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用典例析     
用典是汉语的一种修辞方式,在古代汉语中尤为常见。古人写诗作文,常常引用前代典籍中的人物、故事,或撷取前人诗文中的词句,化为己用,这些被引用的对象,就叫做典故。典故使用很恰当,能大大加强语言的表达力,使一篇文章大放华来。我们在阅读和欣赏古代作品时,不可忽视典故的含义和用法。典故的使用方式很多,最常见的用法,是正用,即直接引用,也就是把古书中记载的事,直接明了地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如初中语文第三册选的《冯婉贞》一文,冯婉贞对  相似文献   

2.
上期谜底     
《神州学人》2000,(11):45-45
典故是诗文里经常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古人写诗作文,常常引用典故来增强表现力。我们阅读古诗文,如果不了解典故的来源和含义,就会在理解上产生偏差。现代人说话写文章,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引用一二个典故,便会使语言和文章增添光彩。  相似文献   

3.
典故,是指古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和词句。把古书中的故事和词句引用在诗文中,或者融化在词句中,就叫用典。用典是抒情言志的一种表现手法,凡是文章(诗词歌赋)都可用典。古代文人或为了增强诗文的表现力、说服力,或借古喻今、抒发感受,或鲜明强烈地表情达意,常常在作品中巧妙运用典故。  相似文献   

4.
学会引用     
初中六册语文课本正选和附选的古代诗歌有多少首?90首!在作文训练和创作时要学会引用课本古典诗歌。一、直接引用直接引用是指在不改变人称、标点等的前提下直接引用原诗部分句子、典故或叙事或写景或抒情议论,且用双引号标示的一种最简单、最初级的引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所谓“引用”,就是把名言、史实、诗词、典故、谚语、民谣、成语,以及特殊需要的语句等,有选择地组织到文章或讲话里的一种修辞方法。恰当的引用能加强文章和说话的真实性、战斗性,增强表现力、说服力,收到言简意明的效果。如《桂林山水》中:“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是引用的一句诗,这句诗综合了作者观赏山水的印象,对总结全文、点明中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借引用来表达作者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思想感情,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中心。从形式上看,引用有两种:明引即直接引用,就是在引语前面或后  相似文献   

6.
古今诗文里有不少的典故。所谓典故,修订本《辞海》、《辞源》都解释说,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即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的“盖文章之外”的“事类”,这是其一;其二,更重要的是,典故言简意赅,言有所指,或言约意丰,意在言外,起到“明理征义”、借古喻今之作用。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我国典故大致可以分为以下数类。[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英语典故(classical allusion\literary quotation)又称为引喻或暗引,它指的是引用成语(idiom)、格言(apophthegm)、俗语(colloquialism)或引用神话传说(myth)、寓言(fable)、文献名著(well-known、works)、历史人物事件(historic persoms&events)等.西方的圣经、古希腊的神话、生动的古代寓言和传说以及浩如烟海的西方文学作品为英语提供了丰富的典故源泉,从它的构成形式来看,英语的典故可以是一个词(如:atlas、Cruso),一个词组  相似文献   

8.
<正>《辞海》对"典故"下的定义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亦即使用典故的简称,指对前人的语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的引用。它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具体而言,用典主要有  相似文献   

9.
易芸 《西藏教育》2008,(6):18-18
古诗词用典故常见的有两种方式:明引和暗引。明引是对典实作出较为明显的概括或引述,即使有所改造,但并不晦涩,读者一看就能明白,如曹操《短歌行》中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暗用,即引用时不露出典故的痕迹,所述之事与典实相合,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诗句中的“谢公屐”、“天鸡”两典故皆与其所虚构之想象相合。  相似文献   

10.
典故,是指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一般说来,典故都有一个明确的出处,经过长期运用,浓缩成一种特有的表达形式并赋予其特定的内涵意义,而被固定在语言中。熟语便是接纳典故最多的语言形式,是指在语言运用过程中逐步形成、相沿习用的有独特意义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1.
从修辞的角度说,用典是引用的一种,暗引典故叫用典,如果明引一大段“典故”,一般叫引用而不叫用典。《汉语大词典》释为:“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前者叫事典,后者叫语典。  相似文献   

12.
学生在写作文时,经常会引用一些别人的言辞、事例作为根据,或引进一些名言、成语、典故来说明事理。在引用时,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呢?  相似文献   

13.
张镇权 《小学语文》2008,(12):54-55
学生在写作文时,经常会引用一些别人的言辞、事例作为根据,或引进一些名言、成语、典故来说明事理。在引用时,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呢?  相似文献   

14.
典故,诗文中引用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句。典故多由四字构成.亦有四字以上或四字以下的,其中三字典故也有一些。下面是笔者搜集到的三字典故50例,供参考。一字师。典出《五代史补》,比喻给人以重要点拨的人,或表示拜师者的谦虚。人中龙。典出《晋书·宋纤传》,比喻杰出人物。  相似文献   

15.
典故是诗文里经常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古人写诗作文,常常引用典故来增强表现力。我们阅读古诗文,如果不了解典故的来源和含义,就会在理解上产生偏差。现代人说话写文章,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引用一二个典故,便会使语言和文章增添光彩。 病 入 膏 肓 公 元前581年,晋国的晋景公病重。一天,他梦见披着长发的鬼打碎寝宫的大门直闯进来,气势汹汹地大声骂他。晋景公害怕极了,醒来后吓出一身冷汗,感到这是一个不祥之兆,就下令把桑田这地方的一个巫师叫来,问他病是否还有好转的可能。巫师望了一会,回答说:“国君的病很重,恕我…  相似文献   

16.
《今日中学生》2014,(3):18-20
用典即引用典故,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进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说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  相似文献   

17.
学生在写作文时,经常会引用一些别人的言辞、事例作为根据,或引进一些名言、成语、典故来说明事理.在引用时,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呢?……  相似文献   

18.
一篇文章,不管是否从文化的角度来立意,我们都可以把具有文化内涵的素材拿过来使用,因此,在选材的过程中,我们要利用好平时的积累,打开记忆中的文化宝库,择取合适的素材,用到文章中,才能使文章增添色彩。1.典故运用典故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我们也可以这样解释:典故,就是把一段古代传说或历史故事压缩成为一个句子或词组。一般地说,每个典故都有一个故事。如清王朝紫禁城内一座宫门上有乾隆皇帝亲笔题写的四个大字:"紫气东来",其中就包含着一个典故。据载:春秋时期,函  相似文献   

19.
要使文章有丰富的内容,较深刻的思想和绚丽多姿的文采,在写作中不能不用点典故。什么是典故?含义有二:一是指过去的典章制度和历史掌故,二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本文试就第二种含义,谈谈典故在写作中的运用古今中外的写作者,在吟诗作文中引用  相似文献   

20.
引用典故是古诗文中的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分为明引和暗引。对于明引,人门容易看出来。而暗引是剪截古事古语,甚至是只融化为一个词或词组,这就易使人们误解文意。文章指出了《二十四史全译·晋书·第三册》翻译不当或错误的地方十二处,提醒读者准确理解典故和古诗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