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绿》与《荷塘月色》同是朱自清先生手笔,这两篇文章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描写一样形象细腻,文辞一样秀美可人,笔调一样清新脱俗。但是,过细体味,深入比较,我们便会发现,这虽同是写景抒情的散文,却存在着微妙的差异,差异何在?概括地说,就是前者“浓”,后者“淡”。《绿》的浓和《荷》的淡首先从景物描写的色泽表现出来。《绿》中,作者为了显  相似文献   

2.
范小青的小说特色素得一“淡”字,《上海文学》第3期“月月小说”栏推出的这两篇就具此风格。《爱情彩票》讲述了三个爱情故事:老一辈披有浪漫外衣的爱情、中年一辈空浪漫的爱情和年轻一辈少浪漫的爱情。爱情本来是“浓”的,彩票也是绚烂的,但爱情和彩票连在一起,就变得既“淡”又“脆”。虽然人人都可以买彩票,人人也都抱有中彩的热望,但中彩的毕竟是极少数,即使中了也不过是运气好而已。把爱情与彩票勾连在一起,是一个巧妙的构思,它把人们心中永恒的圣火变成了一簇易逝的烟花。不过,所失也恰恰在于这样的巧妙太容易被人看到了。相对于《爱情彩票》来说,《在街上行走》更得“淡”的妙处:不细品  相似文献   

3.
<正>那辆攀爬车,天生就该属于我或许跟大多数人不太一样,我对我的童年记得很清楚,但我最难忘的记忆只与自行车有关。我四岁时已经学会骑自行车了。那时候父母忙着自己的事,我每天的乐子就是骑着自行车到处跑,往往玩到很晚才顶着一头大汗、一身泥灰回家。印象里没少因为这个被骂,但我乐此不疲,毕竟骑自行车的感觉太好了,仿佛在和风赛跑。  相似文献   

4.
著名学者梁漱溟总结自己的养生经验,概括为一句话:“情贵淡,气贵和”。 情贵淡,并非薄情、寡情,淡乃清淡也。人都是有感情的,人的感情或浓或淡,若做不到感情“淡若水”,也要浓淡相宜为好。情切不可太浓,太浓则伤身,诸如:爱情、亲情、友情……情浓得化不开时,突然遇到意外,就无法自拔,为情所伤。因此,情还是淡些好。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描写争权夺嫡的斗争,历来很少受到注意。在特殊的历史年代里,曾有些红学家为抬高《红搂梦》的“政治”价值,想方设法地寻找有关“雍正夺嫡”之类的东西,甚至一个“四”字、“臭男人”三字上找到了“骂雍正”“骂皇帝”的证据:并认定全书在写宝玉、黛玉、晴雯等为一方对贾政、王夫人、袭人为一方的“两条路线的斗争”。虽言之凿凿,揆诸作品实际,难以令人苟同。  相似文献   

6.
《背影》这篇抒情散文,叙述的是父亲在车站为儿子送行的情景,展现出劳碌奔波,老境颓唐的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慈爱,抒发了作者在生活困顿,精神压抑的境遇中对父亲的深挚的怀念。作者用朴实无华的文笔叙写了一件平常然而深深印入脑海的事实。文章以“背影”作为线索贯串全文。“背影”的四次出现(两次虚见,两次实睹,或略或详,或浓或淡),被评论家誉为“文眼”、“主脑”。这篇课文的确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体味。  相似文献   

7.
小苗圃     
在动物园里,有许多小汽车。小汽车可好玩啦,还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呢!小鸡车叽叽叽,小鸭车呷呷呷,小猫车喵喵喵,小狗车汪汪汪,小羊车咩咩咩。 有一天,小鸡、小鸭、小狗、小猫、小羊正在草地上玩,一只小白兔蹦蹦跳跳走过来,对小动物们说:“我们一起玩个游戏好不好?”小动物们一听可高兴了,忙问:“怎样玩呢?”小白兔说:“大家把眼睛闭上,都上自己的  相似文献   

