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实践性是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特点。实践性作业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文教学中要做到:注重实践,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加强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效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
何英  孙萍 《考试周刊》2009,(18):22-22
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核心是提高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实践能力,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形成的过程。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活动。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知识和活动不可分离,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就是说 ,培养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 ;通过语文实践培养语文能力 ,是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就必须加强语文实践活动 ;那么 ,语文实践活动怎样开展呢 ?这里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分析如下。读———读 ,是语文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笛卡尔说 :“读一本好的书 ,就是…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生的语文素养,所谓语文能力主要是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潜滋暗长的。语文试卷应突出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考查。若语文试卷考点过多,就自然淡化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考查,降低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区分度。  相似文献   

5.
蒋静雅 《师道》2007,(11):24-2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无论是语文素养,还是语文能力,都离不开语文实践。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虽然矫正了"重  相似文献   

6.
张海峰 《河北教育》2003,(11):22-22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在课文内容方面不作繁琐的分析讲解,而是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王献伟 《宁夏教育》2012,(10):49-50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趣味性,学生的反应是多元的;语文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生活性,应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作为语文教师,如何给语文课堂以生命的活力和创新精神?如何提高语文学科的魅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语文实践活动是将已有的语文知识应用在实践中,又在实践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包括方方面面,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始终认为: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作为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主要依据——语文教材,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具有较强的引领与指导作用,语文教材在如何明确语文实践活动目标,如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平台以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空间等方面都应凸显实践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与教师培训重心由单纯的学历达标向教师内在专业素质提升的转换相适应,集成式模块课程的功能定位于实现教师个人专业实践能力的持续发展。该课程体系是由"能力本位"的课程目标、"实活兼顾"的课程内容"、行动逻辑"的课程结构、"实践导向"的课程实施、"过程取向"的课程评价共同构成的,突出体现了"实"、"新"、"活"、"全"的结构特征。集成式模块课程的开发以课程分析为起点,包括课程分析、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积极语用是表达主体基于独立人格和自由思维而以个性言说、独立评论和审美表达等为形式特征因而富于创造活力的主动完整的表现性言语行为,消极语用是一种机械认知、单向接受从而趋同外化、共性输出的被动狭隘的复述性言语行为。由消极语用到积极语用是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语用风格的转换。积极语用观依托思想开放、文化多元的时代发展的大背景,汲取了"超越论"创新说"等新教育理论、"表现性目标"等西方新课程理论、当代积极心理学和时间美学等诸多思想精华而发展起来。积极语用观包含了多维度基本内容,即基于表达动机的"自觉语用",以"思"为中枢、以"听"读"视"为输入、以"说"写"评"为输出且互为有机循环的"全语用",从言语内容到言语形式洋溢着主体个性活力的"深度语用"(表现性语用)。积极语用理论视角的顺时确立,为中国母语教育的思维创新和实践创新提供了一种坚实的学理支撑,为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乃至母语教师素养的完善和更新输入鲜活的思想养料,进而催生母语教育多元、个性化和开放的一系列实践性探索。这种实践性探索将打造出未来公民以"表达力"和"表现力"为内核的活力汉语,最终转化并汇聚成象征青春中国的空前的文化创造力。  相似文献   

13.
三语教学是英语进入我国民族教育原有的民、汉双语教学体制后产生的一种新兴的教学形态,其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点都相对薄弱.立足我国民族外语教育的实践,对民族地区外语三语教学理论从课程特征、语言价值和文化追求等视点进行本土化阐释,指出本土化的三语课程具有课程目标多元化、课程组织复杂化和课程资源多样化的特点;就三语教学的语言价值而言,应在对三种语言在课堂话语中的分布、特征、功能和交际效果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加强三种语言间的对比分析研究和对三语教学的规范指导,使三种语言的价值实现最大化;三语教学应构建以本土文化为价值核心,以外语文化为重要要素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xamines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issues arising from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mother-tongue adult literacy programme that targets Quechua-speaking women in highland Bolivia, set up with UNICEF funding and scheduled to run over four years (1992–1996). The study is based on observation of classes and interviews in Quechua with project participants. While the programme is based on a philosophy of `interculturality', the author observes that this term remains ill-defined in the context of education planning in the Andean countries, and that, despite positive features of the curriculum, there remains a disjunction between top-down policy design and grassroots perceptions and aspirations regarding literacy acquisition.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供用电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证书标准引领"的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思想和内容,对于解决传统课程体系存在的弊端,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16.
对强化高师“数学教育实践活动”课程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强化高师数学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才能克服其设置与实施中的不足.为此,本文提出四点强化的对策:调整课程结构比例;加强理论课程的实践性;强化数学教育实践活动课程的可操作性、实用性与实践性;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让学生感受数学教育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马健 《辽宁高职学报》2013,(9):61-62,96
英语对于大多数高职院的学生之所以是相对难学的一门课程,原因有多种,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大多数高职院的课程设置较为单一,课程内容缺乏实用性。针对这种情况,渤海船舶职业学院通过英语课程实用性的研究,对英语课程进行了英语课程的多元化教学,目的在于使英语课程内容更加趋于实用、应用,以加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同时,向行业英语转化。  相似文献   

18.
西北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由于受到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影响,面临着教师实践能力偏低、课程设置实践性较差、实验室、见习实习基地缺乏、实践教育形式单一和实践督导缺失的困境,本文在分析这些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模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前部分高校广告专业课程设置背离了广告人才培养目标和广告人才市场需求,需要转变广告教育理念,科学构建广告教育的课程体系,以“创造性、实践性”为核心理念,调整广告课程体系设置,大力培养学生的广告意识、市场意识和动手能力,强化广告实践课程,加强以“双师型教师”为基础的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0.
谈高职高专《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和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专业课。《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其二,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其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是加强"双师素质"队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