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镉(Cd2+)对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 woodiana)肝脏和肌肉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d2+浓度低于0.7 mg·L-1时对肌肉CAT活性起诱导作用,在Cd2+浓度低于0.5 mg·L-1时对肝脏CAT活性起诱导作用,最大值出现在0.2 mg·L-1附近;而高浓度Cd2+(高于0.8 mg·L-1)对CAT起抑制作用.灵敏度结果显示,低浓度Cd2+胁迫下(0.1 mg·L-1),肝脏CAT的诱导倍数高于肌肉.背角无齿蚌肝脏CAT对水环境中的重金属反应敏感,对重金属的早期污染有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ρPb2+和ρCd2+分别为25.0,50,0,100.0,200.0,400.0mg/L的溶液及二者的混合溶液对蚯蚓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经2,4,6,8,10,12d染毒处理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镉、铅在蚯蚓体内的富集量.结果表明:在实验剂量范围内,镉、铅的富集量随染毒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呈剂量效应变化.不同浓度的镉、铅胁迫下,蚯蚓对镉或铅富集的量与富集速率各不相同.蚯蚓对铅的富集量远远大于镉.表明蚯蚓可用于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和净化环境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3.
以福寿螺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在Zn^2+浓度分别为0、1、2、5、10mg/L时,于不同暴露时间(12、24、48、96h)内,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浓度(1、2mg/L)的Zn^2+处理组在24h内对福寿螺肝脏SOD活性起到诱导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活性逐渐减弱,在96h时下降至最低值,极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而中、高浓度(5、10mg/L)处理组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在各浓度组的胁迫下,CAT活性在12h时升高到最大值,之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均表现为下降趋势.MDA含量在整个试验期间均处于诱导状态,并且与重金属浓度成正比,在10mg/L96h时达到最大值.Zn^2+会对福寿螺产生明显的氧化胁迫,SOD、CAT和MDA指标能有效评价Zn^2+对福寿螺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4.
镉胁迫对玉米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个不同品种的玉米为材料,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2+ (0.5 mg/L、1 mg/L、5mg/L、10 mg/L)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Cd2+ (0.5 mg/L、1mg/L)对所有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表现为促进作用,而高浓度Cd2+ (5 mg/L、10mg/L)表现为抑制作用.在7个玉米品种中,迪卡656和长城1142在所有浓度的Cd2+胁迫下的萌发率较好.  相似文献   

5.
铅铜离子对鲫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浓度为1.0,4.0,8.Omg/L的Cu^2+溶液,浓度为1.0,4.0,8.0mg/L的Pb^2+溶液以及Cu^2++Pb^2+的浓度(mg/L)为1.0+1.0,4.0+4.0,8.0+8.0,8.0+1.0,1.0+8.0的混合溶液对鲫鱼进行急性染毒实验,在染毒24,48,72h后,分别取鲫鱼尾部血液制作血涂片,镜检并统计红细胞微核.结果显示,Cu^2+,Pb^2+不论是单一染毒,还是联合染毒,都能诱发鲫鱼红细胞产生较高频率的微核;Cu^2+与Pb^2+的联合染毒对鲫鱼的遗传毒性表现出协同作用,尤其是低浓度的Cu^2+与Pb^2+联合染毒效果最为明显;鲫鱼红细胞对Cu^2+损伤后的修复能力明显好于Pb^2+.  相似文献   

