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贵港市为地级市。地处广西最富庶、最重要经济区域之──郁江平原东部,是沿海开放经济区向大西南地区转移的结合部,得天独厚地接受了开放地区经济的强烈辐射,又集纳了西南地区丰富的物流。处于东经109°12’-109°53’,北纬22°39’-23°26’之间。东接桂平,东南连玉林、浦北,西靠宾阳,西南邻横县,北与武宣、来宾交界。总面积3555.82平方千米(35558.3公顷)。总人口155.10万(1994年。辖30个乡镇,其中镇建制2个,乡建制8个。乡镇下设引7个行政村(街)。(一)自然条件1。1也形特.入市境处于广西山字…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西南地区大规模的建设有两次:一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二是在三线建设时期。抗战时期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为西南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一定基础。本文拟对这一时期的西南建设做一述论。  相似文献   

3.
由于地理环境及国家政治重心一直在西北等原因,西南地区先秦以来与中原一直相对封闭隔绝,加之西南地区本身化比较落后、传播不畅,缺少历史地理献,所以唐代以前内地对广袤的西南地区了解甚少,充满神秘模糊感。这种状况从唐开始方被打破。唐宋时期随着中央王朝与西南地区政治、经济关系的加强及西部地理之学的兴盛,不少士大夫留心于西南地区自然地理的考察,对西南山川地貌、草木禽兽等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与记录.对西南自然地理开始有了比较具体、客观的认识,留下了一批珍贵的历史献,并且代表了中古时期对西南地情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4.
明代西南地区土司朝贡既是中央王朝与西南地区交往的主要途径,也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原文化向土司地区传播的重要媒介。明代西南地区各地土司对中央王朝朝贡不断,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土司朝贡制度。明代西南地区土司朝贡不仅加强了西南地区与中原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明王朝对西南地区的有效管控,而且进一步促进了西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代西南沿海沿边五口开埠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由沿海向内地渐次推进和英法两国在东南亚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角逐的直接结果。口岸的开放使西南边境地区比内陆更早并且直接参与到世界经济交往圈中,加快了口岸网络体系的形成步伐,密切了西南地区的经济联系。也给中国—东盟区域合作新格局中实施沿海沿边口岸体系的"边海互动"战略和中国西南"缘边国际经济合作带"的构建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是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专题涉及的内容通常包括:中国古代对西部地区、西南地区和东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开发和建设,中国近现代史上陇海铁路经济带、振兴东北经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长江经济带、西南地区以及珠江流域开发等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汉武帝在位时期顺应时势积极经略西南夷,在西南地区广置郡县,在五尺道的基础上开通"南夷道"、开凿"西夷道",不仅把西南地区成功纳入统治体系,而且将中原先进的经济文化传播到西南地区,使西南与中原成为经济文化统一体,也促进了西南丝绸之路的繁盛。因此,本研究重点分析了汉武帝经略西南夷的原因和政策,概括出他对于西南丝绸之路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区域性金融中心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央政府对西南区域经济的中长期战略部署,客观上也要求西南五省市具备一个区域性金融中心。成都凭借其在综合经济实力、金融业发展、地理位置等方面的优势,在西南地区各省市中拔得头筹。在构建西南地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过程中,成都可借鉴“北京金融街模式”,实行“分步实施、分层推进”的战略部署;积极推进“信息成都”、“诚信成都”、“金融成都”的建设;在构建初期,选择政府主导为主的地方金融发展模式,加大政府对金融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西南地区建立新的工业基地,四联总处除积极参与规划和组织工业工作外,特别从资金方面进行配合,实现国家金融资本与工业资本的结合,对西南地区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对四联总处在西南地区实施的特种工业投资、工业垄断及工业发展变化等内容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清雍正朝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改土归流改变了这一地区闭塞、落后的社会形态。改土归流主帅鄂尔泰在西南地区改流中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经济策略对西南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两宋时期.在经济重心南移的大背景下.西南地区的民族冲突频繁发生。从冲突主体看,包括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冲突以及少数民族之间的冲突两大类型;从冲突形式看.包括经济冲突与化冲突两大类型。为了实现稳定后方的战略目标.两宋政府在西南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社会控制措施.包括硬性控制和软性控制两大类型。但是.由于民族冲突是建立在化差异与经济利益争夺基础上的社会冲突.因此,这些控制措施并未能从根本上杜绝此类冲突的发生。然而.正是这一系列的民族冲突事件.成为该地区民族融合的前奏。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统治重心向西南大后方转移,西南地区获得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西南地区的职业教育也获得了相对长足的发展,全面考查这一时期西南地区(本文包括以下省市:四川、广西、云南、贵州、重庆、西康)的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原因,对今天的职业教育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西南地区基础教育虽然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高速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发展不均衡的状况一直令人担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给西南地区的基础教育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此良机,大胆革新,勇于探索,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均衡发展的道路,西南地区的基础教育方能打破瓶颈,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美国发达的经济、开放的教育观念、巨大的人才需求构筑了社会区学院实施开放入学的支持平台。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巳跨入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对人才有着强烈需求,有必要而且可以让高职院校实行开门录取学生,即开放入学。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相互依存尤其是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日益加强,各国加强经济合作与开放,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必然趋势;而现实中的相互依存主要是不对称的,因此,国家采取适当的保护政策是必要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自由化应该是逐步而有序的。中国实施一边开放,一边保护的政策是成功的。中国对外经济开放的进一步成功,要善于抓住机会,趋利避害,制定正确的对外经济政策,处理好开放与保护,保护生产者与保护消费者等多种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校招生》2006,(8):128-128
四川外语学院是我国建国初期首批创办的、西南地区唯一的一所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的专业外国语学院,是西南地区外语教育与科研基地和外语资料与信息咨询中心,也是外交部在西南地区录用毕业生的定点院校,五十多年来,四川外语学院集聚了众多外语教育与科研人才,积累了丰富的外语教育经验,取得了丰硕的外语科研成果,构建了先进的外语教学理念,凝聚了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积淀了丰厚的校园化底蕴。  相似文献   

17.
彝、佤民族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和佤族作为我国西南地区古老的民族,历史上有着密切的关系,存在着经济和文化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吸收,以至于两个民族在文化上有着许多共性和相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我国80年代沿海开放的巨大成就及其局限性,特别是沿海与内陆地区经济差距拉大所引起的诸多矛盾,论述了由沿海开放发展到全方位开放的必然性,特别是论述了沿边开放的重大意义和特点,强调抓住机遇,并且对近期出现的边境贸易滑坡问题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19.
加入WTO,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全新的的发展阶段,新世纪的开放在开放的路径、开放的内容、开放的方略上都与传统的开放模式有质的不同。这一时期我国的对外开放呈现出自主性开放为主向非自主性开放为主,政策性开放为主向体制性开放为主,“引进来”开放为主向“走出去”开放为主转变等新特点,为使我国经济更快地融入世界经济中,国内各项体制的改革必须尽快到位,政府必须切实转变管理方式,积极探索对外开放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史研究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唐代西南经济研究》一著在把握学术前沿的基础上,对唐代西南地区的地理环境、农业经济开发、特色手工业部门、服务业及有关唐代西南地区经济开发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该著具有研究范式新颖、视野开阔、方法科学、资料翔实、创新突出等显著特色,对推进西南区域史及区域经济史研究的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