8.
据《青年参考》报道,北京大学将《青花瓷》的歌词作为其自主招生的考题,让考生们纠错。北大考题一出,立即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认为,“素胚”不能作主语,应该是“素胚上”比较合适。也有人认为“笔锋”不可能“浓转淡”,只有“笔墨”才能“浓转淡”。  相似文献   

9.
纸碗烧水     
“同学们,你们知道纸碗烧水这个小实验吗?”说完老师把“纸碗烧水”四个字写在了黑板上。看着这四个字,同学们都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不知道”,“怎么可能呢?”“老师一定是骗我们的”……“同学们不知道吧!看我这儿。”49双眼睛马上把目光转向老师,只见老师拿起一只精致的小纸碗,把碗中倒满冷水,将一支蜡烛点燃,将小碗放在蜡烛上燃烧。过了一会儿,没有动静。正当大家猜疑时,奇怪的事发生了:水在碗里冒出了白气,由淡到浓,一会儿沸腾了。“水开了!”“太奇怪了!”教室里也沸腾了。“有人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这简短的话立即让大家安静了下…  相似文献   

10.
“香港哥哥要来啰!”“香港哥哥要来啰!”多多捏着一只贴了香港邮票的空信封,在他的小伙伴们跟前奔走相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则忙忙碌碌地在准备。多多的棋呀、书呀、积木呀、面具呀、刀枪棍棒呀,凌凌乱乱的玩具全被妈妈一鼓脑地拾掇好,锁在壁橱里,说是送走了香港哥哥再玩。多多从电视里知道香港靠着蓝蓝的大海。多多常听人说香港很富很富,小汽车流水似地在马路上跑,去香港的人都买回电冰箱  相似文献   

11.
笔者认为第四册《教师教学用书》中《虎丘记》的译文有两处不妥,兹论析如下:1.将“虎丘去城可七八里”一句直译为“虎丘离城只有七八里”,译文中将“可”译为“只”是错误的。“可”无“只”这一意义。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可知“可”有“大约、约计”意项,该意项的例句为“夺其军,可四十余人”(《史记·高祖本纪》)。课文原句的“可”放在一个约数“七八里”前,表示对路程的推测,与上面词典用法完全相同。此句中“可”应为“大约、约计”意,所以正确译文应为“虎丘离城大约有七八里”。2.将“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译为“想在这…  相似文献   

12.
教材与学情分析综合应用“自行车里的数学“是在第三单元“比例“之后安排的。旨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圆、排列组合、比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自行车里的数学“主要研究两个问题: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其内在结构的关  相似文献   

13.
教材与学情分析综合应用“自行车里的数学“是在第三单元“比例“之后安排的。旨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圆、排列组合、比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自行车里的数学“主要研究两个问题: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其内在结构的关  相似文献   

14.
《三国演义》是一部尊儒反法的历史小说,它的要害是骂曹。这部小说在明初问世后,地主阶级内部就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反映了当时文学领域里的儒法斗争。明末法家李贽,站在中小地主阶级革新派的立场上,借评点《三国演义》,批判了作者罗贯中的尊孔观点,高度赞扬了法家曹操,一反千年骂曹的逆流,表现了鲜明、强烈的尊法反儒思想。李贽死后,反动文人毛宗岗把《三国演义》中李贽的评点全行削去,换上自己尊儒反法的“新评”,大肆吹捧朱熹“帝蜀寇魏”的正统观点,污蔑曹操“一生奸伪,如鬼如蜮”,指名道姓地攻击李  相似文献   