6.
研究施用外源SA(水杨酸)对Cd^2+毒害调控作用,比较不同浓度的Cd^2+胁迫下经外源SA处理后,油菜幼苗的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活性等一系列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Cd。’胁迫下,添加一定浓度的外源水杨酸(sA)使得植株叶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升高、丙二醛(MDA)的积累减少,质膜透性降低、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外源SA对Cd^2+的毒害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7.
镉锌交互作用对玉米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建新 《宜春学院学报》2004,26(6):55-57,60
以不同浓度的镉(Cd2 )、锌(Zn2 )处理玉米,研究CA、Zn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2 、Zn2 浓度的增加,CA、Zn单一及复合处理的根长,株高、根和地上部干重减少;根内丙二醛(MDA)积累增加,根系活力和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叶绿素含量降低,Cd、Zn交互作用显示出协同作用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以豌豆为实验材料,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硒对汞、镉复合污染下的豌豆种子萌发与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种子萌发时,硒对汞、镉复合污染有缓解作用;一种浓度的汞、镉复合污染有其对应的最适硒浓度,使缓解作用最明显;1mg/L的硒对3mg/L的汞、镉浓度解毒效应最显著;表现为提高细胞分裂指数,降低胚根细胞畸变率;提高叶绿素含量;使PoD的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9.
紫贻贝对海水中镉富集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暴露实验中紫贻贝(Mytilus edulis)对镉富集的生物动力学特性及铜离子对紫贻贝吸收镉离子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的镉溶液中,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紫贻贝对镉的富集量逐步增加,12d(288h)后,在镉浓度为0.01、0.2mg/L溶液中紫贻贝富集的镉含量趋向于平衡,在0.2mg/L的镉溶液中的富集量达73.64mg/(kg干重).在铜离子存在下,实验进行10d结束时,实验组比对照组的镉含量高7.36mg/(k干重),说明铜离子对紫贻贝吸收镉离子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影响方解石去除水体中高浓度磷酸盐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讨方解石去除水体中高浓度磷酸盐的影响因素,为能够有效地对工业废水中磷酸盐污染物进行深度处理提供理论基础。研究了典型pH值条件下以及水体中可能存在的其他离子对方解石去除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显著影响方解石对高浓度磷的去除,当pH=6.0时,方解石溶解游离出的Ca2+与水体中的H2PO4-形成磷酸钙的沉淀,同时溶液中的其他离子(例如Mg2+,SO42-,NH4+和草酸)对方解石去除磷起到抑制作用。当pH=10.0时,方解石对磷的去除主要以吸附过程为主,溶液中的Mg2+对方解石去除磷有促进作用,NH4+与草酸都对其有抑制作用,而SO42-的影响作用不明显。当Mg2+和NH4+共存时,通过生成磷酸铵镁沉淀物与方解石共同去除水体中的磷。  相似文献   

