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声音     
《视听界》2013,(5):1-1
其实。大师在每个行业都有。而大师遍地暴露出社会信仰的缺失。不难理解,精神上空乏无寄托。知识缺失和科学未知之地就变成了大师横空出世的土壤。——据新华社。  相似文献   

3.
声音     
《视听界》2007,(6):1-1
如果说激情来自良知,那么坚忍则来自信仰,即对于自己职业理想的信仰,即对于真相和正义的信仰。记者节不仅应该是记者的权利日,更应该是记者的信仰日。 ——《南方周末》刊登的记者节感言  相似文献   

4.
陈志壮 《大观周刊》2011,(2):87-87,20
在当今社会,关公信仰属于民间信仰体系,是很普遍的一种现象。本文试图剖析阐释其形成的诸种因素,揭示这种信仰生成的深层根源。  相似文献   

5.
完成宪政建设之路,宪法信仰的养成至关重要,而当今国民宪法信仰缺失是一个不争的事氮作者从宗教对西方宪法信仰的影响出发,阐述了宪法信仰与基督教文化的互动关系,由此,提出了中国塑造国民宪法信仰的困境,因此明确各种信仰的界定,同时形成公众信仰,才能解决中国宪法信仰缺失的问题,为建成宪政之树提供必备的养料。  相似文献   

6.
纪嫣然  陈梅 《大观周刊》2010,(45):12-12
33岁的尹建梅是昆明东川区人,这个有着纯净如水般笑容的女子,正如她摆放在桌上的一个手工挂件一样,圆点组成的心里有一个大大的“爱”字。的确,心中有爱的人才能够笑的这么纯净温柔。尹建梅是绣坊中的小组长,除了管理组员的生产,同时她也参与绣坊产品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信仰     
父亲家的院内有一棵高大的白杨树,随着岁月的流逝其存在已影响到院内其他植物的生存,锯掉它根除它的声音在家族内不绝于耳。父亲为此事颇为苦恼。从感情上无疑他不愿意根除自己亲手栽的树,但从理智上他还是赞成大家的意见,特别是眼瞅着院内其他的果树花开一年比一年多,结果一年却比一年少,就立马找来一帮人商量如何把树锯倒。众多的人都认为由于树高且粗壮,锯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考虑到安全问题,父亲迟迟下不了决心。  相似文献   

8.
杨曦 《中国广播》2006,(1):14-15
尊敬的各位领导、广播界的前辈、各位来宾:大家好!在庆祝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65岁生日的特殊日子里,能够代表中央台全体在职职工在这里发言,我感到非常荣幸。刚才听了前辈杨兆麟同志的发言,感触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如果想自己的语音面貌特别好,就需要针对性的训练。日常节目中,主持人容易出状况的有:前后鼻音的问题。如en、eng不分,后鼻音ing不到位。在南方方言区,最常见的是平翘舌不分,这一点在专业播音员当中出现的概率并不高。但是,像en、eng这一类的前后鼻音问题在主持人中却时常出现,如生活的"生"(sheng)读成shen,城市的"城"(cheng)读成chen。而in、ing不分,后鼻音ing读不到位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些播音员或主持人即便知道in(如滨)、ing(兵)的区别,在做节目时却无法充分体现,这往往是因为基本功不够扎实。在发in时的要点是:最后的步骤是舌面前部与硬腭前部闭合,口腔中受阻气流由鼻腔透出。而发ing时要注意的是舌位由i向ng  相似文献   

10.
声音     
《网络传播》2005,(6):90-90
“对每个网站来说.关键是走适合自己的方向和道路,确定自己的模式.不能盲目追求上市。”  相似文献   

11.
信仰     
《中国新闻周刊》2014,(3):14-17
2014年1月6日,保加利亚索非亚,民众跳入冰水中抢夺十字架,庆祝主显节。  相似文献   

12.
基于认识论的准确性要求,传播的基本隐喻是视觉。新闻/媒介史的书写一直是以视觉/眼睛作为预设性的、不言自明的前提框架,这种书写方式会带来历史的遮蔽,而从声音呈现的媒介史可能具有不同的面貌。立足于媒介的视野,本文尝试提出声音研究的两种可能路径。一是声音及其物质性如何重塑人的知觉系统,从而与新的时空感交织在一起;二是从形式入手,聚焦声音装置所生成的事件,研讨各方怎样形成聚集,生成连接。从这两个研究路径来观察听觉/声音与社会的相互构成,或许可以打开媒介史的新的视角,即声音所形塑的人性、所构成的人,以及所生产的社会现实,甚至社会文明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信仰有多种,如思想信仰、政治信仰、道德信仰、法律信仰、宗教信仰……信仰是人的精神家园、精神支柱、精神核心。人们在信仰的基础上产生信念、信心、信任。信仰具有人生价值的定向功能,理想目标的确定功能,行动选择的动力功能。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那么广播剧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戏剧,就是一门声音的艺术。我国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曾将广播剧描述为"仅有声音而不见形象的戏剧艺术"。无论广播剧展现的社会舞台多么广阔,生活内容多么丰富,人物关系多么复杂,广播剧都只能通过声音这唯一的媒介来表达。因此,想用广播剧这一艺术形式全景式地描摹人物众多、线索纷繁的历史,绝非易事。  相似文献   

15.
邰克锋 《大观周刊》2012,(33):11-11
爱真理意味着接受空虚,继之接受虚空,继之接受死亡。真理是同死亡在一起的。初读之时隐约记得,只要孜孜不倦的努力,终有一天你会进入这个天才所特有的领域一真理王国。薇依的一生是行动的一生,她厉行着哲学的每一步道路,她渴望真理企及真理,没有谁能像她这样果敢弃绝的,在信仰的驱使下,在真理的道路上前进着,或许是匍匐的,这样的重负带给我们的是遥不可及的敬畏。韦伊像天空一道亮闪的星,带给我们企及上帝的信仰,带给我们追求真理的勇气,在生这一道路上告诉我们人之信仰为之所受。重负之下彰显的生命之美。  相似文献   

16.
声音     
《网络传播》2006,(6):88-88
“从总体上,我觉得网络文学还是处于无序状态,是大河奔流,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相似文献   

17.
声音     
《视听界》2007,(2):1-1
我是一个不会撒谎的人,写博客不会撒谎就很可怕了。——陈鲁豫以此解释自己为何不开博客,引起了广大博友的反驳  相似文献   

18.
王楠 《声屏世界》2021,(6):76-77
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责任.通过对外广播节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使其成为链接中外、沟通世界的桥梁和纽带,需要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去总结.文章提出选题的正能量、细致入微的采写、播音员主持人感同身受的语言表达方式、采访对象的善于表达等因素,这些都是用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要素.  相似文献   

19.
金亚 《中国广播》2012,(5):67-71
本文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口述历史类广播节目《声音档案》为例,就如何利用和盘活库存的“声音文献”,重访亲历者,采制他们的口述,再结合广播“先声夺人’的特色制作出富有可听性的文化类广播节目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周瑞娟 《青年记者》2010,(17):47-49
2009年10月50日,是值得田宝贵一生铭记的日子。这一天,中国新闻界最高奖——第十届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揭晓。他获此殊荣,成为宁夏新闻界获范长江新闻奖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