15.
一、激趣引题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谜语故事:传说古时候,一场大雨阻隔了四个路人。四人便躲在路边的一座破庙里避雨。雨停后,正待继续赶路,其中一人提议道“:相逢是缘分,不如我们四人联诗一首,作为纪念。”众人纷纷响应。第一个放下挑子,说道:“雨后瓜红果绿。”第二个得意扬扬“:抬脚锦绣前程。”第三个摇头晃脑“:吟诵四书五经。”第四个扛起锄头,抬脚便走,留下一句“:懒得听你哼哼!”大家猜猜,他们各是什么身份?生:第一个是卖水果的,第二个是做官的,第三个是读书的,第四个是种地的。师:是啊,几个素不相识的人萍水相逢,尚能留此打油…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要求 :1 学习按顺序观察几幅连续的图画 ,培养观察力。2 能用普通话讲小兔运南瓜的故事。3 讲故事时态度大方 ,声音响亮。二、教具准备 :录音带、儿童自行车、塑料大南瓜、图片。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四、教学过程 :(一 )歌谣导入 ,激发兴趣。1 歌谣导入。老师出示小白兔的投影图片 ,并播放一首《小白兔》歌谣。 (歌谣是 :小白兔 ,白又白 ,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爱吃菜 ,蹦蹦跳跳真可爱。)2 看图听歌。师生交际 :“这是一只的小白兔。”3 揭题说话。“这只可爱的小白兔真能干 ,它还会运大南瓜呢 !”4 出示课题 :小兔运南…  相似文献   

17.
别林斯基曾经说过:“一切稀有的才能底出现,都在读书界和著述界引起冲突和纷争。……一方面遭到狂欢和呼号,过分的赞美,另一方面则是无条件的责难,无条件的否定。”对一位文学巨匠褒贬毁誉的争论,往往长达数百年之久,这在文学史上并不罕见。历史证明,伟大的作家并不因贬者的责难和否定而损其光辉。三十年代初,当茅盾的《子夜》初版时,立即在文坛上引起了轰动。但在热情的赞扬声中,也有人嘲讽它“伟大只在企图上,而没有全部实现在书里。”“从无产阶级文学的立场来观察……这书将更无价值。”四  相似文献   

18.
<正> 《猜名》“断取”的失误,指《猜名》这首诗在运用“断取”修辞时失误。诗只四句,即: 待月西厢寺半空,张生普救去求东; 崔莺失却佳期会,只恨红娘不用工。 这四句所以迷离藏趣,因所隐一字即为作者其名,也就是“徽”字。如第一句取“待”和“寺半空”,为“彳”,隐徽字左部件;第二句隐其右部件;第三、四两句则分别欲隐其中间两部件。 盖汉字常因形似而误用者多。这里我们只稍加留意,就不难发觉这第三句虽意在取“崔”和“失却佳”,为“山”,其实却无所取。因“失却”的“佳”,表的美好义,音jiā,本属“从人、圭声”的形声字,今书写,其右部件为二土,所谓“土重土”。而用来离析的“崔”,字里头并无“佳”。《说文》:“崔,大高也,从山隹声。”就表明“崔”里只有  相似文献   

19.
《装在套子里的人》(下称《套》文)与《荷花淀》(下称《荷》文)经常被并排选入同一套书里,这被认为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做法。或许这不单缘于文字上的一中一洋,也缘于审美倾向方面的大异其趣。两篇小说一淡一浓,一歌一贬,一用中国画技法点染出诗意盎然,一用漫画  相似文献   

20.
一、人的主观认识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河伯作为黄河之神,只生活在黄河渚崖两氵矣之间的小天地里,看到的河流都比黄河小,且“百川灌河”,待到“两氵矣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时,自然“欣然自喜”;见到北海“不见水端”后,通过比较、鉴别,他才认识到自己的浅见。这足以启示我们:人的认识受其生活环境的制约,受所在时空的影响。如课文删节部分的类比:“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其实,这正是《秋水》全文阐明的道理之一。二、正视自己,虚心求学河伯见海神的故事,尽管作者是将其作为寓言来阐明哲理的,但故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