11.
在镧离子掺杂类普鲁士蓝(La-PB)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电沉积汞膜,制备了一种新型化学修饰复合汞膜电极La-PB/MFE/GC;研究了修饰层厚度、镀汞方式和汞膜成长过程对复合汞膜形成的影响;并以Pb2+为探针离子,对镧、钴离子掺杂类普鲁士蓝复合汞膜电极和常规玻碳汞膜电极的汞膜稳定性和金属离子的溶出伏安行为等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应用该电极结合示差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对实际水样中微量Pb2+的质量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Pb2+在该复合汞膜电极上的阳极溶出氧化峰电流在4.82×10-9~4.82×10-7mol/L范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5 5,n=13),检出限为9.06×10-10mol/L,RSD值为2.6%,加标回收率为97%~102%.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用离子浓度分别为0 mol/L、5 mol/L、10 mol/L、20 mol/L、30 mol/L、50 mol/L、100 mol/L的Pb2+、Cd2+处理液分别处理经过珍珠岩栽培后又在1/2 Hoagland培养液进行培养的白菜幼苗,10 d后对其叶片的保护酶SOD、POD、CAT的活性及细胞膜透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低浓度Pb2+、Cd2+胁迫下,SOD、POD及CAT活性均高于对照.当Cd2+浓度分别为20 mol/L、30 mol/L、10 mol/L时,SOD、POD及CAT活性最高,随着Cd2+浓度逐渐升高,SOD、POD及CAT活性随之降低.当Pb2+浓度分别为30 mol/L、50 mol/L、20 mol/L时,SOD、POD及CAT活性最高,随着Pb2+浓度逐渐升高,SOD、POD及CAT活性随之降低.在Pb2+、Cd2+胁迫下,随着Pb2+、Cd2+浓度的升高,白菜叶片细胞膜透性(CMP)显著升高.并且,白菜幼苗对Pb2+胁迫的抗性要大于对Cd2+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13.
以蒜鳞茎为试验材料,用HG2 、Cd2 单独处理,Hg2 /Cd2 复合处理,研究了在不同处理水平下,Hg2 、Cd2 对蒜鳞茎生长中的根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综合实验结果表明,Hg2 对蒜瓣生长的影响较Cd2 大,但Cd2 的作用较Hg2 快;Hg2 /Cd2 复合处理较Hg2 、Cd2 单独处理对蒜瓣生长的影响稍大,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用不同浓度的乙草胺对小麦幼苗染毒处理,检测小麦幼苗内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实验组随染毒时间的延长,在不同质量浓度乙草胺的胁迫下,小麦幼苗细胞的CAT活性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在低质量浓度时,CAT活性表现出先下降后升高,再降低的特点;在中质量浓度时,CAT活性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特点;在高质量浓度时,CAT活性表现出缓慢下降的特点.在乙草胺的胁迫下,小麦幼苗内cAT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乙草胺对小麦幼苗有较强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5.
铅胁迫对大豆幼苗保护酶系统及膜脂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豆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铅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大豆茎下胚轴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情况.实验表明:在低浓度Pb^2+(20mg/L)处理下,大豆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与对照接近,随着浓度的增加,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逐渐下降.说明高浓度的铅对大豆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在低浓度Pb^2+(20mg/L)处理下,SOD、POD的活性有所增强,高浓度下活性下降.而MDA恰好与其相反,先降低后升高.这表明高浓度铅降低了SOD的活性,破坏了细胞膜的完整性,增加了膜的透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外施浓度为0.01 mmol·L-1的亚精胺(Spd)对不同浓度镉(Cd2+)胁迫下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叶片的叶绿体结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Cd2+胁迫可使荇菜细胞的叶绿体结构遭到破坏,叶绿素含量减少.外施Spd则可有效地保护叶绿体结构,减少叶绿素的流失.(2)在单一Cd2+处理条件下,随着Cd2+浓度的升高,叶绿素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则逐渐下降.外源Spd处理显著提高了二者的含量,并延缓了它们的下降速度.(3)在单一Cd2+处理条件下,SOD、POD和CAT活性分别在Cd2+浓度为1、1和2 mg·L-1时达到最高值,而后随着Cd2+浓度的增加其活性逐渐下降.外施Spd使它们的活性分别提高了5.8%、37.5%和3.3%,并降低了O-2产生速率和MDA的含量.上述结果表明,Spd增强了荇菜对Cd2+毒害的抗性,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Cd2+对荇菜的毒害.  相似文献   

17.
吴诗光 《商丘师专学报》2007,23(12):109-112
以两个大豆品种(周豆11号和豫豆24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i^2+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中膜脂过氧化水平、细胞膜透性及保护酶(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Ni^2+浸种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具有低浓度下的激活效应和高浓度下的抑制效应;(2)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在低浓度Ni^2+处理下略有降低,尔后随着镍浓度的提高其质膜透性和MDA含量逐渐增大,体内保护酶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不同大豆品种对NP的反应存在霉鼻与抗氢化系统的整体活力有关.  相似文献   

18.
除草剂对蚯蚓CAT和S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人工土壤试验法,用除草剂二甲四氯钠和麦龙通对赤子爱胜蚓单一染毒,观察蚯蚓体内的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麦龙通的胁迫下,蚯蚓体内的SOD和CAT活性曲线随染毒时间的延长呈"S"形变化;在二甲四氯钠的胁迫下,蚯蚓体内的SOD和CAT活性曲线随染毒时间的延长呈"U"形变化.在相同染毒时间内,蚯蚓对二甲四氯钠的适应能力高于麦龙通,为科学使用除草剂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彭赟  严彬 《生物学教学》2010,35(10):68-70
革文探究了浮萍对工业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以及在不同浓度硝酸镉溶液中对于镉离子的单一富集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猪血为材料,以超氧化歧化酶(简称SOD,EC1.15.1.1)为研究对象,经有机溶剂沉淀法得SOD酶液,测定SOD酶中铜锌含量比例.研究Hg^2+、Pb^2+、Cd^2+等不同重金属离子对SOD活力与构象影响,结果表明:猪血SOD酶中含有等量的铜与锌.Hg^2+、Cd^2+对酶活力均表现为低浓度激活高浓度抑制作用.而Pb^2+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表现激活作用,荧光光谱显示三种重金属离子的存在均引起酶构象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