党基层关系彻底走向对抗。  相似文献   

8.
北侗是侗族的一部分,由于地域背景及社会经济背景的差异性导致其形成了与南侗有别的文化形态。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遥感技术对研究区居住建筑、道路、边界、区域等聚落构成要素及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从自然生态、社会经济、文化与制度三个视角分析了影响北侗聚落空间形态的因素,旨在为进一步探索北侗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以及规律奠定基础,为北侗聚落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木渎高级中学2014级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等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研究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学校体育教学、体育活动的安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对建国以来唐代田园诗研究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回顾与评价。主要从唐代田园诗研究的发展历程(三个发展阶段)、研究的基本格局(整体研究和重要作家作品研究)等方面进行回顾;指出近六十年来唐代田园诗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整体研究不够全面、深入;作家作品研究极不均衡;研究选题重复,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田园诗与山水诗的界定模糊等。  相似文献   

12.
通货膨胀一直是经济学界争论较激烈的问题之一。通常人们认为通货膨胀是纸币发行过多造成的。但通过对汉、唐时期通货膨胀现象的研究,说明了金属货币流通中同样也会发生通货膨胀问题,因而可从汉、唐时期的经济思想中总结出一些值得借鉴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广泛搜集和充分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尝试对二十世纪唐代咏史怀古诗的研究历程进行回顾与总结,将其分为发轫期、发展期、兴盛期三个阶段,对每个阶段的研究状况进行大致勾勒,总结其成就与不足,以期对新时期唐代咏史怀古诗研究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教育组织机构书院发端于唐代后期,至北宋形成制度.唐代河北有书院出现,开展了教育活动,在全国占有一定的地位,并从人文精神、自然环境与教育资源等方面绵延后世,具有历史的传承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两汉、三国、唐代巴蜀地区三次开发的不同历史背景、具体内容和效果,总结了汉唐间巴蜀地区开发的历史经验。这些历史经验对我国的西部开发,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碑志萌芽于先秦,定型于汉魏六朝.碑志定型后形成相对固定的形式:在不太长的篇幅内历叙墓主的籍贯、世履、德行以及身后境况等,形成"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的局面.以韩愈、柳宗元等优秀作家为代表创作的唐代碑志,在对汉魏六朝碑志发展与超越的过程中体现出如下特点:"行文言道,人人殊面";"澹宕多奇,不类旧常";"记事书法,必无所苟";"情之至者,流为至文";"文从字顺,词必己出".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史籍和出土文献中关于内郡都尉僚属的记载,认为都尉的僚属及机构设置大体上是模仿郡太守的相关设置,而这一设置可能起源于秦代.同时,其模式也与中央的内朝、外朝相似.  相似文献   

18.
唐代常熟文学以诗歌为主体。邑人诗僧常达的五律组诗《破山山居八咏》饶具禅理禅趣。来常熟游览并留下诗篇的有常建、皎然等。常建题写于常熟破山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最杰出的名篇之一。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张旭与常熟也有一段因缘。  相似文献   

19.
两汉京兆霸陵县(邑)承袭秦芷阳而来,自“文帝九年(前171)以芷阳乡为霸陵”至曹魏正始五年(244)改为霸城县,前后共计沿用415年。西汉景帝时将部分辖地划出分置南陵县(邑),东汉时期南陵县(邑)并入杜陵县,使霸陵县(邑)南界稍有变迁。以文献记载为基础,结合地形地貌及考古材料,初步考定两汉京兆霸陵县(邑)四界,东、北、西、南县界分别为铜人原东边缘、渭水、白鹿原荆峪沟(鲸鱼沟)、魏家寨及长乐坡一线,大体符合“山川形便”的划界原则。  相似文献   

20.
蹴鞠,起源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发展于汉魏,繁盛于唐宋,至明清渐衰落。汉魏时期的蹴鞠运动具有浓厚的对抗竞技性,作为军队训练的手段,受到统治者和军队的重视。唐代则向单纯的娱乐健身性发展,成为一大社会民欲,逐渐失去了军事竞技和训练的作用。宋代蹴鞠运动职业化,表演色彩浓厚,出现了专业组织。自明以后在宫中遭禁,转向民间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