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研究生教育改革 促进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是指通过一定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具有深厚理论基础、掌握多门学科知识、精通多种技能、善于运用创新科学思维、对多门学科领域发生兴趣并取得交叉科学研究成果的人才。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往往是最富创新精神、最具科学创造力的人才,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国家教委1995年颁发的《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加强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因此,培养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该予以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科间的壁垒逐渐打破,通过学科交叉融合解决越来越多的医学前沿问题."新医科"在此背景下孕育而生,期望改变教育模式,培养复合型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为了让医学生适应新的医学教育,分析了"新医科"对多学科背景复合型医学人才的需求,探讨了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期复合型医学创新人才成长.  相似文献   

3.
王剑  胡吴进 《考试周刊》2011,(4):145-146
学科的交叉发展与培养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关注点。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是促进体育学科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分析复合型人才的含义与特征,以及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提出通过树立创新教育观、重构体育专业教育体系、营造创新的学校人文环境、建设高素质的创造型体育专业师资队伍等措施,促进学科交叉的教与学,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4.
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具有多学科交叉、亲产业强实践的复合型工程人才势在必行。厦门理工学院以福建省首个水务工程专业为载体,以科学改革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为核心抓手,以教学软件与硬件建设为两翼支撑,探索了复合型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教学培养方案改革方面,多措并举构建了水利、土木、环境以及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且重实践的课程体系;在软硬件建设方面,构建起一支100%为“双师型”亲产业的师资队伍,建立了一批多学科交叉的校内教学与创新创业实验室体系及校外实习基地。  相似文献   

5.
独立学院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其核心在于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跨学科、多领域、宽层次的复合型人才。本文提出了改善独立学院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措施,完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提高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6.
构建多学科集成与交叉的培养环境与机制,培养未来能够解决综合性重大科技和社会问题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各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共识和趋势,也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课题。对国内外有关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研究的已有成果进行综述,在总结与分析现有成果的同时,指出了对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研究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认为构建多学科集成与交叉的培养环境与机制,培养未来能够解决综合性重大科技和社会问题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各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共识和趋势,也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课题。介绍了美国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的情况,重点分析了美国研究生教育与科研训练一体化项目,并给出了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生物信息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前沿学科,生物信息学是一门由计算机技术、数学、生物医学多学科综合交叉的新兴学科,对本课程的学习,除了要求掌握获取和利用大量生物数据信息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外,还要求掌握相关的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分子生物学等医学基础知识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培养的是复合型、交叉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构建多学科集成与交叉的培养环境与机制,培养未来能够解决综合性重大科技和社会问题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各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共识和趋势,也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课题。与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相比,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具有知识多元、问题导向、协同创新等特性,也具有非常迫切的驱动力。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有其生成路径和一些重要特征。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定位与特色选择合适的学位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论IT人员职业素质的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复合型IT实用人才缺乏,教育方法手段落后,严重阻碍了该行业的进步,因而,对该学科的重新整合,是提高该职业高级人才素质的基本前提。实行通才教育,把多功能团队看作一个强有力的创造力量,实行通才教育的模式探索及多学科的组合交叉发展,以便为软件设计人才创造发展平台,为现代社会培养从事IT设计与项目开发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面对当前艺术设计教育改革中存在的学科单一培养模式的问题,提出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模式中应重视多学科、多领域知识和技术融合的培养模式,以适应当前市场需求培养多种规格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劳动教育的实施目标是培养善于解决实际问题,在劳动中手脑并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我们的教学过程倾向于面对真实、复杂的生活问题情境,运用多学科解决真实的劳动问题,手脑并用,促进学生发展劳动创新能力.在劳动教育中开展STEM项目,将多门学科内容组成有机整体进行劳动教育,有助于多学科知识的融合运用,解决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复杂问题,...  相似文献   

13.
学科交叉教育已成为新时期我国高校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交叉学科教育的特点,针对我国高校目前开展交叉学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改革管理运行机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专业教师团队、共享学科交叉研究创新平台,以及组建交叉学科导师组等措施,加快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合适的人才。当今社会,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因而高校在人才教育过程中需要从多学科交叉的视角出发审视各个学科的发展。高校思政课受到学科属性影响,更需要进行跨学科教育,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外在推动,也是高校思政课教研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从当前高校思政课多学科交叉教研工作的现状来看,在学生专业属性、师资意愿及能力、学科属性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对多学科交叉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研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如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原则、强化思政师资团队建设、加强高校有关部门的统筹与协调,旨在为高校思政课教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国家高职院校学科改革的必然趋势。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过程中,学科交叉融合成为高职院校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及学校创新及竞争力的当务之急。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高职法学教学改革理念,已成为法学教学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重要举措,只有如此才能适应国内外对法学教学的需求。本文从我国高职法学教学现状及问题、多学科交叉培养的基本含义及意义、以多学科交叉培养为导向的高职法学教学改革策略等三个方面来对我国法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及方向等进行阐述,以期对我国建立多学科交叉培养为导向的高职法学教学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赵盖 《教育教学论坛》2023,(10):177-180
目前研究生培养模式大多采用单一的导师负责制,培养过程中受限于专业、导师以及学科,研究生在短学制内能够接触到的科研资源和训练有限,尤其在没有大项目支撑的情况下,学生的综合科研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与提高,难以培养新时代肩负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和破解工程难题的高科技人才。通过对多学科交叉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的研究,有利于打破学科壁垒,模糊专业界限,加强学科交叉课程体系建设,从而培养能够承担国家重大任务的高层次、跨领域、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7.
<正>2010年以来,STEM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界一个颇受关注的新名词。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的简称,主要强调的是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从而使原本分散的学科形成一个整体,让学生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学习情境中开展合作探究,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实现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中培养面向21世纪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而项目式学习  相似文献   

18.
食品科学是整合和应用多个学科的基础学科理论研究食品的物理、化学和生化性质以及食品加工原理的一门交叉学科。从与食品科学关系紧密的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医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的角度探讨食品科学教学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培养具有多学科领域专业知识的复合型食品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述了学科文化与学科融合的含义,分析了学科文化在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育人作用,探讨了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科文化融合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促进学科文化融合与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措施:按一级学科招生、培养、授予学位;加强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方式的更新;构建多学科、多领域、多导师联合培养制度等.  相似文献   

20.
仿生材料是材料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涉及材料、化学、物理、力学、机械等学科研究领域。“仿生表面”课程知识点符合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性课程既是当今知识融合的需要,也是培养材料学科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文章从研究性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材和课件、教学方式、考核模式四方面进行探讨,并结合实际教学中获得的反馈进行总结。多学科交叉研究性课程对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