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错位一】错失亮度一瞥而过[案例]《天火之谜》一课教学片段出示: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师:从哪些词语中,你体会出富兰克林激动的心情?生:我从"欣喜若狂""喊"中,感受到富兰克林的激动和高兴。生:我从"成功了!"感受到富兰克林的兴奋。生:我从三个"!"中,也感受到富兰克林的激动。师:请带着这份激动的心情,动情地读一读这句话。  相似文献   

2.
[课例]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天火之迷》教学片断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天火之迷》讲述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不惜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冒着危险进行“风筝实验”的故事。表现了富兰克林勇往直前、大胆探索的科学研究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实验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理解“风筝实验”的过程是这篇文章的重难点,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创设了宽松  相似文献   

3.
着眼美国图书馆事业先驱富兰克林的生平,阐述富兰克林创建北美第一所凭证图书馆和第一所公共图书馆的事迹,分析富兰克林创建公共图书馆的特点,论述富兰克林创建公共图书馆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贠旭 《华章》2011,(21)
《印花税法》颁布前后,富兰克林正作为代理人在伦敦申张殖民地人民权利.起初,富兰克林支持《印花税法》.但是由于殖民地人民反抗《印花税法》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富兰克林最终放弃了支持的主张.  相似文献   

5.
《富兰克林自传》是美国最重要的自传作品之一,其讲述了富兰克林从贫困到富足,从精神上的无知到在世界享有声誉的自我奋斗与实现过程。富兰克林现身说法,以自己的经历生动阐释了美国精神的内涵。其中其提出的13条美德则是对美国精神中占重要地位的清教主义的反映,而实用主义思想更是奠定了富兰克林对美国精神建立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父母必读》2012,(2):155-155
小乌龟富兰克林想邀请小熊来家里做客,并且安排好了一切。小熊也开心地来到富兰克林家。睡觉的时候,小熊一会儿就亮起了手电筒。怎么了?  相似文献   

7.
传记创作要求忠实于现实事实,翻译传记作品则要求对现实事实和文本事实的双重忠实。译编工作的不严谨可能导致传记翻译之于事实的失落。多个《富兰克林自传》中文译本提到富兰克林的墓志铭只有"印刷工富兰克林"这七个字,考证发现这一表述是不符合事实的。富兰克林其人其事译入中文语境之后,其墓志铭常被用来佐证富兰克林的谦虚品格。然而,富兰克林真实墓志铭的内容不能证明他谦虚,也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惯以推崇的内敛低调,这是译介过程中文本内容的失实和人物形象的偏转。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解读富兰克林的《自传》,并结合相关历史文献,探讨了富兰克林的宗教观、教育理念、文学观。得出结论是:虽然富兰克林本身是著名的知识分子,也是富有成就的作家,但是对实用主义的过分强调,使其具有初步的反智倾向,为后来美国社会中盛行的反智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曹卫华 《初中生》2011,(7):29-29
曾有记者问美国伟大的科学家富兰克林:“你怎么能做那么多事呢?”富兰克林笑了笑,说:“你看看我的时间表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10.
在富兰克林报社前面的商店里,一个男人手里拿着一本书,犹豫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开口问店员:“这本书多少钱?”“1美元。”店员回答。“1美元?”这人又问,“你能不能少要点?”“它的价格就是1美元。”没有别的回答。这位顾客又看了一会儿,然后问:“富兰克林先生在吗?”“在,”店员回答,“他在印刷室忙着呢。”“那好,我要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见见他。”这个人坚持要见富兰克林。于是,富兰克林就被找了出来。这人问:“富兰克林先生,这本书你能出的最低价格是多少?”“1美元25美分。”富兰克林不假思索地回答。“1美元25美分?你的店…  相似文献   

11.
富兰克林轮是一个深受任课教师和学生欢迎的静电演示实验,富兰克林轮形象地展示了静电学中的尖端放电现象,根据作者多年来在复旦大学自学物理实验室和复兴高级中学自主物理实验室开设的选修课的教学实践,发现富兰克林轮除了作课堂演示,还可以拓展成学生自主实验,涉及的实验内容  相似文献   

12.
香烟的启示     
星期六下午1点钟的时候,富兰克林太太把家门锁好,开车到超级市场去采购食品,因为今天晚上她要在家请几个朋友来吃饭。3点钟的时候,富兰克林太太买了许多东西回到家,她掏出钥匙正要开门,突然发现门虚掩着,定睛一看,门锁已经被撬坏了。她吓了一大跳。"失窃了!"她的脑中立刻跳出这么三个字。富兰克林太太发了一会儿呆,猛地想  相似文献   

13.
打磨自己     
富兰克林是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小时候并没有好的学习条件,12岁那年辍学,他进入一家印刷厂当学徒。不久,富兰克林就对写作萌生了强烈兴趣。此时,恰逢《新英格兰周报》在该厂印刷,他便想拜一位报社的资深编辑为师,借助名师提高自己。经打听,富兰克林得知,有位叫费恩的老编辑博学多才,便决定拜他为师。体弱的费恩本想推脱,但富兰克林苦苦相求,他只好勉强答应。但他提  相似文献   

14.
袁雪生博士的《〈富兰克林自传〉与美国精神》,2008年9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著作是文艺研究新视野丛书之一,是作者在南京大学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全书21万字,主要内容有“《富兰克林自传》研究述评”、“富兰克林的道德自我完善”、“自我书写、身份建构与自我实现”和“实用主义精神下的美国梦”等四章。著作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对《富兰克林自传》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5.
正《天火之谜》(国标本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一文采用烘托的手法,用过去人们对雷暴的害怕,来烘托富兰克林为了探索自然的奥秘而毫不惧怕的精神;用别人的嘲笑,来烘托富兰克林坚持自己观点的勇气和决心,使人感到富兰克林最终获得的成功既是来之不易的,也是弥足珍贵的。在教学中,同学们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揭开雷电之谜》记叙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用风筝引雷电的故事。富兰克林是18世纪美国的科学家、外交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曾经参加美国独立战争。还参与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深受美国人民的景仰。  相似文献   

17.
美国著名科学家、民主主义者乔·富兰克林在他的散文《终生为徒》中陈述自己的一段经历。当他初到华盛顿特区的一家杂志社工作时 ,遇到了一位对他要求奇严的编辑 ,这位编辑名叫弗恩。富兰克林第一次交稿 ,弗恩抛给他的一句话是 :“乔 ,如果你对一个字的写法没有把握 ,烦请你查一查字典!”弗恩规定富兰克林每天得写成一篇文章放进他桌上的盒子里 ,哪天若是没有 ,他会敲着盒子说 :“乔 ,文章呢 ?”弗恩用诸如此类的要求和语言培养和塑造了富兰克林这样著名的人物。那么 ,让富兰克林长期尊敬、崇拜乃至依赖的这位弗恩先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相似文献   

18.
名人趣典     
皇兰克林论坤士十八世纪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有位黑人仆人.他总是问富兰克林:“主人,绅士是什么东西?”富兰克林有一次告诉他:“那是一种生物,是一个能吃、能喝、会睡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解读 《天火之谜》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试验"的故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试验,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作为故事,课文有一条显而易见的线索就是事情的发展。起因是:在人们心目中雷暴一直是个可怕的东西。经过是:写富兰克林通过风筝实验终于揭开了"天火之谜"。  相似文献   

20.
《富兰克林自传》既是一部世人所赞颂的经典自传,也是一本包含了诸种善与美的道德律令手册。但是,在《自传》中,富兰克林表现出了明显的男权意识及歧视妇女的倾向,其叙述也体现了作者的男权政治话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